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产品加工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之一,在促进农业发展、保证农民利益和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在取得产业集聚区迅速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业链逐步形成且科技革新势头较好、产业融合初步体现和产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等进展的同时,也面临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有待进一步优化、龙头企业数量和规模有待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仍有拓展空间、资源和地域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能力仍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结合辽宁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制度保障、发展潜力及可资借鉴的经验,提出立足资源禀赋,统筹优化布局;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促进三产融合,协同推进发展;实施数字赋能,推进智能发展;强化科技创新,提升育才能力;创新金融服务,营造发展生态;强化统筹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等促进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战略性环境政策的理论介绍出发,结合转基因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争论,分析了战略性环境政策在转基因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机理,并探讨了其对我国相关产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产业化中保护与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会出现很多必须处理的新情况、新问题。包括地理标志私权利属性的变化问题;与原产地名称、原产地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之间的冲突问题;产地内、外生产经营者的权利分享问题;农产品品牌差异性的保持与淡化问题;产业发展升级、产业发展理念转变、保护与发展模式定位、保护与发展中的当前利益与长期利益兼顾问题。此外,产业化中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包括政府管理机构的主导、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配合、企业的支撑和农民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一种集体性权利,在产业化中保护与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会出现很多必须处理的新情况新问题,包括地理标志私权利属性的变化问题;与原产地名称、原产地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之间的冲突问题;产地内、外生产经营者的权利分享问题;农产品品牌差异性的保持与淡化问题。还要解决产业发展升级、产业发展理念转变、保护与发展模式定位、保护与发展中的当前利益与长期利益兼顾问题。此外,产业化中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包括政府管理机构的主导、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配合、企业的支撑和农民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一种集体性权利,在产业化中保护与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会出现很多必须处理的新情况新问题,包括地理标志私权利属性的变化问题;与原产地名称、原产地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之间的冲突问题;产地内、外生产经营者的权利分享问题;农产品品牌差异性的保持与淡化问题。还要解决产业发展升级、产业发展理念转变、保护与发展模式定位、保护与发展中的当前利益与长期利益兼顾问题。此外,产业化中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包括政府管理机构的主导、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配合、企业的支撑和农民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集群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和主要路径.针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中面临的产业技术储备不足与市场培育相对滞后并存的问题,从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等理论以及与生态学融合发展视角,综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探寻现有理论研究的一般规律以及存在的“缺口”,并分析了下一步研究可以拓展的方向,即结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特点,将生态位理论嫁接、融合到产业集群理论中,重点剖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技术生态位—市场生态位”协同跃迁的作用机理,由此提出相关的机制、政策等.  相似文献   

7.
台湾加入WTO之后为遵守相关规范,必须大幅开放农产品进口,无法与农产品输出大国相比拟。因此,产业销售面临严重冲击。面对此重大改变,将转型发展为休闲农业作为因应对策。以目前台湾旅游产业远景,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如何掌握自有资源的条件,明确产业之市场定位、市场细分与利基,创新发展出最有利的优质经营特色,并配合研拟相关因应策略。以提升休闲农业竞争力方能永续经营。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时代,发展数字化农产品供应链是农产品供应链创新和升级的重要方向。我国重视农业数字化发展,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面临着较为有利的经济、社会、技术和政策环境。但是,和其他产业的供应链相比,农产品具有季节性、周期性以及地域性等特征,农产品供应链面临的不确定性问题较多,因而风险发生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加,农产品供应链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本文以江苏省农产品供应链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江苏省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的发展现状以及江苏省政府发布的相关政策,提出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以专利视角探究产学研协同创新和产业经济发展突出问题。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情况,结合专利协同创新理论和专利合作网络,选择沈阳市两个代表性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智能机器人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及产业链合作伙伴的专利合作网络并进行可视化分析,进而得出产业合作申请发明专利技术分布及演化轨迹。在此基础上,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互动及运行机理,最后给出结论与建议,以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演化进程与中国调整升级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必须与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及技术创新结构相结合,重点是着力培植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产业、发展支柱产业以及改纽改造传统产业,逐步建立以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关联度高为主体的现代经济体系。在具体结构调整实践中,还要认清目前调整的背景,把握调整升级的方向、模式和途径,从而在提高整体产业竞争力、升级产业结构的同时,建立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高效利用能源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加入WTO对该省农产品生产及贸易的影响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本文从安徽省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产品贸易现状出发,着重分析一年多来加入WTO对安徽省主要农产品的影响,并结合当前国际上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为今后发挥安徽省农产品生产的优势、扩大农产品出口贸易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浓郁,中国内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一定的不可持续性和人口红利开始逐渐消失,中国加工贸易嵌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低附加值和低生产率问题引起了学者的注意。随着外部贸易环境、国内新常态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升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分析中国加工贸易的起源、发展和现状,描述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加工贸易的若干特征和“低端锁定”问题,引出了融资约束对企业经营决策、出口行为以及企业全球价值链上地位的影响,并围绕以生产过程、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为主的产业内升级和以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为特征的产业间升级两个角度,提出了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攀升的路径。研究认为,着重强调人力资本积累、本土企业技术外溢的吸收能力以及自主研发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国际产能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等现实背景,实现东西双向开放,塑造以我为主的包容性的区域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等,是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升级的路径和新机遇。  相似文献   

