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都督中外诸军事关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央中枢体制、宰相体制和军事领导体制。它缘起于三国时最高武职如太尉、大司马、大将军的逐渐虚职化。加此衔或任此职者,既统领京城禁卫军队,又是全国最高军事统帅,通常权极人臣,并是其控制朝政乃至改朝换代的一个重要阶梯。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朝的武职官,官品较高,在朝中的班次较前,在获得封爵、赠谥以及配享王朝太庙的机会等方面占有优势;地方武职官,较之民政官,品秩更高,职权更大,发展前途更佳。所以,地方武职官的政治地位较高。由于政治地位占优,经济地位也较优,地方武职官有俸禄、府田、军资等合法收入,也有“送故”等惯例性的收入,还有经商和非法经营的收入。魏晋南朝人们对于武职官的轻视与鄙薄,不关乎武职官的地位,而主要关乎人们的观念,这些观念与士族的文化条件有关,也与此时期的清浊观念有关,还与个人的好尚有关。但是,实际上,士族离不开事功武力。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的汉文译著运动对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清代汉文伊斯兰教典籍刊刻者和刊刻情况进行梳理后发现,清代汉文伊斯兰教典籍刻印主要以四川、江苏、云南和广东等地为中心,其他地区亦有零散刊印;主持刊印者多为教内人士,亦有商人和武职人员等。  相似文献   

4.
有清一代,仕宦广州的陕西籍官员人数很多,对于该群体,现存清代三部广州府志:(康熙)《新修广州府志》、(乾隆)《广州府志》以及(光绪)《广州府志》有着较为全面的记载。通过梳理,本文认为宦粤陕籍官员中,文职官员人数多于武职官员,且多出身正途。文职多出自关中地区,武职则以陕北、陕南籍为主。此外,宦粤官员从时间上来看,主要集中于乾隆朝以前,所任职位以知县最多,其次为县丞、典史、主簿等。总的来看,陕西籍官员在维护广州地区的政治稳定,促进当地经济开发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且颇具政声。  相似文献   

5.
敕封政策是历代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手段,东晋南朝发展了这一政策,对民族酋领赐予王、侯等爵位,刺史、太守、县令等文职、各种杂号将军等武职。敕封政策扩大和巩固了中央政府在民族地区的统治。  相似文献   

6.
林兆华的《大将军寇流兰》在舞台上创造性地演绎了莎士比亚的《科利奥兰纳》。《大将军寇流兰》在莎剧与当下的中国观众之间所建构的联系,不但使观众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科利奥兰纳》,而且通过舞台呈现,表现出后经典叙事的特征。《大将军寇流兰》通过话剧舞台上摇滚乐、军鼓狂暴、无序、野性的叙事给观众以新颖、强烈的震撼,并在震撼中对剧中民众的诉求和人物性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后经典叙事中实现了当代中国观众与莎士比亚的对接。  相似文献   

7.
在南朝正史的记载中,有一种十分明显的现象,即南朝士族中,尤其是武将出身的士族在崇尚文学的时风感染下,逐渐向文士家族转变,如到氏、张氏、沈氏、柳氏等,同时南朝帝王本身的形象转变也是一个实证。帝王与宗室对文学的提倡促成了文学兴盛,但也造成时人鄙视武风、不堪武职的习气。  相似文献   

8.
漕运自秦朝产生以来,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重视,至宋代达到鼎盛,被宋朝历代统治者视为"国计".本文探讨了宋代漕运中低级武职押纲者与舟卒在各时期的发展变化情况,有关政策规定,奖惩办法及其原因、意义、作用等.  相似文献   

9.
清代的爵位封赠作为一代制度始创于天命年间,由于清初爵位封授、晋升与清代开基立业相攸关,因而在清初较长时间内存在着武职、封爵混一局面。爵位的阶升制与武官的晋升法则颇有不谋而合之处。封爵的袭次变化暗示出爵主的身份地位和军功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
地处边关要塞、中西交通孔道、"四面围番"等特殊的地域环境使得敦煌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由于拓边、征战等原因迁住敦煌并逐渐形成大族的敦煌世家大族最初都出身行伍。自然及人文原因使得敦煌世家大族崇文尚武,有别于中原高门视武职为浊官而尚清谈。他们文武兼备使得他们的家族具有了文化、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等诸方面的优势,从而使的家族在敦煌绵延数百年而不衰。  相似文献   

11.
半个世纪前,朱东润先生曾发表了《说‘衙内’》一文(1935年《文学杂志》第一卷第四期,近收入《中国文学论集》卷二)。此文认为,元杂剧的“衙内”是“一种有权有势,彻上彻下的世袭武职”。这一概括大体上是确切的。然而,当进一步“臆测”“衙内”的社会内涵时,却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此文还认为:“‘衙内’是当时的蒙古族兵官,而‘衙内’的行为,是蒙古兵官对于异族的迫害。”其根据有四点:一、“武职世袭的制度,直到元代,才算建立”;二、打死人不偿命,“是元代蒙古人法定的特权”;三、“打猎,这是蒙古人——也许连色目人——所有的特权”;四、“当时的蒙古军到处驻扎,所以蒙古兵官  相似文献   

