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基于对一些地方农民自发交换合并土地探索的总结和提升,广东省清远市近年在全市以村民自治方式引导农民自主推进土地整合,不仅便利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治理了承包土地细碎化问题,而且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激发了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与之形成对照的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虽然在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主体地位缺失、权属调整不力等重大缺憾,影响了农村土地整治功效的正常发挥。当前,持续推进农村土地整治,需要借鉴清远市推进土地整合采取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如赋予农民真正的主体地位,扎实开展土地权属调整,统筹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和相关社会资本,以及专业部门做好业务指导等。  相似文献   

2.
对安徽省池州市农村土地整治实施实践进行分析,在制度层面上提出相关保障实施农村土地整治的机制。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和比较分析法分析得出在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中,仍然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来加以有效保障和稳步推进,以及通过建立相关机制,充分发挥政策组合的制度集成创新作用,以此为突破口,形成系统推进和规范引导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助推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鉴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制度缺陷所引发的诸多问题,许多人基于促进农业发展和保护农民利益等理由,提出应从根本上改变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以土地国有化或者土地私有化取代农村集体所有权制度。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改革涉及到农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乡村权势阶层等多方利益,所有制的缺陷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但却对其他利益相关群体有利,作为政策主导的政府和权势阶层在利益博弈的过程中不可能改变现有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  相似文献   

4.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农地权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过去在以GDP增长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农地转用过程由政府主导、公司开发,农民虽然可以得到补偿,但从长远看,农民难以从土地增值中长期获益,因而会出现GDP增长与农民利益脱节的问题,最终导致少数资本同盟利益与广大农民利益的“拔河”。根据宪法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村土地所有权属农村集体所有,政府征用农村土地应主要从事公益事业开发。政府转让给开发公司的是土地一定时期的使用权,而不是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转让前后差价很大,农民不能分享其中任何利益,这是导致利益“拔河”的关键。解决办法之一,是用法律确立和保障农民对土地租金的收益权。  相似文献   

5.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中,为了平衡农民的生存利益和农地规模经营的经济效益,必须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非农就业的预期稳定性,准确把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地适度集中的规模和范围以及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地适度集中的时机。为此,可以通过发展经济,解决农民的非农就业问题,弱化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和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为了平衡国家的粮食安全利益和流入方的经济利益,必须严格管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耕地用途。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中,还应该平衡兼顾农村土地所有者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入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地方政府绩效考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四川南充JL区两个相邻试点村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践的案例分析,发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农民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尤其是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地方政府乱作为与不作为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农民利益保护不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同当前政府绩效考评缺乏合理性密切相关。要确保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真正代表农民、根植农民和服务农民,需要构建独立科学、多元主体协同合作、评价指标体系多样化、奖罚行为分明、责任落实到位的地方政府绩效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根据土地承包合同而享有的土地权利的总称,包括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一定程度上处分的权利。但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模式具有很强的债权性,从而导致了多方权势人物任意更改合同,损害农民利益。为了克服这种土地经营方式的缺陷,就必须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重新定义为一种物权。以物权的稳定性和排他性来保障农民的承包经营权,维护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视域中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主体和最终受益者。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就是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实现农民的制度化利益表达。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农村社会转型和利益分化的加速,导致当前农民利益表达的现状呈现出一系列复杂的特征。立足于我国三农问题的客观实际,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利益表达的现状,探究并预测农民利益表达的发展趋势,积极构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民利益表达的综合机制,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退出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土地制度导致农村土地资源的低效率,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农村土地功能变化,现行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对农民利益造成的侵害,是本文探索对农村土地退出路径研究的立足点。影响农民退出承包地的关键是对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能否让农民满意。从土地承包经营权方面,应就农民退地的货币化补偿和经营性补偿进行设计考量,通过土地金融创新形成有效、持续和稳定的农地收益;从宅基地使用权方面,应就货币补偿、住房置换、购房补助进行设计考量,并对退地农民在就业、教育、住房和社会保障方面作出可持续发展保障安排。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探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慨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构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价体系,并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客观型指标权重,为项目立项、验收及后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农村土地纠纷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深刻的宪政问题——国家权力与农民利益之间的动态博弈,由此导致政府立法与农民守法之间的矛盾。在还是以法律和政策的强制性管理为主的农村,农民虽然不懂政治,但却懂得争取最大化的利益,他们在表面上对政府权力妥协和服从的同时,其实会运用各种合法不合法的方式来抗争、谋利。为避免过分冲突导致的资源浪费,国家在立法上应赋予农民话语权,执法应符合程序法治,同时给农民提供更多的维权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论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利益补偿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随着农村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农民的利益流失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征地补偿制度不公平、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农地流转市场体系不完善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等都会造成农民利益的流失。必须从法律体系、市场体系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人手,积极构建农民利益补偿机制,推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农村经济体制、农民生活、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变。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的完善,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农村社会结构改革的发展,农村经济运行机制改革的推进,县级综合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不断丰富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保护农民利益、科教兴农、加强农村经济宏观调控是20年来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所谓“农民”,其本意就是耕作在农用土地、生活在农村土地上的居民,可见农村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利益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农村土地是生产资源要素,也是生活资料要素,是农民安身立命的最重要财富;农村土地的利用和管理不仅涉及到保护农民财产权利问题,而且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公共利益问题.因此,对于农村土地问题的处理不仅涉及农民的经济利益问题,而且本质上还属于政治和社会问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专注于农民土地问题的解决,因而赢得了民心,成为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土地问题上经历了艰苦的探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土地问题迄今依然是涉及当代中国社会长期稳定和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的MAUT及FAN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成都市2001-2010年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统计数据以及对五个区县市农村集中居住新区的调查数据,从多重属性效用理论的利益相关者视角构建指标体系,采用FANP模型对土地综合整治综合绩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成都市自2001年来的土地整治工作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绩效;(2)土地综合整治尚存以下主要问题:耕地数量难以提高;建设用地指标整理难度偏大;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不能满足需求;农业生产率有待提高;"空心村"现象严重等。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但大资本下乡最终将从根本上损害大多数农民利益,危害社会稳定。稳步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培育农村内生的适度规模的生产经营主体,将对顺利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及城乡一体化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行农村土地发展权制度的不均衡性及其变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锐减,土地利用秩序混乱,这种情况令人担忧。现行农村土地发展权制度不均衡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并将导致其自身的变迁,只有优化现有农村土地发展权的配置结构,才能促进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维护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18.
土地确权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农村地区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已基本完成土地确权工作。但理论界及业界对土地确权仍存有疑虑:一是确权是否会导致土地私有化;二是确权可能导致交易成本上升;三是确权可能有违初衷,不利于农村土地流转。对于这些问题,应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出发,结合马克思产权理论和中国农村国情,厘清农村土地确权不是土地私有化,土地确权有助于农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和保护农民应有的土地权益。土地确权后的土地流转应在农民享有土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下进行,即农民享有长久稳定的土地承包权和获得合法合规的土地流转租金与履行耕地保护义务、遵循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相一致。农村土地科学、规范、有序流转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9.
浅析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是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作为农民住宅布局的一种形态,对农村土地资源的配置和农民的生产生活均具有重大影响。笔者就南通市农村住宅建设和村庄布局现状作些粗浅分析,并重点探讨推进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进行农村土地整理是农村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良性循环发展的具体手段和保证。在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工作中,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充分整合各种城乡资源,逐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统筹兼顾短期和长远利益,树立节约资源,有效保护耕地环境意识,妥善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真正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