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峻 《老友》2012,(1):30-31
周恩来总理兄弟三人:总理为长,大弟周恩溥,小弟周恩寿。从1957年始,周恩溥的后人周荣庆一家一直低调生活在河南焦作。11位后人中,除了一人有正式工作外,其他人是靠做些小生意、打工维持生活。周家人从不炫耀身世,如同"隐居"一样,日子过得平淡,甚至穷酸,但他们从来没有任何抱怨,他们在平凡、平静、平常中度过每一天……  相似文献   

2.
石敏 《今日南国》2007,(24):63-65
面对鸡肋般的工作现状,诸多年轻的职业人感到烦闷和焦虑。他们抱怨枯燥乏味的工作,让他们的生活变得缺乏激情和快乐;他们抱怨薪水太少,让生活变得不再有质量;他们更抱怨,怀才不遇的自己什么时候才能遇到"伯乐",能让生活和事业有个彻底的改变……终于他们发现,抱怨以后,现实还是现实,没有任何的改变。曾经为了追求高薪,他们不辞辛劳地给自己充电学习;他们还努力拓展人脉关系,幻想只要得到一次回  相似文献   

3.
偶然间遇上了一位多年未见的同事,交流中得知他夫妻俩多年前双双调到乡镇中心小学任教,都被聘为高级,有一套两室一厅居所,儿子也于去年考取一所不错的大学。看起来这是一个殷实的、让人羡慕的家庭了,然而,奇怪的是在与他的交流中一句话反复在他的口中出现——做人真没意思。从他的言语中分明可以明显感受到他对社会、对他人、对生活的抱怨;他抱怨怀才不遇,抱怨收入不高,抱怨地位不如人,抱怨没有进城,抱怨领导处事不公,抱怨领导严于待人、宽于律已,抱怨工作太累,抱怨压力太大,抱怨物价上涨太快……总之一切都不如意。在人的一生中,烦恼几乎伴…  相似文献   

4.
正是转弯时     
俞敏洪 《可乐》2010,(5):57-57
美国有个出租车司机,总是抱怨自己命苦:从小就不如同学聪明,没上过大学,只能以开出租车为生。他讨厌自己的工作,整天闷闷不乐,从不打理车内的环境。坐他车的人看他总是拉长着脸,车里又脏又乱,慢慢地也就不再坐他的车了。生意越来越差,于是他更加抱怨,觉得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坏人。带着这样的状态回到家里,心情自然也不好,他常常和老婆吵架。在他看来,好像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在和他作对。  相似文献   

5.
洋葱头是老洋葱头的大儿子,他有七个弟弟:洋葱老二,老三,老四……他们都是好人,但他们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可这有什么办法呢?哪儿有洋葱,哪儿就有眼泪。有一回,国家的统治者柠檬王来视察洋葱头一家所在的贫民区时,老洋葱头因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明天不会变为今天?时间跑到哪儿去了?没有爸爸妈妈的时候,我在哪儿?奶奶死后,到什么地方去了?为什么人有好人坏人?我们为什么吃鸡和牛,它们又不伤人?如果我变成一台机器,那会怎么样?诸如此类的问题实际上是关于时间性质、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我认同、善与恶等等的哲学形而上学问题。孩子一会说话,并开始了解自己和周围世界的时候,他们就会源源不断地向父母提出这类问题。大人尽可能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可有时厌倦了,不是说  相似文献   

7.
我已是年近花甲的人,但不熟悉我的人,往往很难猜出我的真实年龄。 记得1982年我由军队转业到太原市委党校,去报到的那天我仍穿着一身军装,接待的同志问我是哪儿来的小兵,其实我哪是什么小兵,已是有20年军旅生涯的老兵了。 时过8年,我调到了太原工业大学,当时的校党委书记带着我去见几位党政领导。事后听他们说,他们还以为书记从哪儿挑来的共青团干部呢!  相似文献   

8.
亚亚 《人力资本》2009,(6):90-91
很多白领热衷于各种健身运动,而忽略了对大脑的保健。事实上,大脑也需要“强身健体”。常常有人抱怨自己的脑子变迟钝了,不好使了。方向感变弱了,提笔忘字,取了钱不拔卡就走人,一转身的功夫就忘记钥匙放哪儿了……  相似文献   

9.
邱莉莉 《社区》2002,(11):62-63
泊车、乘车、行车是城市居民出行离不开的话题。这个古老话题如今在莫斯科有了新的诠释。在大力整治城市环境的今天,莫斯科居民出行的概念得到了更新。1.多层车库向“路边停”叫板过去,莫斯科人一直习惯于走哪儿将车停哪儿。所以,到过莫斯科的人就会感觉到他们的街头秩序并不那  相似文献   

