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奥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时,国民经济已经破产,经济完全陷入了悲惨的境地。据日本经济安定本部1949年报告中统计,日本物质财富损失总额达1057亿日元,损失率达36%。由于美军的轰炸,日本境内有119个城市被夷为废墟,236万户住房被烧毁。船舶总吨位从战前的630万吨锐减至战败时的153万吨。日本这个海上大国,连从海外运进所需基本物资的能力也不具备了。战争中,日本人口损失268万,另有600余万伤残人员。战后如此凄惨的日本,为什么到20世纪60年代以  相似文献   

2.
郜合启 《社区》2009,(35):44-46
抗战初期.国民党南京政府内部屡现怪事。先是蒋介石在最高国防会议部署的对日作战策略被泄露,导致日本军舰逃脱;接着,力主抗战的冯玉祥和张治中受到敌机轰炸,险遭不测:再接着,白崇僖、宋美龄甚至蒋介石本人的行踪都被日本人获悉,接连遭到轰炸。  相似文献   

3.
无差别轰炸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战争暴行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对中国除吉林、新疆、西藏等地之外的几乎所有行政区域实施了无差别轰炸。重庆大轰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在中国制造的非人道暴行之一,开创了人类战争史上无差别轰炸的新纪录。在战时,日军对重庆的轰炸曾是一个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事件。而在战后,由于东京审判的误导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重庆大轰炸记忆曾几乎湮灭不闻。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中日关系的紧张,重庆大轰炸的“战争记忆”才得以重新唤醒并重构。差异化的历史记录和历史记忆背后是不同的历史认识。历史的错误或可原谅,但历史的真相不应被遗忘,更不能被掩盖,只有当重庆大轰炸这样的非人道暴行记忆上升为人类的共同记忆,战争悲剧才不会重演。  相似文献   

4.
"我能够活到今天,是妈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回忆起70多年前的经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是在南京出生的,出生后没多久,我家就遭到日本飞机的轰炸,房  相似文献   

5.
论重庆大轰炸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由于重庆战时战略地位的提高,日本侵华战争战略的调整,重庆成为日本侵略者主要的轰炸目标。日本侵略者长达5年的残酷大轰炸,给重庆人民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重庆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轰炸斗争。重庆大轰炸的历史既是日本法西斯侵华暴行的血腥罪证,也是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典范,具有深远的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四年级的课本上,有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八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的情景。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世界核能和平利用技术迅速发展,核能发电已进入实用阶段。作为世界上唯一受过原子弹轰炸国家的日本,由于预计到未来能源的短缺,开始迫切地发展和引进核电设备和技术。这一时期通过与英国签定《日英原子能一般协定》,引进气冷式反应堆发电所,开启了日本核能发电之滥觞。虽然在交涉中,由于在技术上有求于人,日本作了不少让步,但《协定》的达成和核能设备的引进,却开辟了日本利用核能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政府一再推卸发动战争的罪责,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背景是:一、日本天皇被保留下来未追究战争责任;二、美国从其远东战略的需要出发,制定了偏袒日本的对日政策;三、原子弹的轰炸,“冲淡”了日本军国主义所犯的罪行,使日本有了蓄意遮掩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成才与就业》2009,(17):7-7
洗雪百年国耻,喜庆香港回归。 在30年代以前就接受了洗雪国耻的教育,那时的五九国耻、五卅惨案、五四运动都是爱国主义教育。1937年抗日战争,日本飞机轰炸,知道只有航空救国,从而到昆明西南联大,由机械系转到航空系,多念了一年书,为的是建设祖国的空军。  相似文献   

10.
华一元 《源流》2011,(1):33
抗日战争时期,韶关"关帝楼"被日本飞机轰炸,造成楼毁人亡,使在楼内避难的一百多民众惨死、数十人受伤,史称"关帝庙惨案"。为警示后  相似文献   

11.
战地黄花分外香──抗战时期东南地区散文作家及创作周毅刘北汜在《曙前散文诗丛书》前言中,梳理了战时国统区散文发展的基本脉络,他认为:“四十年代,是我们国家民族饱经艰苦患难的年代,大片国土被践踏,城市被轰炸,人民受欺凌,而国统区的法西斯统治又加重了人民的...  相似文献   

12.
看图作文     
上面这张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仔细观察照片,想一想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  相似文献   

13.
时在 《今日南国》2014,(12):19-19
一厢情愿讨好苏联 长期以来,1945年8月美国投下的两颗原子弹被认为是促成日本迅速宣布投降的重要因素,但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日前披露称,从日本的视角看,8月6日和9日(广岛、长崎遭原子弹轰炸的日子)并非日本的重要日子,投放原子弹对日本最高当局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经济大国的发展,除其内部和外部的客观条件外,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为此,本文仅就日本的经济新战略作以简要的分析。一、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战略概要我们首先回顾一下日本战后经济发展战略的各个不同时期的战略演变及其主要内容。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其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充分  相似文献   

15.
习作要求下面这张照片(图略)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仔细观察照片,联系照片上的人和景,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相似文献   

16.
爱心超越     
蒋平 《可乐》2008,(5):49-49
1944年,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重大转折。在太平洋战场,美军全面转入反攻。就在盟军制订"地毯式轰炸"日本计划前夕,司令部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盟军作战室的布朗森上校热情接待了这个中国客人,但随即对客人提出的要求感到纳闷:他居然要盟军轰炸之前,在军用地图上标注出日本古都京都和奈良一批建筑文物的位置,全力  相似文献   

17.
眺望天宁岛     
《新天地》2007,(4)
天宁岛与塞班岛比邻,之间相距千米。为当年美军原子弹轰炸日本的装载点。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状况与20世纪日本70年代到80年代、韩国80年代和台湾地区80年代具有相似性,都处于工业化中期或者后期.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为彻底摧毁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1940年对战时中国陪都重庆进行了疯狂轰炸。日军为此制定了“101作战计划”,在空袭中混合使用了集团轰炸、连续轰炸、照明轰炸以及投入零式航载战斗机的“零式”战略,给重庆造成 巨大损失,外国驻渝机构也未能幸免。空袭后,重庆的救赈工作比较及时,积极防卫,显示了重庆人民“愈炸愈强”的战斗信念,粉碎了日军炸垮重庆的野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国抗战“以空间换时间”、“持久消耗”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20.
日本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及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发展状态低迷。近几年经济指标的下降尤其明显,显现出了一些新特点。通过归纳分析这些新特点,以及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探讨了日本经济新特点对中日两国经贸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