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民族地区大多地处边疆,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落后,贫困人口众多,社会保障薄弱,广大农牧民养老保障面临严峻挑战。加快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改变贫困落后状况,对实现农牧民老有所养将产生重大影响。对策为: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提高农牧民养老保障能力;加大国家扶持力度,帮助农牧民尽快脱贫;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民生存环境;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充分发挥家庭养老功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土地养老功能,使农牧民从土地上获得更多养老支持;建立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元"养老体系。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着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土地养老功能弱化、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广大农牧民老有所养,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强化土地养老功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孝道教育、健全法律法规、强化养老意识等。  相似文献   

3.
社区养老作为介于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之间的一种养老模式,相对于日益弱化的家庭养老和尚未健全的机构养老,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独特的养老服务功能。与发展较成熟的城市社区养老相比,我国广大农村牧区特别是贫困农牧区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农牧民急剧增长的诸多养老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应对贫困农牧区面临的养老服务困境,探索建立健全贫困农牧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最终实现农牧民老有所养在当前显得更加重要而紧迫。  相似文献   

4.
西藏林芝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林芝地区因海拔低、生态环境好、自然与人文景观俱佳被誉为西藏江南.但由于当地旅游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和"一流资源、二流产品、三流管理"的格局,由此带来旅游供给、规划开发、旅游服务的支撑不足等系列问题.本文以西藏林芝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为研究范畴,基于其特点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提出林芝旅游经济发展路径和模式及相关建议,以期对民族地区旅游业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西藏作为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农村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70%左右,西藏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发展远落后于内地省份。通过对西藏农村地区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指出其传统的家庭养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矛盾、土地保障功能逐渐弱化、农村老年人精神与服务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障的支持力度略显不足、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与宣传贯彻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巩固传统的家庭养老地位、增强土地的保障功能、开展社区养老建设、加大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障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家庭结构小型化使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而社会养老模式存在许多弊端,社会认可度不高,入住率比较低。居家社区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既保留了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模式的优势,又引入新的社会力量的参与,因此符合我国的国情。但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面临一定的困境,需通过明确政府职责、完善相关的制度、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等措施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7.
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以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为研究对象,以家庭养老保障模式的制度变迁为主线,着重探讨了家庭养老模式在中国农村现阶段的特殊意义,分析了家庭养老模式的局限性与不可替代性,并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向现代家庭养老模式的转换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146份问卷调查数据,建立有序Probit模型对甘肃省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民倾向于选择以社会养老为主体的多支柱养老模式;年龄、健康状况、子女是否参与新农保、家庭人均年收入、社区养老政策宣传、养老需要提高生活质量等变量对其养老模式选择意愿正向影响显著;家庭子女人数及养老需要保障基本生活等变量则负向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家庭养老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以及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冲击,不少人对我国城市的家庭养老模式的认识发生动摇。本文从我国实际出发,认为家庭养老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是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需要,而且也是老年人自身特点的需要;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观念为家庭养老提供了思想基础,转型时期的家庭结构仍具有养老功能,同时政府的支持与鼓励也为家庭养老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因此,家庭养老不仅有其客观必要性也有其现实可行性。最后,本文阐述了家庭养老的两种新形式──分而不离和居家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0.
西藏农牧民宗教生活的变化表现在与寺庙经济关系淡化、对寺庙依赖关系削弱的同时,家庭宗教设施改善、家庭宗教活动增多、民间节日向宗教节日的渗透、民间新的宗教活跃分子的产生及对宗教信仰政策的全面认识,表明农牧民宗教信仰主动性的增强,自由度的真正提高.  相似文献   

11.
西藏农村居民的语言能力及语言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林周县农村居民语言使用情况的入户调查显示 ,藏族农村居民的语文综合能力较低 ,在公共场所、新闻、出版、影视活动中主要使用藏语 ,在家庭生活中均使用藏语 ,不使用汉语和双语。 90 %以上的被访户认为发展西藏需要学习汉语文 ,80 %以上的家庭都希望孩子达到汉藏双语兼通的程度。西藏农村和农牧民更迫切地希望掌握汉语文和藏语文。这表明 ,1 994年以来开始实施的双语教育政策 ,不仅在西藏城镇 ,而且在农村地区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 ,得到了绝大多数藏族群众的拥护和肯定。  相似文献   