10.
城市幽默     
青青 《社区》2002,(1):46-46
比酒好 有一天,英国人和法国人比酒量。英国人说他们的酒最好,找了一只老鼠,给它喝,醉了一个小时。法国人说他们的酒最好,又给老鼠喝,醉了两个小时。他们见一个中国人喝二锅头,就笑中国人酒差劲,中国人听了,拿出二锅头给老鼠喝,老鼠喝了没醉,冲进洞里提了两块板砖,冲出来说:“猫在哪儿!’,纹身 一位水手打算在身上刺花纹,于是便请人在他的背一卧」上了一幅世界地图。 有一天,他病了,去看医生。 “你哪儿不舒服?”医生问道, “巴西···。二”裁缝的手艺 一位顾客来到一家服装加工店,生气池对裁缝说: “穿上你做的衣服,别人都捧腹大笑。’, …  相似文献   

11.
书的随想     
祖父在世时,常和我说一个故事。他有个老朋友,无论走进书店,还是到了图书馆,总忍不住摇头叹气,抱怨说根本没有书。他的意思是没有合适他的书。祖父的老朋友是一位著名的大学者,他的这种固执,成为名人轶事和缺陷的一部分。我也常遇到一些差不多毛病的人,他们不是大学者,甚至连小学者的边,都挨不上,但是一样抱怨现在没有好书。他们言辞激烈地嘲  相似文献   

12.
抱怨北京地铁挤的人大多都不是胖子。首先,胖人绝不会轻易放下身价去挤地铁爆溅旁人一身油的尴尬劲儿不说,挤上去觅若往人缝儿里一疙瘩一块安排塞肉也够人一呛。凑合着把肉安排妥帖——舒服不敢想该堆哪儿只能见缝插针地塞个大概齐。世上的胖子害羞型居多,胸怀的宽广大约只对天底下的好吃者敞开。一刹车,往怀里硬塞个美女帅哥抑或长了半脑袋白头发的大爷,适应起来很需要个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盛夏七月,骄阳如火,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怨天气如何炎热、空调病如何难缠的时候,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却仍在烈日炙烤的室外持续工作着——他们是城市形象的建设者——比如建筑工人;他们是城市粮食的供给者——比如农民;他们是城市环境的美容师,比如环卫工人;他们是城市生活的服务者——比如送外卖者。聚焦这一片天空,让我们一起感受他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正有这样一种普通人,他们出生时并未出现天上星星特别闪,满屋子都是香气,红光笼罩屋顶的异象;他们不是万人敬仰、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不是才高八斗,一支笔即可横扫千军万马的斗士;也不是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智者;他们并不执着于征服远方的山峰,不刻意寻找大海的尽头。他们从不沉溺于华丽、虚妄、天花乱坠的表象,只在属于自己的当下的一  相似文献   

15.
他始终走在同龄人的边缘,因为我给不起他这些。虽然他从不抱怨,却是一个母亲不能释怀的亏欠……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都梦想成功,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怎样才能成功?什么样的人才能成功?综观那些成功人士的成长故事,我们不难发现,成功的人,一般都有一往无前的气概,他们都是大胆的、勇敢的。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惧怕”这个词。他们不抱怨,而是抓住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机会;他们不放弃  相似文献   

17.
薄志红 《社区》2011,(10):35-37
有这样一些家庭,虽然夫妻二人每月的收入不少,但他们却总是徘徊在"负翁"和"月光"之间。当日子一天天过去后,他们夫妻连自己也说不清钱究竟哪里去了。于是,人们便给这种家庭起了一个好听而羞涩的名字——"月光"家庭。那么,这些"月光"家庭究竟是如何造成,钱又哪儿去了呢?其实,非常明确,"月光"家庭的最大软肋就是——  相似文献   

18.
向鱼问水     
朱春学 《可乐》2010,(12):77-77
成语里南“与虎谋皮”,我画的是“向鱼问水”。画挂在墙上,来人总问这是什么意思,我对不同的人或答:有鱼的地方必然有水,海在哪儿,河在哪儿,塘在哪儿,泉在哪儿,人问鱼,鱼都知道。  相似文献   

19.
清末到民国年间,华北乡村中的"好汉"群体成员主要包括"精英型"、好赖型与"无赖型",总体特征是凭借"强力"在乡村社会占有一席之地。他们或因有一定的文化休养,热心于公益事业,在乡民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赢得乡民的信赖;或因其身怀绝技,但从不欺压普通百姓,属于"红道""黑道"的两路人,被乡民称为"好赖人";或因其横行乡里,对民众利益构成严重的威胁,为民众所不齿。他们的行为对乡村社会产生着不同寻常的影响,"精英型"抑制"劣绅"不法行为的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动员村民参与村政建设;"好赖型"既有维护乡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积极作用,也因其不良嗜好,对乡村社会的稳定产生负面影响;"无赖型"是乡村社会的破坏力量,一旦攫取了乡村权力,就成为一种典型的"横暴"权力。  相似文献   

20.
浅谈美国英语的几种方言和专用语韩晓玲美国是一个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的移民国家。美国英语的几个变种的产生主要依赖于使用这些变种的人以及使用这些变种的场合。使用这些变种的人牵涉到这些人在哪儿学的英语(地区方言或地理方言),他们来自哪个文化群(种族或社会方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