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喜有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对全国 30个省 (区、市 )、80 0多个县、6万多农户、约 1 8万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抽样调查 ,1 999年当年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6 4% ,按可比口径比 1 998年提高了 0 4个百分点 ,转移速度又有上升 ;同时 ,1 999年从非农产业返回到农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 0 5 % ,增减相抵 ,1 999年净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 5 9% ,比上年上升了 0 4个百分点。转移的基本特点是 :1 在省内转移就业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1 999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本省内转移就业的占 79% ,比上年上升 1 1个…  相似文献   

2.
2002年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净增1349万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对全国6万多农户、18万多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02年全国当年农村转移劳动力235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重为4.9%,比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当年返回到农业的劳动力1009万人,当年净转移劳动力1349万人。  相似文献   

3.
1998年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全国30个省市区、800多个县、6万多农户、约18万农村劳动力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1998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继续增加。当年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按...  相似文献   

4.
2005年末全国已转移农村劳动力约1.8亿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多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5年末,农村转移劳动力达18319万人,比上年增加957 万人,增长5.5%。已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37.4%,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一、农村转移劳动力以异地转移为主。在转移劳动力中,就地转移(在本乡镇地域内实现非农就业)的劳动  相似文献   

5.
一、长春市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特点 长春市是农业大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至2003年末,长春市713万人口中,农业人口41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7.78%。农村劳动力192万人,占农业人口的46.6%。农村劳动力的分布现状是:农业种植、养殖业吸纳66.8万,占34.8%;向第二、三产业转移76.4万人,占39.8%;剩余劳动力48.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5.4%。随着新生劳动力的增加,预计到2005年末,剩余劳动力将达到124万人。 抽样调查显示,长春市农村劳动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 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非农产业的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向非农产业的大规模转移。据测算,1978~2000年,全国农村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1.3亿人,平均每年转移591万人。 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是使我国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率有了显著提高。解放初期的1952年,我国农村非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率仅为5%,这一比率直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仍仅为7.1%。1978年后,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农村劳…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已超过农村劳动力总量的三分之一,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有所放慢。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 (一)2003年末已转移农村劳动力约1.7亿人。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3年末,农村转移劳动力达16950万人(约1.7亿),比上年增加490万人,增长3%。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34.9%,比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滨海县坚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取得了明显成效。仅2002年,全县农村转移劳动力18.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0.4%,实现农民人均劳务收入804元,占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的24.2%。  相似文献   

9.
近期资讯     
《21世纪》2009,(5):56-56
教育部日前公布:2008年出国留学人数达17.98万人,其中自费出国留学人数达16.16万人,占当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90%。从1978年到2008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39.15万人,中国留学生数量在各国留学生中的比重都位居前列,已形成以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为主导、自费出国留学为主体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概念进行界定,通过推导得出镇江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计算方法,并对镇江2000—2008年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表明:镇江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从2000年的72443人下降到2008年的39480人,占农村从事农业人员的比重从15.53%下降到13.55%,但富余劳动力数量仍然巨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最后提出了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调查□范小玉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1个省市区、800多个县、6万多农户、约15万个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抽样调查,1997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达到64%,现将有关情况简单分析如下:一、农村劳动力总体情况本次抽样调查数据经多...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亿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11390万人,比上年增加920万人,增长8.8%。外出务工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23.2%,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常住户(居住在乡镇行政管辖区域内的住户)外出务工的劳动力8960万人,比上年增加840万人,增长10.2%;举家在外务工(整户离开居住地到居住地所属乡镇行政管辖区域以外务工)的劳动力2430万人,比上年增加80万人,增长3.4%。  相似文献   

13.
《金陵瞭望》2007,(1):24-24
2006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20多万个,实现再就业7万多人(其中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万多人);创建了36个充分就业街道,571个充分就业社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万多人,南北劳动力交流5万多人:近6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自主创业.发展创业组织近2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3%,低于年度控制目标0.6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速发展。但发展速度与先进省份相比差距仍很大,且有进一步拉大距离的趋势。面对现实与挑战,我们应正视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争取更高的发展速度。 一、纵看发展,令人欣慰 经过十五年改革,我省乡镇企业有了较大发展,总产值由1978年的25.0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1464亿元。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我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全省乡镇企业共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350多万人,1992年乡镇企业劳动力已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5个百分点,吸  相似文献   

15.
目前农民外出务工的情况如何?流 向怎样?收入多少?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重庆市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于2001年一季度专门针对农民外出务工问题对180个村的1800户农民家庭进行了一次民情民意专项调查。 一、三成以上的农村劳动 力外出谋生,半数以上的家庭 有外出务工者。 被调查的180个村,平均每个村农村人口1432人,劳动力768人,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250人,占劳动力的比重为32.6%,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7.5%,在被调查的1800户农民家庭中,2000年有人外出务工的农户达976…  相似文献   

16.
就业状况如何是评价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农村的劳动力能否正常地消化和转移对就业率的高低有着重要的影响。从经济发展的趋势看,在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农业所占的比重不论在总产值中,还是在总劳动力中都趋向下降,而工业和服务部门所占的比重则趋向上升。我国正逐步向工业化、城市化迈进,要使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就要让大量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人口。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点。为此,笔者专门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进行为期2个月的调查。现将调查研究的结…  相似文献   

17.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流入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也给流出地区注入了生产发展资金、技术、信息。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抽样调查,1993年我国从事二、三产业的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9.8%,比上年增加9.6个百分点。1993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的人数占  相似文献   

18.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肉牛业有 了很大的发展。1980年我国的牛肉产量仅26.9万吨,到2000年增加到510万吨,仅次于美国(1212.4万吨)和巴西(605.0万吨),成为世界第三大牛肉生产国。然而,我国却是个牛肉出口小国。2000年,我国进口牛肉0.64万吨,出口 1.71万吨,顺差1.08万吨。同年牛肉出口量占生产量的0.32%,占世界出口总量的0.29%。虽然我国的牛肉由于劳动力和饲草、饲料等生产要素的价格较低,因而存在着一定的生产成本比较优势,高档牛肉的价格比进口牛肉的价格低50%~1…  相似文献   

19.
汉寿县现有耕地面积84.3万亩,总人口77万,其中农业人口66万,农村劳动力39.3万。截至2006年底,全县通过多种渠道共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6.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2%,实现劳务收入9.9亿元,人均劳务收入6000元,为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3171元的1.9倍。近年来,全县城镇新增人口中,85%以  相似文献   

20.
农村产业结构变动是一个客观经济过程,具有其内在规律和基本趋势。通过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可使我们对安徽省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状况、水平和趋势作出切合实际的判断。 一、安徽省农村产业结构的现状判断 (一)纵向分析:把握安徽省农村产业结构变动的轨迹 1.在农业与农村非农业的相互关系中,农村非农业比重逐步上升。在农村劳动力结构中,1985—1993年,农村非农业所占用的劳动力资源由1985年的12.5%上升到1993年的22.7%,年均递增1.275个百分点;在农村社会总产值结构中,1984—1992年,农村非农业所占比重从27.2%上升到55.3%,年均递增3.51个百分点。无论是从农村劳动力资源在农业与农村非农业上分配的比例,还是从农业与农村非农业所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