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问题,既是一个实践问题,又是一个理论问题,既是一个宣传群众、鼓舞民心的政治问题,又是一个动员群众、实现四化的经济问题。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通过总结我国的经验教训,更充分地认识和发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是一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工作。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强大生命力社会主义之所以成为资本主义的否定者,是因为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外壳死死地箍住了社会化的生产力,而社会主义正好能够给破壳而出的生产力提供广阔的活动天地。所谓社会主义,首先就意味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它是全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生命力的总源泉。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制度是比资本主义制度更优越的社会制度,是效率与公平有机统一的社会制度.无论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的比较来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明显,不但实现了更高的效率,而且实现了更好的公平,效率的提高和公平的改进得到了更好的统一和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3.
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关系改革全局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文中总结我国经验,有的放矢地阐明了改革经济体制不是改革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在体制上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揭穿西方“和平演变”的图谋,从理论上分析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并具体地论证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把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社会科学研究》编辑部和《探索》编辑部于11月11—13日,在重庆联合召开了“学习、宣传、贯彻十四大精神理论研讨会”。在会上,成渝两地的部分专家学者围绕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会者一致认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过程和理论上最重要和最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十四大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一大贡献。它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等一系列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必须建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理论,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这一理论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存在和发挥是客观的物质活动,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既离不开实践的过程,又是实践的直接目的;必须科学地分析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与具体制度的关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科学比较的过程中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 ,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邓小平在思考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时 ,提出了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制度关系的方法论原则。一是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 ,不能简单地反对资本主义 ;二是要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的长处来发展社会主义 ,三是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好 ,要坚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晚年提出的社会主义理论,即东方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列宁不仅从理论上,而且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上继承、印证和发展了这一理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大大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至关紧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丰富、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8.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在理论上存在着复杂成分 ,其积极方面 :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正确地揭示了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针对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 ,提出了诸多值得探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同时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也有局限性。其理论体系内部的矛盾和目标的空想色彩是致命的缺陷 ,一些具体主张也存在片面性  相似文献   

9.
关于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问题,是苏联东欧剧变后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两种对立的、但又是相互联系的社会制度。从理论上来说,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的一种社会制度,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是对资本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在现实的世界上,社会主义又和资本主义同时存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而且,苏联东欧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除了捷克斯洛伐克以外,其基础都是经济不发达的国家,经济发展的起点是很低的,生产力的水平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差距很大。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和平竞赛,是很艰巨的。因此,…  相似文献   

10.
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只能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发展深化和具体化。今年第9期《理论与现代化》上发表文章指出,在与资本主义制度并行竞赛中产生的“速胜”愿望,是形成对社会主义优越性高期望值的政治性因素;而急于改变贫困落后状况的“速变”要求,是形成高期望值的另一重要因素;力图用优越性来论证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必然性,是形成高期望值的方法论因素。作者认为,期望社会主义在初建不  相似文献   

11.
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有益因素发展社会主义 ,是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马克思、列宁、邓小平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与实践 ,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利用资本主义思想 ,对解决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是一个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成熟、发达同步演进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很不相同,它是在不断地突破传统观念,吸取数十年计划经济实践经验教训,通过自觉的改革、转轨和培育过程,才从计划经济脱胎换骨而生成。在西方国家,经济理论的任务主要在于阐述、概括和总结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丰富实践,作出系统的理论说明。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理论的任务却艰巨得多。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论在历史上或国际上,在实践上或理论上,都前无先例、无任何现成答案可找,这是全新的事业。理论源于实践,实践呼唤理论,这就要求在借鉴西方有益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结论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和中国国情,边实践边总结,进行全面理论创新,探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道路和方法,以指导实践。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破除了禁锢人们头脑的桎梏,很快在全国掀起了空前高涨的理论讨论热潮。党的十四大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更成了讨论中的一个重要热点。讨论范围涉及之广,问题钻研程度之深,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仅就有关认识的进展演变和讨论中的一个焦点问题,进行简要回顾和点评。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国现阶段是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它有哪些基本特征?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关心瞩目的大问题,也是迄今理论上认识尚不一致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它决定和制约着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是党和国家制定具体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回顾三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使我们看到,凡对我国社会经济形态的基本特征认识出偏差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少数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往往借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某些新特点和采取的某些调节措施,来否定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否定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他们大肆宣扬当代资本主义的进步性,贬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他们公开说:“社会主义只能导致缓慢和停滞,只有资本主义那一套才能使中国起飞。”甚至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论断已经过时了,应代之以社会资本主义的理论。”造成理论上和思想上的极大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巩固和发展,已经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在中国人民中深深扎根。但是,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一度泛滥,在这方面造成了许多思想理论上的混乱,需要加以澄清。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政局的急剧变化,使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产生了某些疑虑,需要作理论上的回答和说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也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继续研究和探索。为了配合《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学习纲要》的学习和宣传,继续深入地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和斗争,本刊特从本期起新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专栏,围绕当代社会主义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约请部分专家和有关方面的同志,以笔谈的形式,展开深入而有针对性的探讨,以期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信念,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本期笔谈内容主要围绕当前群众中普遍关注的几个主要理论问题,诸如怎样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大趋势;怎样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误;怎样正确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种种变化;怎样认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本质;怎样处理坚持与发展社会主义的辩证关系;社科工作者如何坚定社会主  相似文献   

16.
客观地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关系到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社会主义信念的大问题.今天的资本主义是吸收了很多社会主义因素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及其实践对资本主义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方面推动着资本主义文明的继续发展,另一方面又促使了资本主义自我否定因素的成长.面对具有社会主义"特征”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就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价值观,在实践中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进而增强相对于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的吸引力,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晚年的设想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晚年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突破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初定的模式,第一次深刻探索了东方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一次新的拓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新的综合,第一次系统回答了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本文从若干角度和方面对马克思晚年的设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比较分析,揭示了邓小平站在时代高度继承、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科学社会王义的巨大意义,论证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马克思创造性地通过劳动力商品范畴,科学地阐释了剩余价值理论,进而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并为无产阶级进行剥夺剥夺者的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可以说,证明了劳动力商品范畴就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就从理论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问题。那么,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这样的经济范畴?我们能否证明这样的经济范畴,并从它出发而反映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的种种问题呢?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时代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的时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当代,社会主义的实践已经越出一国的范围。人类千百年来寄托美好希望的社会主义理想,正在变成生活的现实。但是,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提出了许多问题,需要人们去回答。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反复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理论,必须从头研究列宁所开辟的实践社会主义的道路。马克思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为客观依据的,而社会主义的实践却是从资本主义相对不发达、小生产占优势的俄国  相似文献   

20.
在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而西方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保持相对稳定发展的背景下,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辩证地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趋势,应从理论和实践上肯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现状和我国处于初级阶段事实两个角度,理解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从社会主义运动在当前遭受重大挫折出发,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站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认识人的创造性发挥对社会主义前途的重要性。结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曲折性、长期性及人的创造性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必然性是基础,优越性是必然性的体现,曲折性和长期性是必然性实现过程的特点,人的创造性则是必然性实现的关键。只有正确认识这五性及其相互关系,才能辩证地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