12.
驻藏大臣是清朝总理西藏一切事务的最高行政长官。驻藏大臣从最初设立到最终形成稳定的制度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也可以说是清朝对西藏统治政策的一个"法制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清朝政府制定了较为全面、完善的治藏法令。这些法令的颁布和实施对维护当时国家的统一,促进西藏地方的稳定与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从驻藏大臣制度的建立及其完善的过程出发,分析清朝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相继颁行一系列治藏法令的内容及其发挥的作用,以期对当前我国民族政策和法律的制定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颇罗鼐总理藏政的实质是藏王制,这在当时西藏地方政府的职官设置、权力体系以及日常行政等方面都有鲜明的体现。颇罗鼐统治时期的藏王制运作是很成功的,颇罗鼐藉此建立了稳固的政治统治,并在军事、宗教、经济、对外交往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政绩。颇罗鼐的藏王统治是高度极权的,但这并非是对西藏早已形成的与中国的领土主权隶属关系的否定,相反许多有力的事实充分证明藏王制只是清朝前期治藏的一种地方政府管理体制,颇罗鼐的藏王统治的成功运作也为清朝逐步加强对西藏的直接影响与控制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14.
范稳的“藏地三部曲”是一片释、耶、爱熔铸成的人间净土。这种“奇观”式的写作呈现出一个被强加了“西藏性”的西藏,而生产和消费“奇观”的代价是将西藏特例化、工艺品化,从而使我们错失了真实的西藏。  相似文献   

15.
以西藏农牧区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以翔实的数据,全面介绍了农牧区水电开发的现状、积极价 值与负面影响,总结了“十二五”以来,西藏自治区农牧区的小水电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但与此同时也伴随着诸多问 题,例如农牧区小水电开发的权利归属不明确,相关立法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整体规划,开发中严重破坏了 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西藏自治区农牧区小水电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相应生态环境问题进 行剖析,提出了完善自治区在农牧区水电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法律体系,明确农牧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权;完善水能 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体制;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在法律中的地位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从史前时代结束到吐蕃王朝以前,西藏高原无论其内部还是与周边地区的交通都得到极大的开辟和发展。交通的发展不但促进了各部落之间的交往联系,也促进了西藏与周边各文明地区之间的交流,从而给西藏文明发展进程带来了深刻影响。本文主要从藏文史籍的记载对这一时期西藏高原的交通状况及其推动交通发展之原因进行了探讨。揭示出西藏高原的早期文明具有非常开放的特点,同时也是在一种较为开放环境中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美国策动"藏独问题"国际化的历史考察(1951-1968)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美国政府解密的外交文件,可对美国策动"藏独问题"国际化的历史过程一目了然。综观1951年到1968年美国的西藏政策,大体上经过一个推动达赖集团抵制和平解放西藏《17条协定》的实施,策动西藏叛乱和达赖喇嘛出逃,再到利用联合国工具和所谓"西藏人权"、"民族自决"的口号,策动"藏独问题"国际化,积极支持西藏分裂势力分裂祖国、"遏制"和"牵制"中国的过程。美国这一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给中国国家安全带来十分消极的负面影响,并成为藏独势力分裂祖国和国外反华势力攻击中国的所谓"依据"。  相似文献   

18.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主要路径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科学发展轨道上推进跨越式发展;以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和反分裂工作为重点,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推动西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以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为载体,构建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甘肃代表团赴藏为中心,来探讨民国初年中央政府与西藏的关系发展,甘肃代表团的赴藏是在动荡加剧的情况下,中央政府主动改善与西藏地方的关系,使得中央与地方关系有所好转,因此1919年甘肃代表团的赴藏,虽是中央与西藏关系的发展史上的惊鸿一瞥,却耐人寻味,值得仔细揣摩研究。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 ,日本侵略者为了加快对西藏的渗透步伐 ,曾派遣特务潜入西藏。抗战时期 ,第一位成功潜入西藏的是关东军特务野元甚藏 ,他在西藏潜藏了一年半左右 ,刺探情报 ,窥测时机。本文利用相关资料对其秘密入藏活动进行了考察 ,这有助于我们加深历史上日本侵略者对我国西藏进行渗透活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