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磊 《管理科学文摘》2009,(23):101-102
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必然导致需要建设大量的住宅,在土地储备捉襟见肘的今天,利用城市近郊区的集体建设用地建设保障性住房就成了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文章阐述了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对集体土地价值的漠视,通过引入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找到显化集体土地价值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相结合的契合点。本文试图探讨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进行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的可行挂和途径,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修订,完善并最终确定这种制度。  相似文献   

2.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不断深入而形成的城市土地市场制度,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分析比较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现有模式,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储备模式,以期为土地储备模式的推行及土地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代表了我国城市土地制度新一轮改革的方向,是城市用地制度的第二次创新。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建设尚处于试点和起步阶段,无论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都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将对此作些探讨,藉以抛砖引玉。 一、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城市用地制度二次创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实现了我国城市用地制度的第一次创新,即由改革之前的“无偿、无限期、无流动”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土地使用制度(1)。我们以为,从国内外的实践经验看,建立城市土地…  相似文献   

4.
规划是调控城市建设的重要行政、技术手段,而土地储备是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新型手段,规划工作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与城市土地管理相配合,合理调控各方面利益,有效配合土地储备和城市土地的健康发展,是值得规划和土地管理人员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隋婧 《科学咨询》2007,(11):9-10
规划是调控城市建设的重要行政、技术手段,而土地储备是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新型手段,规划工作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与城市土地管理相配合,合理调控各方面利益,有效配合土地储备和城市土地的健康发展,是值得规划和土地管理人员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国有土地使用权改革的主要成绩是城市土地储备制度。该制度以公共性利益理论为基础,是城市规划得以落实的前提,是推动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条件,对保障国有土地收益具有重要意义。经营城市说的最终目标依然是维护公共利益。在制度设计及操作细节方面,我国的土地储备制度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法理基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规划是调控城市建设的重要行政、技术手段,而土地储备是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新型手段,规划工作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与城市土地管理相配合,合理调控各方面利益,有效配合土地储备和城市土地的健康发展,是值得规划和土地管理人员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积极作用,分析了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建立一个以政府为核心,土地管理部门为纽带,多部门协调的土地储备管理机构理顺法律关系,建立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机制实施多元化筹资,形成有效的融资机制制定合理的土地供应计划,实现土地储备的综合目标积极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全面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9.
现代城市的深入发展,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是得城市空间的人口密度不断提高,各项建设事业的不断强化,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城市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在逐渐无法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城市建设各项建设用地与土地资源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问题已经成为了现代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其也是现代城市管理人员需要深入的思考宁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大城市规划用地的管理力度,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带来良好的效益,也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城市规划用地的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引起管理人员的重视。本文简单分析了城市规划用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管理措施,为城市的规划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二元的土地市场存在很多弊端,导致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快发展,用地粗放、效率低下,不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也侵害了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既不利于城市建设也不利于农村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相似文献   

11.
一、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存在矛盾的对立统一 1.城市化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有一定土地做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城市发展的最快时期。据统计,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约3.8亿,城市化程度大约为30.4%。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土地市场经过多年发展,还存在政府对一级市场控制比较乏力,土地市场化程度不高,土地管理体制不完备等问题。本文从土地储备制度,土地交易制度,土地管理制度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规范城市土地市场秩序,必须整顿清理城市土地市场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完善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和挂牌交易机制,实施城市土地的交易许可制度和交易申报制度,推行土地交易信息的披露制度,实行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制度,大力推进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完善建设用地集中供应和统一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地价管理制度,规范土地市场中介组织的执业行为,完善土地监察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4.
探讨以土地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和谐的城乡土地制度的实现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之一。四川省郫县唐元镇长林村“拆院并院”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其在农地整理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供给方面的实践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成为未来农村发展与改革的方向。而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面临流转制度不完善、收益分配不合理、政府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缺乏管理等困境。推进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需要完善流转制度、建立收益分配制度、明晰土地产权、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16.
公共利益与征地及政府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法律规定矛盾与征地权力滥用 我国土地尤其是耕地资源十分匮乏,人地矛盾紧张.出于粮食安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考虑,国家采取征地制度,试图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用途管制,以达到既满足建设用地需求又抑制城市化进程中土地非农化速度过快的目的.其实践效果:土地征用作为一种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的供应机制和调控手段,有力地保证了其建设用地需求,为政府积累了大量建设资金,并在很大程度起到了直接宏观调控用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车道。在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和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就是建设用地问题,国家下达的计划指标十分有限,根本满足不了各地的建设用地需求。国土资源部每年应用高分辨率的卫星照片对新增建设用地进行遥感监测,所有新增建设用地均逃不掉卫星监控的范围。这就给项目落地带来很大难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做到既保护耕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又避免违法用地被追责,是各级政府、国土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伴随着城市文明的推进,人们对环境建设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目前,城市环境建设与人丈生态保护是当前城市发展的亟待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将分析当前城市化扩张所面临的问题,分析城市环卫建设的人本主义要求,倡导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减少污染,强调城市经济与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现实与法律困境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现行立法对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态度。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土地的价值不断提升,集体建设用地隐性市场普遍存在,许多地方也在进行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探索。但是,地方政策和法规无法根本保护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权利,集体建设用地市场亟待规范运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必须在政策和法律上寻求根本突破,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土地制度的二元性,实现农民集体土地与城市国有土地的"同地、同价、同权";尽快修改《土地管理法》中禁止集体建设用地出租、转让的条款,制定规范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条文;充分保障农民获得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土地级差收益的权利;改造农村集体所有制,确保农民成为土地流转收益的主要获得者。  相似文献   

20.
贺雪峰 《决策》2013,(5):18
增减挂钩这一制度设置不过是使农村建设用地参与了部分城市利益的再分配。这一过程并不能因此具有让农村建设用地本身变成资源的魔力。目前对建设用地的崇拜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城市土地动辄拍出每亩上千万元的天价,使土地具有了无比魔力,变得神秘难解。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土地可以用于建设性用途,可以由市场拍卖,就可以形成巨额价值。周其仁就说":农民自用的建设用地一旦经由市场竞价,可能表现为惊人数目的货币财富。"他甚至建议,如果能把黑龙江垦区连队40万亩的指标卖到重庆去,或者把贵州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