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贺诗歌中的女性形象颇为丰富,可从诗中建构的女性世界中去读取李贺的女性观.其女性观由三"体"合成,即感情共通之载体、情爱渴念之载体和理想生命之载体.女性成为他抒发复杂情感的理想载体,从中可以体察李贺对女性生命价值的一种认可.  相似文献   

2.
《唐律疏议》是儒家思想法律化的重要成果之一。女性财产权的来源在《唐律疏议》中分为娘家与夫家两种情况,有官品邑考的女性也可直接从朝廷获得财产。根据女性在不同阶段的身份角色,《唐律疏议》对女性财产权取得又作了在室女、缔结婚姻、解除婚姻三种不同状况下的具体规定。通过身份特征建立起来的财产权取得制度,反映出了儒家思想中的妇女观对唐代法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唐代的"亲迎之礼"在少数民族文化影响下形成了许多较有特色的新婚俗,包括就妇家成礼、下婿、催妆、婿骑马绕妇车三匝、障车、百子帐、却扇、观花烛等。这些婚俗的出现及变异,反映出唐代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4.
文人词诞生于文化娱乐畸形繁荣的环境中,词文本以描摹女色、刻画闺闱之事,感发艳情为主,可以说从晚唐到苏轼以前,女性在词文化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正统文学观却拒绝词这一新型文学样态,论词者称词也必以贬斥为主,词为"艳科"、"作词为末技"、词为"小道"是唐宋文人达成的共识.这一共识基于趋于一致的深层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而其支点则在于女性在私有制中的附庸地位.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文坛产生了一批反映妇女问题的小说,其中塑造了不少中国女杰形象,她们大都具有崭新的思想品格和崇高的理想追求,敢于冲决封建礼教的牢笼,走出家门或国门,发挥才智能力于社会,以女性身份做成轰轰烈烈的事业,从而突破了传统女性形象的固有模式。这些形象虽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但在她们身上,却反映了近代女性观的新变和先进女性的精神风貌,印证了女性价值及社会角色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寄托着小说家等先进之士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6.
安史之乱后,唐代社会的女性观念和女性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唐代婚恋题材小说的创作与接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韩翃与柳氏的故事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叙事版本,两种叙事中柳氏身份的变化显示了中晚唐婚恋小说中女性角色的妓女化倾向。以此为中心,通过同类故事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唐代"才子佳人"小说采用"文士-妓女"模式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7.
服饰民俗是社会心理及社会观念的反映.唐代女装大胆时尚、兼收并蓄与宋代妇女服饰瘦小、紧窄的时代特点,反映了唐宋两代在妇女审美观、礼教观和道德观上的差异.唐宋两代妇女服饰的变化轨迹,体现出唐代社会相对开放的女性观念到宋代日趋保守严苛的女性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以20世纪美术作品中的女性图像为依据,考察中国妇女在20世纪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变迁及其作用发挥。一方面是基于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影响下的女性所经历的公共领域中的角色变迁,另一方面是女性从隐蔽、放大到呈现自身这一系列私人领域中的角色变迁。女性形象从公共领域到私人领域的空间转向,以及形象在不同领域中体现出来的角色变迁,都呈现了从追求身份、反思身份到放下身份的过程,这也是女性主体意识不断觉醒的过程,为研究20世纪女性的历史地位提供了视觉表现的文本。  相似文献   

