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现状出发,试图从国家政策、高校教育、个人担当三个层面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使得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更趋理性。  相似文献   

2.
李婵 《劳动世界》2014,(1):118-118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愈来愈严峻。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可以从大学生个人,高校,政府,以及社会四个层面寻求对策。学生个人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变原有的就业观;高校需要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政府主要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岗位,建立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优化的制度政策环境;社会方面应该创造好的舆论,用人单位应该做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3.
社会工作行业流失的人才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受过专业系统训练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们。就业行为可能源于就业意向。本文以W大学2018届毕业生毕业前两个多月为研究时间点,笔者使用问卷调查以及质性访谈的方法对该届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展开研究。研究从基本信息、就业认知、就业意愿、就业准备、就业结果、毕业生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故事六大维度分析社会工作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现状,由此分析出影响社会工作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意向有政府、社会、行业、学校、家庭、个人六大层面。  相似文献   

4.
杨妍  洪岩 《劳动世界》2020,(8):16-18
安徽省每年有数十万高校毕业生面临去市场上就业或自主创业的职业选择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与实施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本研究通过深入访谈安徽省多个大学生返乡创业典型案例,从创业意愿与创业效果两个方面研究其影响因素,然后从家庭的认知观念、社会的舆论环境、农村的基础设施、政府的优惠政策以及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引导部分大学生返乡创业并提升创业成功率,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吴皓  李薇薇 《劳动世界》2017,(29):58-5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时代技术的进步,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出现成为必然.本文通过对安徽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参与高校网络自组织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参与高校网络自组织的因素,并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高校网络自组织层面以及大学生自身层面对高校大学生自组织的发展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影响其就业问题的解决。本文以工作搜寻理论为研究视角,在借鉴工作搜寻理论与模型的基础上,从大学生微观主体视角,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宏观视角分析了影响我国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的因素,最后从转变就业观念、完善信息平台、提升搜寻能力、降低个人和企业搜寻成本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搜寻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取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城乡居民低保家庭对脱贫途径选择意愿问题,发现城乡低保家庭普遍认同就业、养老、健康有利于脱贫,在就业和子女教育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影响脱贫途径选择意愿的因素包括政策导向、经济差异、劳动力市场歧视等外部因素和心理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内部因素.城乡低保家庭脱贫工作的优化可从国家、社会、个人三方共同实现.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泰兴市劳动就业管理处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压力专门设立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创业研究小组,对全市应、往届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做了详细系统的研究。通过对劳动力市场今年应聘的大学生现场调查,了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以及对其择业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其自身特点进一步提高服务的针对性,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建立起长效的就业服务机制.实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模式标准化,采取七项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大学生诚信缺失事件不断发生,在学习、经济活动、求职就业、人际交往等诸方面都有所表现。这实际上是社会诚信缺失的反映、学校诚信教育的弱化、家庭诚信教育的忽视和个人诚信修养的不足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以及大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相互合作,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城乡融合现实背景,从人力资本转化视角,分析城乡融合对农民工就业选择的影响,重点从年龄、文化水平、家乡经济发展程度、社会网络等四个层面分析农民工就业选择的理念、方式、范围、利益诉求的变化和特征,进而阐明农民工由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内生性需求机制。研究认为,不同年代的农民工由于受到自身文化水平、家庭及社会网络、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就业选择的理念、方式、范围及利益诉求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人力资本转化的内生性框架正在日益形成,这些为新时期制定更为合理的农民工就业政策、完善就业环境、制定就业法律法规、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刘珺 《劳动世界》2016,(24):9-9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农村大学生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群题,尤其是在他们就业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由面临就业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不仅阻碍了农村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从高校、家庭及学生角度探析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原因出发,提出解决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高校大学生角度,浅析当代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难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为大学生的良好就业,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1999年大学生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高等教育也随之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大学生已不再是“天之骄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逐渐被大家广泛重视,研究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进而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显得尤为重要。论文分析了个别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情况,重点分析影响我国高校学生就业的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我国高校学生就业形势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人口特征、家庭特征、就业偏好都对农民工自我雇佣选择有显著影响,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为农民工优化就业选择奠定良好基础,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限制了农民工由雇员向自雇者这一就业身份的转变。自雇仍是农民工就业的一种次优选择,随着家庭流动规模的扩大,其不失为一种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就业选择。随着农民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积累提升以及外部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自雇"就业在缓解我国就业矛盾的同时,有助于农民工实现更高收入,谋取更大发展空间,激活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15.
解决离校未就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不仅仅局限于学生个人和母校两个方面,这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既关系到大学生个体的职业发展,还与其家庭幸福、和睦与社会的稳定、发展息息相关.对于离校未就业的大学生而言,母校是其寻求就业咨询与帮助的主体,对离校未就业大学生提供持续的职业指导和服务是母校的责任和义务,更是高校整个就业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高校就业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6.
<正>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当前的特殊时期,由于多种原因,大学生就业变得更加困难和复杂。如何有效地处理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既是关系到个人、家庭的民生问题,又关系到和谐稳定发展。要重视大学生就业,在高校和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在互联网“云就业”等技术的支持下,在各方的协同配合下,共同筑牢大学生就业“保护墙”,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总体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并且总体就业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诠释了当代社会背景下的新价值取向。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植入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系统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因素,认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发挥一个主阵地作用,坚持"四个贯穿",创新两个渠道,构建"四位一体"的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国内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供求关系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当前,大学生失业问题不仅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仅从社会、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自身五个方面分析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贺军生 《劳动世界》2017,(11):12-13
本文首先对大学生就业伦理的内涵进行探讨.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伦理的特质是应然和实然的统一,但是大学生就业伦理的现状是应然和实然的悖离.在充分分析就业伦理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从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环境约束、自我修养等四个方面发力,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和大学生个人都在大学生就业伦理建设中承担各自的责任,实现大学生就业伦理应然和实然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调查了江西地区本科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情况,然后分析了本科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足、高校人才培养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大学生自身素质和理念存在偏差;最后提出了提高本科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对策,包括政府政策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制度保障、高校应重视专业设置和就业指导工作、大学生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