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平昌县是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全县总人口9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9万人。农村劳动力42.8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4.2%;富余劳动力达3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0%。  相似文献   

2.
小金县(旧称懋功)地处四川省西北部,居住着藏、羌、回、汉等各族群众近8.3万人,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52%。全县农村人口为6.6万人,占82%,农业人口中有劳动力4.1万人,是藏区农村劳务大县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射洪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总人口101万,其中农村劳动力47万人,人均耕地不足0.6亩,是一个人多地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劳务大县。今年4月以来,射洪县就业部门对全县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转移就业情况等进行了普查。截至目前,全县已实名登记入库的农村劳动力总数为37.47万人,其中,外出务工30.93万人,占82.54%;自主创业5188人,占1.38%;在家务农6.02  相似文献   

4.
聚焦农民工     
南江是农业贫困县,农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农村每年富余劳动力达18万人。这个庞大群体的户口在农村,外出务工从事非农产业,成为沟通城乡的载体和桥梁,促进了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和输出劳务→累积生产要素→返乡创业的发展模式。全县每年输出劳动力17万人,劳务收入达4.9亿元,务工农民人均收入近4000元,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5.
洪雅县总人口34.7万.农村人口,30.58万.其中劳动年龄内农业人口17.12万。据调研统计.全县乡村输出劳动力10.6万人.其中县内2.23万人.省外6.23万人.劳务输出占56.5%。目前.在去年返乡的1.12万农民工中.已有8064人实现就业。占返乡农民工的72%。  相似文献   

6.
古蔺县是贫困山区的农业县,全县有29个乡(镇),总人口为7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1万人,占总人口的91.9%,农民人均收入只有1024元。为了使全县农民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去年以来,古蔺县委、县政府根据全县农村劳动力42万人、富余劳动力21万人,劳务开发前景广阔的优势,决定把劳务开发列为推动全县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要求各级各部门把劳动开发工作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县委,县政府认真调查分析了全县劳动力资源状况后,计划用5年时间培训完全县的尚未外出务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无业居民、下岗失业人员共7.7万人,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分别开展职业指导和培训1.1万人、1.6万人、1.6万人、1.7万人、1.7万人。并从2004年起让不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了解掌握务工基本常识和1-2门技术。同时该县还制定了新增输出8000人,其中县内转移1500人的2004年劳务开发目标。培训和输出目标制定后,该县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县委、县政府、县教科局、劳动保障局、农业局等12个部门签订了培训目标管理责任制,同时把任务分解到乡镇,乡镇...  相似文献   

7.
武胜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村劳动力中妇女劳动力占到总数的40%以上,而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女性占的比例更大。经调查,全县农村女性劳动力共有16.58万人。由于当地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城市化水平低,女性富余劳动力除部分自发外出务工外,依托县劳务办统筹、职业培训机构直接输出和各乡镇有序组织劳务输出,合计34批3108人。  相似文献   

8.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现状 截至2015年底,全县农村人口65.89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42.85万人.2015年,全县共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9.512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0.2亿元,农民工人均劳务收入1.38万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558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8%.  相似文献   

9.
宜宾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山区县。全县97万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87万,农村劳动力近60万,常年可供输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为15万人以上。如果这15万富余劳动力不能从农业转移到其它生产领域,那就不仅不能成为我县的人力资源优势,相反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县委、县府领导针对我县工业基础薄弱,在现阶段还不能完全以发展乡镇企业来为这15万富余劳动力寻求出路的实际,立足于走劳务输出的路子。在1993年的县"两代会"(县党代会县人代会)上明确提出:把劳务输出作为发展宜宾县经济、尽快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战略举措,力争到1994年全县劳务输出累计5万人、创劳务纯收入5千万元的目标。为此,提出了"领导重视、政策优惠、培训对口、输出落实、跟踪管理"的二十字方针。"领导重视"。1993年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  相似文献   

