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对宗教产生根源的探讨往往偏重于其认识根源,而对认识论根源的探讨又往往缺乏从心理、情感的角度去探究它。笔者认为,人的内在精神因素是宗教产生根源的一个重要方面,值得很好研究。在原始社会,没有自然科学,人们对自然界的奥秘一无所知,他们在自然力的压迫下产生一种超人的神灵观念,从而产生了自发的自然宗教。进入文明社会的初期及中期,自然科学只是处于萌芽阶段,人类还不能深刻地认识自然规律,同时又遭受到社会阶级的压迫。这  相似文献   

2.
宗教与哲学唯心主义本质上都属于错误的世界观,在这一点上二者是一致的,但是这两种世界观错误的根源及内容又具有一格区别。宗教发生于社会根源,哲学唯心主义却发生于认识论根源;宗教是将人的本质神化,哲学唯心主义却是把精神当做世界的本原;宗教反映的方式是“幻想”的,因而是非现实的,哲学唯心主义反映的方式却是理性的,因而是现实的。因此,宗教不等于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更不是宗教。  相似文献   

3.
宗教崇拜的产生,从认识根源来看,可归结于三个递相上升的层次:一、当先人们对自然知之甚少时,原始宗教是他们对外部世界感到困惑进而揣测的结果;二、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人类已不再满足于最简单的生存需要,他们追求社会角色的确认,心理与情感的满足,这时,制度化的宗教便取代了原始宗教;三、当宗教开始讨论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讨论世界的本原时,宗教崇拜就发展到了最高阶段———对真理的追求,或者叫宗教哲学  相似文献   

4.
悖论是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 ,人们只有指出悖论产生的根源 ,才能找到消解它的正确方法。悖论产生的根源在于前提中包含有思维混乱 ,事实上真正的悖论是不存在的 ,只要我们正确地认识现实 ,在前提中不包含思维混乱 ,就不会产生悖论  相似文献   

5.
历史发展有没有统一性与多样性?如果说有,两者的关系怎样?,它对建立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有何意义?这是史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想从认识论的角度作一些初步探讨。一、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历史的客观存在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种文明取决于各个时代的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认识世界就不能改造世界。对人类历史的认识正是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部分。人类社会是怎样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历史发展的根源是什么?在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以前,中外不少历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提出过看法,但都未能作出正确的回答。根本原因在  相似文献   

6.
历史发展有没有统一性与多样性?如果说有,两者的关系怎样?它对建立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有何意义?这是史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想从认识论的角度作一些初步探讨。一、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历史的客观存在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种文明取决于各个时代的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认识世界就不能改造世界。对人类历史的认识正是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部分。人类社会是怎样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历史发展的根源是什么?在历史唯物主义产生  相似文献   

7.
单纯 《东方论坛》2010,(3):1-6,13
宗教与哲学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两种普遍表现形式。宗教的本质在于表达人类对于生命终极意义的追求,其方式多见于情感性的执著;哲学的本质在于表达人类对于世界的本原、思维的性质以及生活价值的探索,其方式多见于理性的反思。宗教信仰与哲学反思在方法论上的差异导致它们精神生活的客体表现出真实和虚幻的特征,但是它们在追求人生意义的答案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因此方法论上也相互影响。从中西方宗教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来看,哲学的思辨理性在宗教与哲学的相互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促使宗教传统中人格神的意义向非人格神的人文主义观念转化,为世界多元性文明形态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奠定了客观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作者根据列宁的这样一个论断:宗教的认识论根源应从人类认识的特殊性中去寻找。作者提出一个问题:是否可以认为,人类认识的两种能力——抽象能力和想象能力——对一个人产生唯心主义的和宗教的观念具有同样的意义。作者指  相似文献   

9.
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韵唯一标准的问题讨论中,邓小平同志讲了这样一句话:毛主席是人不是神。这句言简意赅的话,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从认识论的高度指出了主张“两个凡是”的人的根本错误所在。从思想理论上弄清楚无产阶级的领袖是人不是神的道理,对于我们正确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少宣传个人的方针,正确认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形象和他们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端正思想路线,继续解放思想,是十分重要的。 领袖是人还是神,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就是:领袖人物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究竟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认为领袖是神,就是认为领袖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他对世界上已发生的事情能完全而正确地了解,对未发生的事情能“洞察一切”,未卜先知。因此,领袖便是全知全能、一贯正确、没有缺点错误也不可能有缺点错误的。领袖的话“句句是真理”,甚至“一  相似文献   

