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并分析了回归十年香港经济发展的三个核心问题:一是提出香港经济十年的W型增长轨迹及其原因,并对十年中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进行了比较分析;二是提出并分析了回归十年香港资本格局从英资垄断和主导的多元化国际资本格局向华资、中资主导的多元化国际资本格局转变,尤其是红筹、H股的崛起对香港资本市场的影响;三是分析了回归十年香港产业结构的变化和香港对第三次经济转型的探索,提出"双引擎"战略对香港经济转型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1941年12月25日是香港历史上的“黑色圣诞日”.在一万五千多英军抵抗18天之后,时任港督杨慕琦宣布向日军投降,香港沦陷.从此,香港开始了3年零8个月黑暗的日占时期.沦陷期间,日军不仅在政治、军事上对香港进行了残酷的统治,而且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给初步繁荣的香港经济造成惨病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毛艳华 《学术研究》2007,39(4):38-43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香港经济转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提出并探析了当前香港经济转型面临的三大难题。一是产业结构的单一化发展趋势与多元化发展要求的矛盾;二是香港经济的长远战略定位是城市型经济还是相对独立的经济体;三是经济转型过程中香港自由经济体制是否需要改变或调整。文章最后提出了配合经济结构转型的政策取向和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丽华 《江汉论坛》2003,(10):42-43
香港回归后,行政长官董建华在其施政报告中明确将香港经济的发展定位为:“背靠内地,面向全球,作为我国一个主要城市和亚洲的国际都会,提供高增值的服务。”CEPA的签署与实施将为香港服务业与制造业提供巨大发展机遇,有力推动香港经济的快速转型,促进香港与内地经济的深层次融合。CEPA不仅对当前重振香港经济十分有利,而且对实现香港新世纪经济发展定位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香港发展高增值服务业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郑鼎文 《学术研究》2004,(9):101-105
亚洲金融危机以后 ,香港经济持续衰退 ,原因何在 ?我们认为 ,港英政府没有抓住新一轮的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机遇 ,及时引导、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推动产业升级 ,导致香港经济缺乏国际竞争力 ,这是根本原因。香港经济的出路 ,在于从经济全球化、特别是亚太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高度 ,加快推进港粤合作 ,走高增值服务业之路 ,其突破口是解决香港经济的腹地问题。  相似文献   

6.
香港与新加坡产业结构及经济政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后香港与新加坡在各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走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本文就两地的经济结构演变及经济政策作比较,从中找出两地的发展优势和不足,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7.
2007年,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台湾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年内经济增长率达4.58%,略低于2006年。对外贸易增幅有所下降,民间消费和投资需求有所回升,总体经济增长态势呈现“内外皆温”格局。民间消费需求在信用卡债务风暴冲击减弱、台湾高速铁路通车拉动部分旅游休闲需求,以及股市升温等因素影响下出现微幅回升。外贸出口平稳增长,失业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政治恶斗拖垮了竞争力,台湾经济逆转的大势并没有改变,经济与外贸出口增长速度远落后于香港、韩国、新加坡,  相似文献   

8.
再论香港学     
20年前 ,作者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港澳经济》上发表了《香港热·香港经济研究·香港学》一文 ,提出了“香港学”的命题。 2 0年过去了 ,香港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中国内地和世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九七”香港的回归 ,随着“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治港方针的实施 ,随着 2 1世纪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原有的“香港学”也必须与时俱进 ,赋予新的内涵。新的香港 ,呼唤着新的香港学。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透过经济融合的推动,香港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优势互补,经济发展持续强劲增 长。本文的主旨是探讨经济融合的基本理论,说明不同程度经济融合与不同层次经济政策之配合的关系, 并对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政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国两制”是为和平统一祖国而提出的,它既出自政治考虑,更有坚实的经济依据,如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的相对性,社会主义否定资本主义的辩证法,市场经济的统一性,港、澳、台地区经济的特殊性,中国经济建设任务的艰巨性等.所以,香港的回归,既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也具有重大的现实的和深远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回顾香港回归十年经济发展历程及其遭遇的困难与波动,分析了香港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根本性问题,阐述了香港未来经济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谭光荣 《学术界》2007,(5):158-162
近几年来,我国税收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此,本文从财政支出、收入角度分析了税收收入高速增长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对我国1994-2004年税收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及经济结构对税收收入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提出在我国近几年的税收增量中,经济增长只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而经济结构变动对税收收入增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关于香港的辞典中,除了收录《经济导报》的条目外,还收录了《香港经济年鉴》。如今,连续出版46年的《香港经济年鉴》是香港现存历史最早的中文年鉴,也正由于这本年鉴,报社和中国内地年鉴界保持着20多年的密切联络。历史交往源远流长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起飞,盛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经济与文化密不可分,在社会进入小康或更宽裕境况后,商品生产和市场销售都更加受文化影响。“文化经济”应非限于若干具体产业范畴,而是经济发展到一个阶段所显示的新特点。促进经济发展的创新,既来自科技方面的发明进步,也需要有文化方面的配合包括制度创新和设计创作。创新成果要能够销售出去,必须能结合不同市场的文化。当今国际市场存在着西方的“文化霸权”,东方文明处于弱势。我国既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又要维护本国的文化安全以及和平发展,可以充分利用香港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的独特功能。在区域经济中,香港发挥了策划产销、安排融资和服务商贸的综合角色。香港的角色是由历史和文化形成的,在可见的将来难以被取代。  相似文献   

15.
香港从20世纪70年代起,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现已发展成为世界的金融、贸易、航运、信息和旅游中心。香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对重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来稿摘登     
天津商学院刘安、林青、林放认为:①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的正式签署和生效,为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提供了可靠的保证.②从香港本身的有利条件和近年来经济的发展来看,香港的对外贸易将进一步发展.③内地经济发展以及与香港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将成为促进香港外贸发展的新动力.④随着世界经济中心的东移,香港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贸易必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带动了建立在地区经济合作基础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它对今后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方向,并促使区域政治联盟成为可能.不容忽视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8.
香港能否顺利过渡“九七”,从而成功实施“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在某种程度上要视香港经济在这一关键的过渡期能否继续维持繁荣稳定,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视香港的港元联系汇率制能否继续维持不变,从而保持香港金融体系和市场的基本稳定.难怪有香港金融专家将港元联系汇率制视为香港“经济的底线”.因而,港元联系汇率制成了后过渡期香港经济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将近代以来香港老年社会福利模式转型作为个案,揭示了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经济、政治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是如何影响社会福利发展的.并指出,香港老年社会福利正在经历从自由主义向合作主义的模式转型,表现为福利主体的多元化、福利对象由"补救型"转向"普救型"、高福利支出与低福利系数并存及福利资源的日趋整合;社会福利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是在特定历史变迁过程中受经济、政治与文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香港经验对于内地社会福利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列辉 《江汉论坛》2012,(10):69-77
从港口吞吐量、航线设置、商业辐射范围、金融经营范围和海关等级等考察上海与香港在近代中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来看,上海是中国中北部的经济中心,香港是中国南部的经济中心。这种双中心格局的形成基于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两地处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门户地位为两地崛起为经济中心奠定了基础,开埠之后区域经济中心开始由苏州、广州向上海、香港转移。上海由贸易带动商业的发展,进而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进一步繁荣,香港则在近代凭借区位条件和自由港政策,大力发展转口贸易,两地的发展路径不同,但都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一系列政策、法律等安排也为两地成为经济中心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