12.
武职贴黄作为明代武官任免、晋升、奖惩等方面最为重要的档案资料,在明代武官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制度形成于明前期,虽曾在明中期依据实施情况作出适当调整,明后期又对制度中的种种漏洞进行修补,但仍无法挽救其名存实亡的命运。可以说,该制度经历了一个从创立到没落的嬗变过程。究其原因,不仅仅是制度本身的问题,还与卫所制度的衰败甚至明末政治危机有关。  相似文献   

13.
汉光武帝刘秀在建立东汉政权和完成全国统一的过程中,构建起以皇帝、大司马、大将军、将军为序列的军事领导体制;统一战争结束后,他通过撤销和削减诸大将军、将军职位和改大司马为太尉,逐渐形成以皇帝、太尉、将军为序列的军事领导体制。这一军事领导体制的转变充分体现出刘秀"偃武修文"的治国理念,有利于集中兵权和强化皇权,从而为光武中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西汉官职系统虽继承秦制,但在不断的摸索中呈现出三大乱象:一是文职、武职官员区分不清,二是官职分工混乱,三是新官职设立随意。这些现象说明西汉官职系统还不成熟,仍然在探索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百科瞭望     
我国春秋之前没有将军,管军事的叫司马。由于军队数量少,天子也只有六军,每军才2500人。诸侯最多不准超过三军。当时每军的统帅叫卿。卿以下称为大夫(师),大夫以下叫士。到了春秋时代,诸侯为了扩大势力范围,不断增加兵力。因为大国诸侯常常有三军,只能设三卿。于是就把扩充军的统帅称作“将军”,意即将领一军的意思。以后军队的数量越来越大,将军也就越来越多了。作战时军队得由一人统率,因此,在将军中选拔出“大将军”或“上将军”来全盘指挥。到了汉代,军队数量更多,单设一位大将军也管不过来了,于是又出现了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  相似文献   

16.
飞蛾扑火     
武则天当政时,嗜杀,仅永昌元年(公元689)3个月就杀了20多人,有刺史、尚书、侍郎、大将军。一位大臣劝谏说:"你这样杀人,谁还敢作官啊?"武则天告诉他晚上再来。晚上武则天命人点起火把,飞蛾纷纷飞来,不断被烧死,  相似文献   

17.
王沈     
<正> 王沈(?—266),字处道,西晋史学家、文学家,太原晋阳(今太原市)人。少孤,养于叔父王昶,事之如父。王昶仕曹魏,官至征南大将军,封京陵侯。昶以谦虚、踏实、谨厚教导子弟,因此名其兄子为默为沈,名已子为浑为深。王浑领兵伐吴有功,官至大将军。王沈自幼好书法,善属文,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属,累迁中书门下侍郎。曹爽被诛,他以故吏免官。后起用为治书侍御使,改任秘书监。正元中(254—256)升任散骑常侍、侍中,掌著作,高贵乡公尊之为“文笈先生”。他奉命同韦诞、应璩、阮笈等合撰《魏书》四十八卷,出力最多。此书早已失传,但从裴松之注释的《三国志》中,还可考见部分原文。  相似文献   

18.
温子升     
<正> 温子升(495—547),字鹏举,北魏文学家。祖笈太原(今太原市),后迁居济阴冤句(今山东荷泽县西南)为晋大将军温峤之后裔。温子升家世寒素,自幼勤学好读,乃至博览百家,文章请婉,初为广阳王渊贱客,在马房教诸奴子写字,因撰写《侯山祠堂碑文》出名。二十二岁时射策高第,补御史,台中文笔,皆出于子升手。孝庄帝即应,任南主客郎中,修起居注。孝庄帝认为他是“当世才子”,甚为器重。曾为庄帝谋划杀尔朱荣,可见他还是一位颇有胆识的人物。永熙中(532—534),任待读兼舍人、金紫光禄大夫,迁散常待、中军大将军。东魏末年,高澄引为大将军谘议。武定五年(547),元瑾、刘思逸作乱,高澄疑子升与其谋,下晋阳狱,备受饥  相似文献   

19.
清代对于地方官员的设置,内地各省,大致相同,而对于边疆省分,如东三省、蒙古、新疆、西藏等省,则“设官分职,随地异宜”。例如东三省设盛京将军,绥远设都统,新疆设伊犁将军及乌鲁木齐都统统辖全境。复于各地分设领队大臣及参赞大臣,而于西藏则设驻藏大臣和帮办大臣,所属地方官吏和武职人员,亦各有不同。欲研藏史,对于当地设置官员的情况,亦有研究之必要。兹将有清一代,近二百七十年来的驻藏官员的设置和他的职权,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明代在湖广布政司极西(除其中属于今湖北省的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外,主要的还指今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方)设立了永顺军民宣慰使司、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这是两个最高的武职土官机构,任命自唐、宋以来即在湘西颇有根基,一直为朝廷所羁縻的世袭大土官彭氏所衍流出的两支,分别为保靖、永顺宣慰使,使统辖境内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