10.
(一)宗教的本质和根源宗教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教会和教会哲学家宣称:宗教是神的启示。他们还宣扬:信仰宗教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宗教感情与人同时降生,所以宗教是永恒的。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无神论者,对宗教的虚妄和危害性作了无情的批判,抹去了宗教的神圣光  相似文献   

11.
宗教产生的根本原因及条件人类的原始社会,是没有宗教的无神的世界。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时期,由于人们具有了抽象思维的能力,但又受到当时低下的生产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对周围世界复杂的自然现象迷惑不解,对严酷的自然力量的压迫无能为力,于是便企图用祭祀和祈祷的办法,把造福免灾的希望,寄托于渺茫的神的意志。“人格化”的神和他们代表的乃是最早产生和形成崇拜自然物的原始宗教,人们一般把它们叫作拜物多神教,又叫作“自然宗教”,如西藏  相似文献   

12.
神圣是宗教的核心,没有这种东西,宗教就不再成其为宗教。神圣是超经验、超世俗的存在,它是超越了有限的语言和形象的无限。但人们还是力图通过有限的、世俗的方式作为中介来体验神圣,认识神圣,甚至达到神圣,这些中介也就是神圣的自我表证。如果没有神圣的这种自我表证,人们对神圣将会一无所知。神圣与世俗的内在张力,决定了人们不可能通过世俗的中介认识真实的神圣,这就是神圣与世俗的二律背反。  相似文献   

13.
神话是远古人类思维的产物,也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人们对大自然的理解,对社会的认识,对理想的追求,对美的渴望……无一不是首先通过神话来表现的。其中的幼稚和纯真、夸张与质朴、象征的意味和具体的描绘、神的崇拜和人的影子、畏神的惊恐与渎神的激情、虚幻的情景与现实的生活水乳交融相辅相成。正象人创造了上帝,而上帝又反过来统治人一样,神话一经产生,就潜移默化自觉不自觉地作用于人们的头  相似文献   

14.
阿米塔夫的小说<阴暗的界线>如同当时多数印度英语小说,热衷于讨论南亚的政治问题,特别是民族冲突与宗教暴力.与其他小说不同的是,这部小说并没有将南亚的动荡完全归咎于殖民统治,而是试图从认识论的角度去解读其根源.作者从个体认识世界的局限性,人与人隔阂以及群体之间的偏见的产生来思考民族冲突与教派暴力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则为基本方法,从宗教这种反映形式与引发此种反映的外部世界的关系上来规定宗教的本质。宗教是对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反映,宗教是人类社会生活存在的幻想的反映,只要宗教引起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内部的不合理性继续存在,宗教反映本身就存在,宗教的本质就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6.
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给多样的现实世界以统一之本体存在的哲学承诺;一种是给有限的个体生命以无限之价值意义的宗教承诺;一种是给异化的现实人生以情感之审美观照的艺术承诺。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哲学之本体论和宗教之形而上学分别面临着学理和信仰上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之文化形式需要自觉地承担起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审美体验本质上是一种生命体验,具有超越时空、超越现实的特性。艺术乃是通过有限的事物显现无限。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命是有限的,对无限境界的追求,只有在审美体验中才可获得。审美体验是艺术之源,没有审美体验,艺术便失去了生命。艺术作品就是在创作者和鉴赏者的体验中构造自身的。  相似文献   

18.
分析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揭示了人类思维与认识的至上和非至上、相对和绝对、有限和无限的辩证关系,论述认识与真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9.
萨满教信仰观念的产生与发展除了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根源之外 ,与这两者相适应的认识论发展水平也是它的前提条件。人类的认识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它构成了整个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和不断进步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人类的宗教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本文试图在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过程中 ,探讨萨满教观念的变化轨迹 ,并说明其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学界在价值论和分配论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从人性角度分析了交换行为发生的本质和等量劳动相交换发生的条件,并运用系统论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分析了等价交换的本质,认为产生争论的根源在于人们对等价交换的本质认识不清.人们一直认为商品交换是等价交换,这种看法违背了人类追求壮大发展的本性,其根源在于对人性的错误认识,同时,这一看法也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观和系统论原理.指出了人类交换的本质在于交换的互惠互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