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问:李某2009年6月至某木材加工厂从事木材加工工作,双方签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限为一年的劳动合同,月工资为2000元。2010年5月1日,某木材加工厂因工作需要,安排李某节日加班1天,某木材加工厂同意给付李某节日加班费200.01元〔(2000.00元÷30天)×3倍〕,李某不同意,李某主张节日加班费275.88元〔(2000.00元÷21.75天)×3倍〕。请问,李某的主张能否获得支持?  相似文献   

2.
<正>案情简介2016年12月28日,李某前往某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反映自己于2016年10月起在某饭店从事服务员工作,但该饭店并未足额支付其11月份的加班工资。区监察队依法受理后派员前往该饭店实施劳动保障监察,该饭店的人事经理赵某接受了调查。经查,李某11月份的工作时间为26天,每天工作时间为10:30到13:30,中间为休息时间,由员工自由支配;晚上工作时间为16:30到20:30,每天工作时间为7个小时。11月份工资清单显示,李某的基本工资为2500元,加班工资为172.4元。双方劳  相似文献   

3.
<正>案情简介李某,女,2011年2月入职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从事为客户办理车辆上牌、保险等业务,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12年10月,单位口头辞退了李某,双方遂产生纠纷。2013年3月,李某申请仲裁,要求单位支付两倍的工资、赔偿金等。庭审中,单位提出因李某侵占了公司钱款,单位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出具了公安机关的《立案决定书》,立案案由为李某涉嫌职务侵占,立案时间是2011年11月5日。据此,单位提出根据"先刑后民"的原则,本案应该中止审理。  相似文献   

4.
<正>案情简介A公司是一家投资管理咨询公司,于2013年9月27日核发营业执照。2013年9月1日,李某经后担任A公司总经理的孙某招聘担任司机,为孙某及其他员工服务。2013年11月1日,A公司与李某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14年2月28日,A公司以李某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予以解雇。李某遂申请劳动仲裁,主张2013年10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期间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等。仲裁委员会经审理认为,虽然李某自2013年9月1日即作为司机为A公司的总经理孙  相似文献   

5.
[案例]:因为赶订单安排职工在十一节日期间加班。张某等加班职工提出应当支付300%的加班工资,该公司劳资部经理只同意给加班职工安排补休,不同意支付加班工资。张某为此向当地劳动保障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举报,请求纠正该公司的错误行为,维  相似文献   

6.
曹燕 《中国劳动》2013,(1):23-25
我国加班工资计算方法的规制应当坚持将工作时间作为工资决定的基础,抛弃以"提供正常劳动"为内涵的工资概念,避免将标准劳动关系中的计时工资扭曲为非标准劳动关系中的小时工资以降低加班工资;应当秉承保障与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基本原则,当劳资双方未约定加班工资数额时,以不低于《工资总额规定》的范围作为确定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严格按照《劳动法》规定的标准给付加班工资。  相似文献   

7.
案情简介申诉人刘某诉称,其于2002年7月10日到被诉人某鞋料厂工作,双方未签劳动合同,口头约定工资参照其他厂的标准确定。工作期间被诉人经常要求申诉人加班,有时一天工作达18小时之久。不仅如此,被诉人还不按时支付工资,仅以生活费的形式付了250元。2002年9月10日,申诉  相似文献   

8.
正现实中,一些用人单位采用各种瞒天过海的方法"替代"所应发放的加班工资,而相当一部分劳动者因不明就里,不仅不知道自己的加班工资被侵害,反而认为用人单位已经履行了职责。以发放实物代替加班费【案例】:2014年1月31日,即大年初一,党红英等13名员工被公司安排了加班。本以为可以得到加班工资,但公司最终只向她们发放了一些腊肉、烟酒等过节礼品。"加班工资是钱,礼品也需要钱,两者差不多,从某种角度上看甚至还得感谢公司。"在党红英看来,礼品与加班工资并无区别。  相似文献   

9.
李某2008年4月进入某礼品公司工作,2008年5月双方解除劳动关系。李某称双方没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要求赔偿双倍工资。而该公司却称有书面合同,但遗失了,只同意补偿一个月工资。法院作出裁判——  相似文献   

