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样板戏”连环画 由样板戏改编而成的连环画,是样板戏传播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文革”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面看来,样板戏的创作,是依据所谓“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者出技巧”的领导、群众、作者“三结合”的创作方法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2.
<正>见过由父母领着来离婚的吗?你以为所有要离婚的都经过深思熟虑吗?你能想象日子不吉利也会成为离婚的理由吗?婚姻登记员,看多了离婚百态,每天经由他们之手结婚离婚的多达几十对。如此近距离观察婚姻的他们,能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在人们的想象中,婚姻登记员见证良缘佳偶,这工作既浪漫又神圣。但其实,他们不仅要处理结婚登记,还要处理离婚登记,每天都在亲见婚姻破裂、家庭离散的场面。  相似文献   

3.
一 1966年,正当全中国人民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艰难地完成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开始实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以遮天蔽日之势席卷中国大地。  相似文献   

4.
伦谭 《老年世界》2011,(9):35-37
在文化大革命中,就引起人们震惊的程度而言,到1967年夏天为止,“七二0事件”是最引人注目的一起“特大事件”。林彪、江青一伙甚至说,武汉“七二0事件”是“陈再道搞兵变”,冲击毛泽东住地。  相似文献   

5.
舒堀 《老年世界》2011,(10):6-7
文化大革命初期,周恩来总理下令对宋庆龄给予保护,这样,宋庆龄的北京寓所免于抄砸。  相似文献   

6.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场又一场政治运动纷至沓来,席卷城乡。许多知识青年,首先是那些典型人物,曾自觉或不自觉地投身其问。“文革”后期崛起的“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反潮流”典型,更是深深卷入到政治斗争的漩涡中。“文革”结束以后,如何对待这些知青典型,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面对婚姻危机,是抽刀断水解体,还是一忍再忍继续?为减少草率离婚现象,“试离婚在争议声中频频出现,有人说它是婚姻的缓冲带,也有人说它在打法律的“擦边球”,反正,这在年轻人当中还真流行。不过,郑州的一对老人也时尚了一把,玩了一回“试离婚”……  相似文献   

8.
几乎没有任何预兆,黄锦英听见办公室门外传来一阵争吵,声音由小渐大。她走出门去。门外一对30多岁的男女——女人涨红了脸,男人昂着下巴,攥住一只橘黄色皮包争夺不放。还有一位妈妈模样的妇女打着电话,手指与嘴唇都在颤抖:“110吗?有人要诈骗……在(普陀)区婚姻登记所……”  相似文献   

9.
牢里总有一两个人不畏环境,对我表现出友好。一天早上,我听见有人在拍牢房的门,我走到门洞前往外瞧,看到一个年轻的看守站在门口。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可谓几度沉浮,本文介绍了他在这场运动后期是如何复出的,并折射出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从许多失败的例子来看,似乎越早进入婚姻,离婚的可能性越大,反而是前生活精彩的,一旦想要定下来,通常会愿意改变自己原来的生活轨迹,积极配合婚姻需求,把婚后生活置办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2.
“文革”是一场“灵魂深处的革命”,在那个动乱年代,不仅亿万广大干部群众满怀“革命激情”投身其中,就连当时正在中国帮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外国朋友们,也被席卷进去,参加了这场起初显得像是革命的正剧,后来才逐渐暴露其真面目的悲剧和闹剧的史无前例的演出——  相似文献   

13.
《中外书摘》2014,(5):43-45
一时间:“文革”年代1967年的正月十五。地点:滨海劳改农场中的一个监号。  相似文献   

14.
著名戏剧家陈白尘1966年9月被关进“牛棚”,历时七个年头。每逢夜深人静时,他便偷偷地写下最简单的日记,以记录这个“伟大”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老槐 《老人天地》2010,(3):8-10
八甸老人闹离婚少时夫妻老来伴,按照传统的想法,大半辈子都凑合过来了,到了最应该宽容和体谅的年纪,怎么就不能将就下去了呢?可就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一些老人纯属老小孩的任性赌气.气呼呼地提出离婚。  相似文献   

16.
王梦悦 《老年世界》2013,(15):18-21
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以其金碧辉煌,气势磅礴,熠熠生辉而著称,每逢国庆盛典更是受到世人瞩目。可谁又会想到,今天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天安门城楼,在40多年前曾秘密重建过,而这段历史至今又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7.
<正>妻子骗婚失踪,可他却离婚无门,原因是妻子结婚登记用的是假身份证。到底谁该为自己的尴尬埋单,他想到了民政部门……2009年2月中旬的一天,胡卫东接到北京某民政部门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两年前跟你结婚的‘尾使么俄头’的真实身份我们已经查清,她真名叫‘尾使么阿木’……"放下电话,胡卫东激  相似文献   

18.
韦博 《老年世界》2011,(10):32-33
1973年12月,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次不寻常的事件。  相似文献   

19.
柳守忠 《老年人》2004,(5):16-18
1969年初,春寒料峭。位于北京西郊的什仿院,是一座俄式别墅小院,看上去并不起眼,但四周却是3米多高的砖砌围墙,墙上还架着1米多高的电网,可谓戒备森严。这里驻扎着首都警卫部队的两个排和一个炊事班。指战员住前院,后院住的是被监护的对象。他们一人一间小房,彼此谁也不知道谁,  相似文献   

20.
石英 《老年人》2006,(11):30-31
在“文革”长达10年的煎熬中,在我心灵最苦涩荒寂的时候,是两个孩子给了我挚爱和安慰,她们以血浓于水的亲情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度过了那段坎坷岁月。最难忘的是,我与两个孩子的三次“旅游”。所谓“旅游”,其实并没离开北京市。那时,我尚属“专政”对象,既无经济条件,也无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