13.
加工贸易升级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技术创新又是驱动加工贸易升级的根本途径。在理论上,延承要素禀赋理论的分析逻辑,利用代数与几何方法模型化研究了技术动态演进影响产品内国际工序分工地位的内在机制。在实证上,根据中国PCT国际专利和国内专利不同类型在技术突破性和知识原创力方面的差别,量化识别了技术创新的低端、中端和高端三个不同层次,并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2—2016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静态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三层次异质创新对中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差异影响。基准回归和稳健性检验结果一致表明:(1)低端创新不能促进中国加工贸易升级;(2)中端创新和高端创新均可驱动中国加工贸易升级;(3)高端创新对中国加工贸易升级的促进作用远大于中端创新的。在实践上,从推进高端前沿创新以驱动国家创新结构和要素禀赋结构升级的角度,提出了使中国由全球价值链分工上的外围区段进入中心地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实现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目标,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的课题。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产业结构比较认识福建省旅游业相对位置,从旅游业的经济贡献分析福建省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条件,从产业改革创新和产业升级两方面对福建省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陕西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方法,采用Eviews3.1软件分析了陕西省1995--2007年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值和农民收入。结果表明,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和农民收入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和互为因果的关系;在长期中,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增加1个单位,农民收入增加0.8997个单位;在短期中,两者的协整关系以7.79%的修正力度拉回均衡状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值与农民收入的相互拉动效应会滞后1期。针对此结论提出搞好发展规划、促进精深加工、出台扶持政策等建议,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后发国家由于产业结构升级而与原有发达国家产生贸易摩擦,这是正常的现象。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后发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产业政策”作为一种人为因素,成为了贸易摩擦中争论的焦点之一。支持贸易和产业政策的一种重要理论就是战略性贸易的理论。本文将从总结战略性贸易的有关理论支持开始,先回顾日本高速发展时期的产业政策和随之而来的美日贸易摩擦,再对比中日的相关情况,最后对中国的产业政策和贸易摩擦问题得出结论,即:中国现阶段的目的是“追赶”而非“争夺”,只有认清这一点,才能够在制定产业政策的过程中抓住机遇,把握重点。  相似文献   

17.
产业升级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出发考察产业升级的两种路径:一种是发挥比较优势为主的嵌入式产业升级路径;一种是以企业能力为核心的内生型产业升级路径。两种升级路径都各有优点和不足,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和升级的过程来看,坚持以企业能力为主的内生拓展型产业升级路径,是未来我国产业升级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新贸易理论提出政府干预贸易的两个论点 :一是利润转移的论点 (或战略贸易论点 ) ,另一个是外部经济论点。这两个论点可用于解释高技术产业中政府对产业和贸易的干预。模型分析表明 ,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 ,存在政府干预高技术产业和贸易的必要性和吸引力。这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与贸易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世界经济已经步入服务经济时代。加入WT0以来,我国服务业年均增速远高于经济平均增速,发展服务贸易的基础越来越坚实。经过努力,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有效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据2012年数据显示,天津市服务贸易运行总体呈现增速明显加快,但各领域发展不平衡;发展的产业基础总体上仍然相对滞后;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缺乏系统的促进政策;总量与先进省市相比差距较大等问题。故此,针对问题应从政府、企业和商会三个层面做好中长期规划,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加速企业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服务产业升级;加强不同企业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搭建教育培训平台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20.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不同阶段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下滑的形势下,要积极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作用,面对存在的问题采取调整有关政策、引导区内产业升级;提升各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实现功能效应最大化;进一步完善特殊监管区域的准入退出机制等措施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