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农民失去土地之后,既有别于传统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成为一个边缘群体。失地农民城市融入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由经济状况、社会互动和心理认同三个一级维度和相应二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衡量失地农民城市融入水平,并以武汉市失地农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是否愿意在城市生活的心理偏好、土地补偿标准、社会保障政策满意度等个体因素和政策因素共同影响失地农民城市融入水平。从经济、社会、心理多维度,从政府、社会和个体多主体出发,促进失地农民城市融入是今后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人口流动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去海外生活,作为外来群体而言,华人融入当地社会需要经历一个磨合的过程。以意大利米兰市的华人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米兰华人的相关数据,在分析其融入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影响华人融入当地社会的因素,以“是否愿意长期定居”考量在米华人群体的城市社会融入度。研究认为,在米华人群体的社会融入度,与性别、年龄、家庭状况等自身因素无关,与社会活动参与频率、工作强度等社会外部因素也没有显著影响;职业类型、就业收入、受教育程度和语言能力对在米华人群体的城市社会融入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善在米华人群体工作状况、提高就业收入、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有助于推动华人融入当地城市社会的进程。 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城市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老年人群体在城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出来了.要想充分发挥城市老年人在这两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不但要确保这一群体思想政治状况的稳定,而且要切实提高他们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疑,政治传播在这方面应当承担起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鉴于城市老年人群体基本上是在社区的范围内生活和活动,就必须做好社区政治传播在社区层面的工作,促使城市老年人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融入到社会之中,这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和城市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这一群体由于制度与非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在社会融入过程中出现了障碍,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对策,以期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实现他们由城市"边缘人"向城市市民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以农民失去土地前后思想道德观念变化为研究基点,分别从农民失地前现代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农民的影响、农民失地进入城市后融入新型人际关系带来观念变化的角度,探究了农民在失地前后的心理变化,表现为内心排斥城市文明、伦理道德的逐渐蜕化、封建愚昧的陋俗显现;分析了现实社会、政府层面的原因.提出了政府要通过健全机制解决失地农民群体心理适应问题,社区等民间社团要以安置小区为平台,开展文化类活动,加快失地农民尽快融入城市步伐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聚居区是指以自发在社会经济部门从事经济和业务活动而暂住城市的农民为居民主体,以房屋租赁和安置为主导建构方式的集中居住生活区域,具有边缘性、复杂性、内聚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农民工聚居区在为城市建设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社会治安混乱、居住环境恶劣、安全事故隐患严重和权益保障缺乏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城乡二元体制产生不平等、社会治理存在盲点、法治体系不够完善和相对剥夺感驱使犯罪等。从法律层面来看,解决这些问题要从社会治理的法治理念与法治文化、户籍和社会权益保障等法律制度、社会治理模式和社区自治以及利益表达和矛盾化解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工的新群体,具有其独特性,需要更多的关注。从社会分层和文明发展的角度上来讲,新生代农民工要有好的发展,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只有不断地提升自我的受教育程度,做到脱嵌、接纳、重塑和融入,才能摆脱他们在城市中的边缘地位,才能够真正地增强社会适应力,为城市所接纳。  相似文献   

8.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是社会治安防控的积极手段。流浪乞讨群体职业乞讨严重,且时常以非法操控乞讨、明讨暗偷、欺诈强讨等恶性手段组织乞讨活动,具有隐藏性高、侵害性大、组织性强、区域性明显、流动性频繁的特点,对社会治安构成严重威胁。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制度,建设统一救助管理网络,培育社会救助力量,加强救助机构人才资源建设,以增强社会治安防控的主动性、系统性,形成广泛的参与机制,提升社会治安的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9.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市发展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新生代农民工长期在城市就业、生活,有融入城市社会的诉求。但总体上,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的生存状态仍然不容乐观,还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社区是实施社会管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最重要载体。以社区为切入点,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城市社区服务和管理体系中,增强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解决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一个行之有效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进城农民工作为一个社会现象已受到广泛关注,如何帮助他们实现与城市的相融与发展是城市和谐发展不可忽视的一环.本研究以需要层次理论为理论视角,自编<进城农民工城市融入调查问卷>,对苏州市261名进城农民工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农民工低层次的安全感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他们萌生了更高层次需要,即普遍具有中等程度以上"融入效能感"和"发展意愿".各类进城农民工(如不同年龄、进城时间、文化程度等)群体间差异小,反映出农民工群体的共性特征.不同性别、不同行业间的差异显著,在"后顾之忧"和"融入效能感"两个维度上,男性农民工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女性;而工业领域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心理显著低于商业服务行业农民工.在以上调查及分析基础上,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