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德语外来借词和复合名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概述了德语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列举大量的语言史实说明外来借词在丰富充实词汇中的巨大作用:对依靠旧有德语单词构成又多又长的复合名词这一特殊语言现象进行分析讨论,特别对于复合名词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详细的翻译介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语法属性与自然生理性别关联之争的历时考察,以及对语法属性指派理据的探讨,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阐释德语语言结构和语用中人称名词性别标记上的非对称性现象。认为人们在对语法性别的概念化过程中,赋予了名词的语法属性以性别隐喻意义,将“男性优于女性”的价值体验映射到语法体系中,形成名词语法范畴中的“阳性优越论”。这些概念结构储存在人们的认知中,影响着人们对语法属性的感知、理解和使用。  相似文献   

3.
书写符号是应历史需要而产生.它标明句读、语气和专名,逐渐成为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由始至今随着社会发展而演进,其改革也在不断开创着书面语的新格式。  相似文献   

4.
论科技德语的交际方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八十年代以来,对科技德语专业篇章的研究正在从表层范围(如篇章结构)进入深层范围(如专业篇章功能)。其中与功能相关的交际意向和交际方式正在科技德语研究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因为迄今为止对科技德语的个别语言现象,如专业词汇、专业句法研究  相似文献   

5.
论科技德语的一种经济性文体——名词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经济化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现象,其典型文体就是名词体。这种文体客观、简练、信息集中。尤其在科技语言中使用名词体呈一种发展趋势。本文论述了名词化现象的发展特征,旨在对德语工作者写作和翻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此前对人类自然语言中词类分布的研究显示,不同语言中名词所占比例相对固定。德语中名词所占比例是否也符合这一普遍规律?通过对三个大型德语语料库进行研究发现:首先,德语书面语中的名词占比约为38%,尽管德语复合名词比例高、名词化结构多,但其名词占比同英语以及其他语言中的名词占比大致相当,从而进一步证实了人类自然语言中名词占比具有普遍规律这一结论;其次,不同文体中名词及其各子类的占比有所差异,而这一差异由文体特征决定,并且具有跨语言的相似性;最后,时间因素与文体类型均对名词各个子类占比有显著影响,但名词总体占比未受二者影响。综上,可以进一步证实名词分布是人类语言的不变量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科学活动是历史发展的,理论思维与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是历史发展的,存在着明显的变异。如果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术语来说,悟性(或译“知性”)的活动与理性(辩证思维)的活动两者不同:前者的基本特点是局部地、固定地、分隔地、抽象地研究被认识的对象;后者的基本特点是整体地、流动地、统一地、具体地研究被认识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科学活动是历史发展的,理论思维与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是历史发展的,存在着明显的变异.如果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术语来说,悟性(或译"知性")的活动与理性(辩证思维)的活动两者不同:前者的基本特点是局部地、固定地、分隔地、抽象地研究被认识的对象;后者的基本特点是整体地、流动地、统一地、具体地研究被认识的对象.恩格斯曾经认为:整个悟性活动,归纳、演绎、分析、综合、抽象等等(请注意,这里  相似文献   

9.
"80年代文学"由于世纪交替的眼光以及自身辉煌的态势,越来越为研究界所瞩目,并逐渐深入到文学的各个分支。这里,主要选择诗歌潮流的演进方式为线索。在明确"80年代诗歌"的生成及其生存状况后,从论争、创作主体、艺术演变以及多元格局的形成等几方面介入历史,正是廓清诸多复杂问题的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是不同的,每一次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都是伴随着技术的飞跃而产生的。第一次技术革命确立了工厂制度,第二次技术革命使得企业垂直一体化的生产方式成为主导,到了第三次技术革命时期的20世纪90年代,一些垂直一体化的大型企业出现了垂直分离的趋势,生产组织方式又出现了新的革命。如何把握技术进步的契机来选择自己的生产组织方式,是现代企业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制造石刀和摩擦取火体现了原始人的动作思维和因果思维 ,古代思维方式是以巫术、神话、宗教、哲学等意识形式为主导的。在近代 ,科学的、理性的权威取代了神学的、宗教的权威 ,力学的完善导致了机械的思维方式。在现代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冲击了经典物理学的思维方式 ,复杂性科学描绘了不同于经典科学的世界图景。  相似文献   

12.
主题性美术是我党在领导文艺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的主流美术形式。主题性美术"以图撰史",见证了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民族独立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历程,书写了百年党史的"图像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救亡主题突显,"文艺服从于政治"方针形成,"为人民大众"创作思想在解放区广泛传播、实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和国家全面主导、组织、规划美术创作,强调"主题先行""题材先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唯一创作方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文艺界拨乱反正,"双为"成为文艺工作总口号,主题性美术发生现实主义和人本主义转向;受西方艺术和商业文化碰撞,主题性美术面临主流价值的坚守与现代转型的难题,"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文艺方针应时而生。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复兴成为新时代主题,主题性美术聚焦"中国元素""中国风格""中国精神",书写社会主义文艺新篇章,彰显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探寻主题性美术的百年历程和演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党领导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其中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经济贸易伙伴,而中国也是德国在东亚地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贸易国。在这一形势下,中国出现了一大批中  相似文献   

14.
陕西当代乡土小说书写的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当代十七年"时期的乡村革命书写;二是20世纪80年代的乡土改革书写;三是20世纪90年代的乡土历史书写;四是新世纪出现的"废乡"书写.陕西当代乡土小说的书写方式与中国乡村现代化进程以及理论观念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15.
德语虚拟式     
德语虚拟式是一种表达主观愿望、设想、怀疑和非真实情况等语气的动词形式。在德语中规定非用虚拟式不可的地方並不很多,但在语言实践中,特别是在外交和社交场合,这种表达方式却显得十分重要。在文学艺术领域的高雅语言和科技文体中,也多有应用。 使用德语动词有三种形式,即直陈式(der Indikativ)、命令式(der Imperativ)和虚拟式(der Konjunktiv)。 动词的这三种叙述方式叫作动词的式(der Modus des Verbs)。 直陈式是叙述现在、过去或将来发生的一件实际存在的事情,表示一种现实或事实。 Ich bedanke mich fur Ihre nette Einladung。  相似文献   

16.
德语漫谈     
我校英语专业即将开设第二外国语德语。为了使学生了解德语与巴掌握的第一外国语英语的相互关系,有必要向学生谈谈德语的演变情况和英语对德语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由于自己水平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分析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及方式的演进入手,结合中国自身的特点,对实现中国“两”个根本性转变”提出了可行的政策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列宁时期执政方式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时期俄共(布)执政方式经历了三种形式:“多党共同执政”方式、“一党直接指挥”方式和“政党引导”执政方式。其执政方式的历史演进基本上是遵循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执政规律。  相似文献   

19.
20.
毕云芝 《南都学坛》2005,25(3):122-124
中国古代德治思想从产生到发展,从萌芽到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不仅在理论上伴随着历史的脚步不断演进,而且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广泛推行。尽管具有不可克服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它对封建统治者却具有约束和警示的作用,并在封建制度所能允许的范围内保护了下层民众的利益。同时,客观上对于中华民族注重道德理想、形成礼仪之邦亦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为今天“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培育了肥沃的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