10.
广安是1993年7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一个地级行政新区,辖四县一市,有142个乡镇,2903个行政村,24524个社,总人口418万人,基中农业人口379.55万人,农村劳动力196.57万,占农业总人口的51.8%,人均耕地0.73亩。按照每个农村劳动力耕种4亩耕地推算,全区只需农业劳动力76万人,尚有剩余劳动力120.57万。该区是一个革命老区,是一个资源富区,但也是一个经济穷区。要把新区建设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就尤为重要。发扬老区精神,以新的姿态建设新区,为民办些扎扎实实的实事,这始终是广安地区劳动部门工作的指导思想。特别是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展就业门路方面,劳动战线上的同志更是呕心沥血,忘我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三台县是一个拥有148万人口的丘区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80%以上,近年来实现了农村劳动力向外输出33.6万人,年劳务创收18亿元,农民人均1400多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阆中地处四川北部山区,有85.5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7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85%以上,市辖59个乡、镇,772个村、6268个社。近年来,阆中市委、市政府在狠抓城市经济工作、高度重视农业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变劳动力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就业门路宽广,经济效益大增。1995年全市劳务输出12万多人,占总劳动力的23.3%,劳务收入达么2.2亿多元。今年上半年该市输出9万多人,劳务收入已达8000多万元。1991年至1995年劳务输出人数每年递增15%左右,收入递增23%以上。输出人员分布情况为:省外80%,省内20%;轻纺行业占50%,建筑行业占30%,服务和其他行业占20%。输出人员遍及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越南、印度、老挝、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投资少,见效快。  相似文献   

13.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全州境内有彝、汉、藏、回、蒙等14个世居民族,总人口473.04万人,其中彝族人口231.07万,占总人口的48.85%。凉山州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稳步增长态势,广大农民脱离传统农业生产,转向从事第二三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对于这个基础差、底子薄的地区来说,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仍显滞后。  相似文献   

14.
长春市双阳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新城区,全区有农村劳动力14万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50%,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8.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0%左右。农民增收致富是全区实现富民强区的根本保证,同时,也是双阳区推进社会主义新  相似文献   

15.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基本情况 截至今年4月,江油市农村人口共计57.9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为37.527万人.农民工返乡创业18514人,创业年龄段主要集中在30至45周岁,男性占70%左右,女性占30%左右,其中创业成功12785人,创办企业和农村经营合作组织3576家,吸纳就业67500余人,实现产值113亿元.  相似文献   

16.
一、四川省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的主要门路1、大搞开发农业和"三高"农业,增加农业内部对劳动力的消化能力。目前,全省从事林牧副渔业的劳动力约920万人,占乡村劳动力的17.8%,比1986年末增加312万人,年均增加44.6万人。成都市龙泉驿区是我省开发农业的试点县,近年来围绕粮、林、果、菜、猪、渔、禽、奶、旅游、加工等10个项目进行综合开发,农村经济有了突破性发展,5年间全区农村社会总产值增长1.88  相似文献   

17.
大英县地处川中丘陵地带,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工业基础薄弱.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十分繁重。大英县劳动保障局按照“政府推动,政策促动.市场拉动.宣传发动,培训带动,有序流动”的工作思路,2007年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650人.培训农民工2.1万人,品牌工程培训2960人,获证人数1.55万人.年劳务收入9.35亿元,全县人均劳务增收202元,劳务产业已成为农民稳定增收致富的主渠道和支柱产业,并形成了“培训——就业——保障”一体化的劳务派遣模式。  相似文献   

18.
广元市朝天区是一个有25个乡镇,20余万人口,幅员面积1620平方公里的国贫县区。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8.99%。全区20多万人口中,农业人口18.29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为10.68万人,人均耕地仅0.08公顷。人多地少,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农业劳动力剩余问题突出。为进一步加快我区农村经济步伐,区委、区政府立足区情,把发展农村经济,当作我区经济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把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战略任务来抓。去年以来,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全区劳务输出共2万人,农民劳务收入4千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和33%。通过邮局和银行汇回来的劳务收入3千万元,占去年农村人均纯收入的40%。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9.
据调查统计.青神县现有11.9万劳动力人口中.有5.2万人从事农业生产.占全县劳动力人口的44%.尽管全县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大部分农民工已外出打工.留在本地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较大.导致县内企业竞出现了招工难、留人难的“民工荒”局面。为有效解决县内企业的“民工荒”,  相似文献   

20.
古蔺县劳动保障局承担劳务开发工作以来,紧紧围绕“大力推进劳务开发战略,实现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这一战略工程,以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把劳务市场开发、农民工培训、劳务转移输出、维权保障工作不断引向深入,精心打造出了古蔺县劳务品牌。近两年来,全县开展城乡劳动力培训12.7万人次,实现劳务转移输出18.1万人,2004年实现劳务收入5.2亿元,2005年实现劳务收入7.68亿元。创新思路古蔺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县总人口80.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4.3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21.5万人。过去全县劳务转移输出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