9.
争自由、谋自立,是近代妇女觉醒的重要标志。20世纪初年,伴随着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深受欧风美雨浸润的先进女性,积极吁请女性自立,把女性自立与男女平权、强国安民联系起来,对女性自立自强之途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可贵的实践,由此形成了富有时代气息的女性自立观。近代女性自立观的确立,是对传统"妇功"观的有力否定,它不仅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至今仍不失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对已婚女性有着诸多的要求和规范,达到这种要求和规范的,即成为“贤妇”。这种对已婚女性的要求和规范,反映古代社会中的“贤妇观”。时代不同,人们的贤妇观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从辽代石刻出发,尤其是以墓志铭为中心,来具体探究辽代社会中的贤妇观。通过这些石刻资料,我们可以认识到,辽朝时期的贤妇观主要体现在女性的侍养舅姑尽妇道、辅助其夫尽妻道、生育子嗣尽人道以及治理内务尽才干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魏晋时期,女性题材的赋作得到大量的抒写;女性角色呈类型化趋势,如思妇、怨妇、去妇等其中最为特殊的莫过于寡妇角色的抒写。其特殊性一是表现为写作主体的不同,二是其写作时间集中在魏晋时期,魏晋已降则不见蛛迹。立足其特殊性,逐层分析魏晋"寡妇赋"的创作特色,探究兴盛于魏晋之缘由,展现出文本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唐代小说中的妇-女形象是被男性观照的对象。是男性欲望的载体,是男性狂热世俗欲望的真实而,自然的流露,是唐代文人灵魂的生动记录。她们真正的身份——女性,得不到实在的确认,“失语”状态始终伴随着她们。无论以何种面目出现,从本质上她们仍然是被男性权力话语驱使的对象。  相似文献   

13.
如今,文学创作与贞节观问题的研究已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有值得探究的空间。《身份焦虑与道德困境——论晚清小说中女性的社会规训及其逻辑》从“‘内外有别’:角色认定与身份焦虑”与“‘贤妻良母’:道德困境与国民生产”等两个层面深入地剖析了在民族国家话语体系的规训之下,晚清存留的传统女性身份观念对于小说女性书写的影响及其逻辑过程;《雅俗文学的重新区隔——1990年代性叙事的文学场》则从雅俗文学重新区隔的视阈出发,详尽地挖掘了1990年代性叙事在政治场逐步淡出而经济场逐渐浸入的文学场之存在状况;《贞节观的泛化与畸变——新世纪小说的一种考察》发掘了新世纪以来小说中贞节观的泛化与畸变,由此考察了作为道德文化现实一种的“羞耻”的沦落及其合法化的确证问题;《20世纪中国留学生文学中的性爱观念考察》则聚焦20世纪的中国留学生文学,并对其中呈现的从反传统的先锋前卫到重个人的趋利世俗、从“性自由”到“性放纵”等“性爱”观念形态进行了细致阐述。  相似文献   

14.
如今,文学创作与贞节观问题的研究已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有值得探究的空间。《身份焦虑与道德困境——论晚清小说中女性的社会规训及其逻辑》从“‘内外有别’:角色认定与身份焦虑”与“‘贤妻良母’:道德困境与国民生产”等两个层面深入地剖析了在民族国家话语体系的规训之下,晚清存留的传统女性身份观念对于小说女性书写的影响及其逻辑过程;《雅俗文学的重新区隔——1990年代性叙事的文学场》则从雅俗文学重新区隔的视阈出发,详尽地挖掘了1990年代性叙事在政治场逐步淡出而经济场逐渐浸入的文学场之存在状况;《贞节观的泛化与畸变——新世纪小说的一种考察》发掘了新世纪以来小说中贞节观的泛化与畸变,由此考察了作为道德文化现实一种的“羞耻”的沦落及其合法化的确证问题;《20世纪中国留学生文学中的性爱观念考察》则聚焦20世纪的中国留学生文学,并对其中呈现的从反传统的先锋前卫到重个人的趋利世俗、从“性自由”到“性放纵”等“性爱”观念形态进行了细致阐述。  相似文献   

15.
如今,文学创作与贞节观问题的研究已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有值得探究的空间。《身份焦虑与道德困境——论晚清小说中女性的社会规训及其逻辑》从“‘内外有别’:角色认定与身份焦虑”与“‘贤妻良母’:道德困境与国民生产”等两个层面深入地剖析了在民族国家话语体系的规训之下,晚清存留的传统女性身份观念对于小说女性书写的影响及其逻辑过程;《雅俗文学的重新区隔——1990年代性叙事的文学场》则从雅俗文学重新区隔的视阈出发,详尽地挖掘了1990年代性叙事在政治场逐步淡出而经济场逐渐浸入的文学场之存在状况;《贞节观的泛化与畸变——新世纪小说的一种考察》发掘了新世纪以来小说中贞节观的泛化与畸变,由此考察了作为道德文化现实一种的“羞耻”的沦落及其合法化的确证问题;《20世纪中国留学生文学中的性爱观念考察》则聚焦20世纪的中国留学生文学,并对其中呈现的从反传统的先锋前卫到重个人的趋利世俗、从“性自由”到“性放纵”等“性爱”观念形态进行了细致阐述。  相似文献   

