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防空洞     
余斌 《中外书摘》2014,(8):59-60
防空洞、防空壕 20世纪70年代初,明朝一个叫朱升的谋士突然间暴得大名,变得家喻户晓。原因是在朱元璋挑起反元大旗之时,朱某出了个主意,让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毛主席他老人家给改了一下:“深挖洞,广积粮,不称王。”据说苏修要打我们,随时可能打起来,这便是对策。  相似文献   

2.
哑炮     
云晓虹 《老年世界》2007,(21):20-21
1975年,正是邓小平复出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主持工作的那一年。为了落实毛主席提出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伟大号召,邓小平签署命令,在大同市的北山里修筑地下油库,代号为“4720”工程。  相似文献   

3.
正企业必须重视战略思考中的时间维度,时间观的不同,导致了企业做事方式的差异,最终带来不同的结果。为什么若干年之后,处于同样起点的企业,发展却有优劣之分?答案是,时间观的不同,决定了战略的高下,即所谓的"有远见者赢未来"。时间维度的差异,导致了企业做事方式的差异。当年,大学士朱升建议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使其与张士诚、陈友谅等人走了不同的道路,才超越同辈而建立起数百年的明朝基业。这是战略时间观  相似文献   

4.
祝红艳 《职业》2008,(11):32-33
全球经济动荡,国内事件频出,裁员也是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每年红火的金秋跳槽季今年是否热闹依然?走或留,风会往哪里吹?有的人喊出了“高筑墙,广积粮,准备过冬”的口号,有的人则信心满满,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开始为新的职业发展奔忙……  相似文献   

5.
谈笑     
笑,是反映内心的一种面部表情。“笑脸相迎”,“满面春风”,“满脸堆下笑来”,证明笑和脸的关系。“启颜”,“霁颜”,“笑逐颜开”,文气了些,说的却是同样的关系。“笑面虎”,“笑在脸上,苦在心头”,情况不同了,“反映内心”云云,要重新研究了,可是“面部表情”依然有效。  相似文献   

6.
当今一些相关研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常常有意无意地将“社区化”与“机构化”对立起来,甚至还出现了将“社区化”与“去专业化”等同起来的说法。在这些说法中,其实已经隐含着价值判断:“社区化”或“去专业化”是“好的”,而“机构化”或“专业化”是“不好的”。但是,在坊间,人们的看法似乎并不买上述“研究成果”的账。  相似文献   

7.
《现代交际》2002,(12):30-31
如果你够时尚,那就不要说“酷”了,因为“酷”早已经过时,“蔻”已成了取代“酷”的流行词。“蔻”源于日本的“CUTE”,原意是“可爱”,但经过我们的翻译和引申,它已经成了“扮嫩”的同义词。“扮嫩”表现在天真的口袋裤上,也表现在烂漫的束绳裙上;表现在孩子气的带风帽T恤衫上,也表现在天使般的糖果色娃娃鞋上;表现在有童话味道的渔夫帽上,也表“装嫩。  相似文献   

8.
语文闲谈     
中古汉语里第三人称代词出现“伊、渠、他”。现代普通话里只保留了“他”,至于“伊、渠”只在某些方言里使用。王力《汉语史稿》:“第三人称的性别区分,最初由少数人提倡,始于1917年;本来希望在口语中造成一种分别,后来失败了”。“五四”前后,文学作品中用“伊”,后来都改为“她”。这个“她”字是刘半农在1926年的创造。可是,这只是书面语的视觉区分,不是口语的听觉区分,在口语中“他”和“她”听起来仍旧没有分别。“文法”改了,“语法”未改。  相似文献   

9.
“80后”一度被“标签化”而遭受各种“非议”,他们的多数在经历了与其父辈的某种“交锋”之后,径直走进公共生活,成为志愿者的主力和网络行动的推力,“80后”自行“正名”。伴随社会问题的尖锐,他们又在“风口浪尖”发声。认知“80后”已不仅仅在他们而在全社会。认知的多视角为我们提供了“自由思考”空间,从而提供认知的相关性和深刻性。本文选择伽达默尔“诠释学”视角的意图在于论证“80后”的存在方式是基于其“本体性”.即他们“存在并思考着”。认知“80后”是从这一“存在者”开始,又越过此一存在的“现时性”进入对“未来”的担当——谁£起“思想启蒙”这种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0.
《老年世界》2011,(22):42-42
古人的谦称与尊称 中国古人在说话时非常注意称谓,说自己时用谦恭之词,称对方时用尊敬之语。在说自己时,谦称因身份不同而千差万别,如有“鄙人”、“在下”、“小可”、“不才”、“愚兄”、“不佞”、“不敏”、“晚生”、“学生”、“后学”、“小子”等。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中国大妈”用“买黄金如买白菜”的豪气展示出:谁说大妈不能做“大鳄”?事实上,在金融投资领域,“中国大妈”并不孤单。二十多年前,日本的“渡边太太”在汇市的影响力,较“中国大妈”有过之而无不及。时过境迁,经由黄金一役,“中国大妈”跃上金融舞台。  相似文献   