10.
因拖欠100余名农民工合计41万元工资并逃匿的郫县"华润橡树湾"二期五标段项目外墙装饰班组长李某,最近在成都市区一家旅社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 据了解,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期间,李某在"华润橡树湾"工地承包了外墙贴砖装饰项目工程,结算总价为50.5万元.为确保该项目按期完成,工地施工单位先后按工程进度支付给李某41万元民工工资.而利欲熏心的李某将该款项占为已有,挪作它用,导致民工无法拿到劳动报酬.2012年1月8日,李某逃匿失踪.  相似文献   

11.
用人单位应否支付双倍工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情简介何某于2007年4月到某物业公司担任保安员,双方于同年5月1日签订1年期劳动合同,期限从2007年5月1日至2008年4月30日,约定何某的工资为每月800元。合同到期后,何某继续在该物业公司工作至2008年10月31日。2008年11月19日,何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申请,请求裁决某物业公司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仲裁委经过讨论,裁决某物业公司支付何某2008年5月至10月的双倍工资。  相似文献   

12.
《劳动者》2005,(3):31-33
经陕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于2004年10月1日起实行的《陕西省企业工资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家工资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分5章,45条对企业及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进行了明确具体的规定。这是我省首部用于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的专业性行政法规,对规范我省各类企业以及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维护广大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从我国的相关立法以及规范性文件上看,加班包括工作时间延长的加点以及休息日节假日的加班。在综合计算工时制度下,没有休息日的加班问题,超过周期工时的,均按1.5倍另支付加班工资。不定时工作制下,一般不存在加班问题,但法定节假日安排  相似文献   

14.
<正>案情简介李某于2012年2月4日申请仲裁,要求某食品公司支付应订未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支付加班工资等。某食品公司辩称,李某系公司经营所在地的某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聘用,任小区门卫,承担整个园区的进出登记、指引、文件快递收发工作。由于该园区内仅有四家用人单位,且没有聘请专门的物业管理公司,因此,园区管理委员会与四家单位约定,聘用李某为园区门卫,  相似文献   

15.
陈亚 《中国劳动》2006,(8):44-47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休息的权利.相应的,我国<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1994]489号)都对延长工作时间、休息日和法定休假日工作需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那么所谓的"休息权"之下到底是"带薪休假"还是"不带薪休假",由于牵涉到加班工资的计算,成了各方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正>案情简介刘某于2012年8月9日入职某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商业公司),双方签有劳动合同,刘某基本工资2400元,其正常工作至2013年6月29日。刘某主张其2013年4月至6月工资少领8216.43元,某商业公司克扣了其部分工资;某商业公司主张工资少发原因是刘某工作期间导致公司的服装丢失,因此,公司按照所丢失服装的成本价17344.07元扣发了刘某的工资,由刘某与当时共同值班的赵某各承担一半。关于货物丢失情况,某商业公司就其主张提交衣服丢失当日店内的监控录像,录像显示刘某及赵某在店内当班,后一男顾客将衣服盗走。刘某对监控录像的真实性认可。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在立法上没有对"工资"的概念进行明确解释,何谓"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理解上亦存在争议。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在加班工资基数的计算上采取不同的做法,其它各地也方式各异,由此产生立法和实践困境。应当统一立法,由国家立法机关对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进行规定,以劳动者前十二个月所得的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明确只要是劳动者劳动支出的对价,除非具有劳动保险或者保护性质的,都应当计入基数范围,同时对劳动合同优先原则进行合理设计,以完善加班工资计算制度。  相似文献   

18.
【案例】:李某于2007年6月应聘到湖北某私企担任技术部经理,双方签订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明确工资是4500元。2008年10月,李某所在部门上级领导要任用他人担任该部门经理,所以解除了李某的经理职务,只让其负责部门的一般技术工作,并且工资降为2300元。对此李某不服,多次与领导和人事部交涉,但均未能解决。  相似文献   

19.
<正>问:陈某等35人于半年前先后与一家公司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其中均约定加班工资以一年为周期计算,即在合同签订之日的年度对应日"一年一结"。因上班之后有很多时间需要加班,公司累计应当支付的加班工资已经不是小数目,陈某等遂多次要求公司提前支付。但公司一直置之不理,理由是既然合同已有约定就必须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20.
<正>案情简介张某2015年4月1日至2015年7月30日期间在某服装厂从事服装加工工作,双方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2015年9月,张某申请仲裁,要求该服装厂支付2015年5月至7月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共计7250元。经审理查明,该服装厂每月通过现金方式向张某支付工资,张某2015年4月获得工资2000元,5月获得工资2450元,6月获得工资2800元,7月获得工资2000元。仲裁审理过程中,张某认可入厂时双方口头约定工资2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