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俊 《中国劳动》2013,(8):33-34
<正>近年来,随着《工伤保险条例》的贯彻落实,各地加大了工伤保险工作力度,为保护工伤职工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用人单位职工参加工伤保险不断迈向全覆盖的同时,还有大批灵活就业人员面临职业伤害风险,亟待通过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保障这部分人员的合法工伤保险权益。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必要性通过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伤保险权利是一项值得  相似文献   

2.
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利益以及职工和用人单位的权益,应当得到重视在我国现行的工伤保险制度中依然存在着缺陷和不足,有关工伤界定和赔偿金标准等方面的问题,困扰着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本文作者通过对一些实际案例的研究,对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如果不幸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又没有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而且拒绝向职工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将由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先行支付,之后再由相关部门向用人单位追缴。这便是工伤保险待遇先行支付制度。这一内容清清楚楚地写在2011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然而,到今年7月1日,实施3年的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制度仍未在全国范围内"落地"……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提高工伤保险基金抗风险能力,更好地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工伤保险全面、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河北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工伤保险  相似文献   

5.
一、甘孜州工伤保险发展概况 工伤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险的一大内容,一是保障工伤职工的救治权和经济补偿权;二是促进工伤预防与职业康复;三是分散用人单位或财政的工伤风险.  相似文献   

6.
《工伤保险条例》施行五年来,我省仍有部分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未参保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行政复议、诉讼案件居高不下。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因部分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造成地震伤亡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难以落实。为切实保障职工工伤保险权益,分散用人单位工伤事故风险.依法推进式伤保险扩面工作,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3]42号)的规定,并结合四川实际,  相似文献   

7.
《中国劳动》2012,(2):61-63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42号第一条为实施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本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的职工有依照《条例》和本规定享受  相似文献   

8.
<正>《工伤保险条例》(简称《条例》)第三十六条除了明确五级、六级伤残职工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外,另外指出了三条路径供工伤职工和用人单位选择:一是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二是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三是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相似文献   

9.
职工工伤保险方面的争议主要发生在三个方面:第一,职工遭受到意外事故(或职业)伤害,职工或用人单位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的职工伤害性质认定结论不服,可能引发"行政争议"。第二,工伤职工申请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鉴定,因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对职工鉴定的等级高、低,可能引发"鉴定争议"。第三,工伤职工对相关工伤保险待遇的核定支付有异议,可能引发"劳动争议"或"行政争议"。  相似文献   

10.
《劳动世界》2016,(16):14-17
工伤保险是对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有效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切实提高工伤职工的医疗救治权与经济补偿权,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1.
韩国的现代化工伤保险制度是从1964年颁布的《劳动灾害补偿制度》演化而来的。在世界化和信息化时代,韩国政府为了应对骤变的国内外形势和满足国民的多元化公共需求,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终于出台了具有鲜明韩国元素且惠民性较高的工伤保险制度。韩国的"预防优先"和"科学合理补偿"的工伤保险基本理念对完善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有极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 国务院决定对<工伤保险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第二条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86号)已经于2011年1月1日实施.为贯彻执行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妥善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更好地保障职工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四条第(五)项规定的"因工外出期间"的认定,应当考虑职工外出是否属于用人单位指派的因工作外出,遭受的事故伤害是否因工作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14.
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关乎工伤职工的切身利益.个别企业只为职工缴纳了较低基数的工伤保险和生育险,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该按什么标准计算保险赔偿基数,并赔偿经济补偿金便会产生纠纷?贵州省某锰业公司和重庆市某公司的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为心存侥幸的企业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5.
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背景 《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04年1月1日施行以来,对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规范和推进工伤保险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国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由条例实施前的4575万人增至2010年9月的1.58亿人,  相似文献   

16.
人社部发[2009]4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保障局:为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切实保障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社会统筹前因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形成的工伤人员和工亡人员供养亲属(以下简称"老工伤"人员)的合法权益,减轻企业负担,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现就做好将"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深入推进《工伤保险条例》和《四川省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进一步宣传普及工伤保险法规政策,增强建筑业用人单位和职工知法守法意识,预防和减少各类工伤和职业伤害,依法维护建筑业职工工伤保障权益,9月18日,由省人社厅、省住建厅、成都市人社局、成都市住建局、简阳市人社局、简阳市住建局主办的"工伤保险走进建筑企业"集中宣传活动在简阳市举行。  相似文献   

18.
李晏  李鑫 《山东工会论坛》2020,26(1):67-71,77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灵活的用工形式,受到我国各类用人单位的青睐和广泛运用。2013年《劳动合同法》修订弥补了我国劳务派遣制度上的不足,但由于起步时间较晚,加上制度的复杂性,存在工伤赔偿制度的责任划分不清晰、工伤保险待遇先行支付具体操作存在困难、异地劳务派遣工伤保险制度执行不明确等方面的问题。我国需要从确立《劳动合同法》中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具体责任分担制度、完善劳务派遣工伤待遇先行支付规定、明确异地保险制度相关规定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在劳务派遣用工中的适用,有效保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是《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10周年,日前,人社部工伤保险司发出消息,截至2014年5月底,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突破2亿人,达到20 011万人,工伤保险制度覆盖人群进一步扩大,工伤保险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人社部工伤保险司负责人介绍,自2004年实施《条例》以来,工伤保险制度不断完善,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人群从以国有企业职工为主扩大到除国家机关和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以外的各类用人单位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  相似文献   

20.
《劳动者》2005,(3):37-37
工伤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职工权益,促进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包括工伤保险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2004年全省工伤保险工作紧紧围绕“全面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健全机构,推进扩面、完善政策、夯实基础,做衍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