12.
大勇 《现代交际》2002,(4):12-13
小时候一提“清明节”,总是跟祭扫烈士墓联系在一起。站在墓前,想像着长眠在地下的烈士,总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惆怅和对死亡的莫名的恐惧。 其实人的死亡和诞生一样,都是天地的造化,自然而然的事情。古时候,人有等级区分,就连对死的提法也不同,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缘,庶人曰死。对死的通用别称更多,如“气散”、“数尽”,如阴阳家所说的“就术”、“星殒”,道家所说的“返真”、“登遐”,佛家所说的“溘然”、“涅 ”等等。此外,死因不同说法亦不同,英年早逝叫“夭折”、“夭昏”,享年高寿叫“寿终正…  相似文献   

13.
杜丽波 《职业》2016,(9):123-123
众所周知,文言文教学是继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但文言文对于中职生而言就像是个“古董”,虽然价值极高,但只能“望而却步”。尤其是中职生基础很薄弱,读起文言文来,真就像是读“天书”一样艰难。这就需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共享、共进,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具体来说,在课堂上以尊重学生个体为前提,充分利用课堂教学,通过恰当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愉悦。本文以《劝学》一课为例,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两方面浅谈中职生文言文课堂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14.
快活林     
王晓东 《老年人》2009,(7):48-48
还拆吗 某房地产开发商在几处要拆迁的房屋的墙壁上用红笔写上“拆”字,督促住户尽快搬迁。但第二天有人却在“拆”字前面加了个“不”字,变成了“不拆”。开发商见了十分气恼,叫人拿来笔,在“不”字上加了个“走之底”,变成了“还拆”。没过几天,开商又发现,有人在“还拆”的后边加了一个“吗”字,变成了“还拆吗”。开发商无奈,骂一通无名娘,走了。  相似文献   

15.
改造汉字     
菁菁 《职业》2010,(3):70-70
一篇题为《16汉字之错:既不尊重女性,又误导儿童人生观?》的文章出现于多家网站的讨论区,作者叶满天提出,有16个汉字:“娱”、“耍”、“婪”、“嫉”、“妒”、“嫌”、“佞”、“妄”、“妖”、“奴”、“妓”、“娼”、“奸”、“姘”、“婊”和“嫖”,“均具有一定的贬义,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让普通人在书写或阅读的过程中,从视觉上觉得这16个字与女性性别有根本的联系,无形中降低了他们对女性的评价。”此言引起网友争议。  相似文献   

16.
将逝的2009,“网事”与我们结伴同行。 “躲猫猫”“邓玉娇”“开胸验肺”,事事关心;“楼脆脆”“被死亡”“挟尸要价”,帖帖跟进。网民组成的网络监督大网无处不在,监督腐败官员的作威作福,跟踪公权力的恣意妄为,还原被遮蔽的事实真相,给弱势群体以道义的力量。在参与社会事务过程中,在网络观念的涤荡下,网民正变得更理性,网络民主在加速成长。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会有“报”这样一个命题 与“仁”、“孝”、“忠”或“义”、“法”等汉字不同,“报”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能成一个独立的意义单位,它必须与其他字组合,构成一个词,如“报应”、“报答”、“报仇”、“报恩”或“果报”、“回报”、“酬报”等等,始能表达一定的意义。在中国内地,如果你问一个受过教育或未受过教育的人“报”的意思,他要么会问“你是说报纸吗”,要么认为单独一个“报”字并无确切的含义,只有当它与另一个汉字组成一个确实的词汇,并具体落实到一定的语境时,才能成为一定的意义单位。  相似文献   

18.
杨学武 《老年世界》2007,(17):22-22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首《黄河大合唱》,许多人耳熟能详。可歌词的作者光未然即张光年当年写的初稿中,并不是“马在叫”,而是“驴在叫”。是著名诗人贺敬之看了他写的初稿之后,认为“驴的形象稍逊雅观”,建议将“驴在叫”改为“马在叫”。  相似文献   

19.
在现实生活中,非专业人士往往误将“在社区的社会工作”称为“社区工作”。其实,两者只是“疑同概念”,内涵存在区别。由于两者都包含“社区”概念,因此,有必要首先对“社区”内涵有所领悟。  相似文献   

20.
“南京大萝卜”与“上海阿木林”意义相近。近代上海人常把南京人视为“傻瓜”、“笨蛋”,讥之为“南京大萝卜”,以至于有些南京人在表白自己的籍贯时,不愿说是“南京”,而要说是“江宁”,就是怕别人笑自己是“南京大萝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