16.
如今,文学创作与贞节观问题的研究已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有值得探究的空间。《身份焦虑与道德困境——论晚清小说中女性的社会规训及其逻辑》从“‘内外有别’:角色认定与身份焦虑”与“‘贤妻良母’:道德困境与国民生产”等两个层面深入地剖析了在民族国家话语体系的规训之下,晚清存留的传统女性身份观念对于小说女性书写的影响及其逻辑过程;《雅俗文学的重新区隔——1990年代性叙事的文学场》则从雅俗文学重新区隔的视阈出发,详尽地挖掘了1990年代性叙事在政治场逐步淡出而经济场逐渐浸入的文学场之存在状况;《贞节观的泛化与畸变——新世纪小说的一种考察》发掘了新世纪以来小说中贞节观的泛化与畸变,由此考察了作为道德文化现实一种的“羞耻”的沦落及其合法化的确证问题;《20世纪中国留学生文学中的性爱观念考察》则聚焦20世纪的中国留学生文学,并对其中呈现的从反传统的先锋前卫到重个人的趋利世俗、从“性自由”到“性放纵”等“性爱”观念形态进行了细致阐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敦煌文献中描写丑妇的作品分为两类:佛教故事类和民间世俗类,并分别对这两类作品中的丑妇形象进行了分析。佛教故事类作品重在对丑妇外貌的描写,极尽夸张之能事,美与丑之间以崇佛为分界可以相互转换。民间世俗类作品重在对丑妇品行的描写,妒妇、懒妇、搬弄是非之妇都被归入丑妇范围,反映了儒教对女子"四德"的要求。两类作品在描写丑妇方面的差异,反映了儒释观念的不同。但这两类作品有着一致的丑妇观,即丑妇之丑具有绝对性,是美和善的对立面,两者不能并存,这与中国传统认知中丑女可因其美德而改变命运的丑妇观有所不同。其原因与佛教对唐人审美观之影响、敦煌说唱类作品对俳谐性之要求以及唐代官方对审美理想之引导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唐宋诗学中的"雪夜访戴"意象历经了由魏晋情兴向唐代意兴再到宋代理兴的审美流变过程。从魏晋行为的任真绝俗逐渐到直指诗人的心灵本体,形成了全新的可以代表自己时代精神和心灵世界的文化审美特质。这是时代气象和文人心态及生命与人性精神多元作用的结果,代表并彰显了中国诗学意象、诗学观与诗学精神的文化审美新变。  相似文献   

19.
阴阳变调中的女性角色——谈唐宋男词人的女性书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女性作为写作对象自古有之。词最初作为歌筵酒席上的娱乐,以写歌女的美色为主,后来成了情感抒发的去处。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入词是藐视女性尊严的举动。但仔细观察,唐宋男词人的女性书写,是对女性特质格外喜爱的表现。应以较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唐宋时期男性词人对女性角色的描绘,以及他们在女性书写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在唐代文学领域,近年最引人注目的是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文学与政局的关系,如卞孝萱《唐人小说与政治》、王汝涛《唐代小说与唐代政治》、孙琴安《唐诗与政治》、胡可先《中唐政治与文学》、《政治兴变与唐诗演化》;一是文人的政治角色,如傅璇琮《唐宋文史论丛》所收翰林学士研究系列论文、戴伟华《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傅绍良《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仅从这些书名就能感受到,“政治”正在成为学者们热切关注的视角。最近出版的马自力《中唐文人之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属于后一方面的研究,它为我们多角度地认识唐代文人和文学带来富有启发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