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分位数回归,实证检验不同渠道信贷约束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并甄别不同渠道信贷约束对不同收入农户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信贷约束是影响农户收入的较为关键的因素,农户信贷约束尤其是正规金融信贷约束主要减少了低收入农户的生产性收入。基于研究结论,为了缓解农户信贷约束,提高农户收入,提出完善农村正规金融服务、加强非正规金融机构监管、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理论分析农地确权发挥德·索托效应的作用机理及其服务边界,同时兼论实践中的中国农地抵押之佯谬,以此综合评估确权后中国农地金融改革能否有效缓解农村信贷市场的融资约束难题,由此也延伸出对创新农村融资模式以满足农户融资需求的进一步讨论。分析表明,农地确权的德·索托效应在农村信贷市场尚不能完全发挥,其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在信贷需求端“有效”,而在信贷供给端“有限”,农户融资需求无法有效转化为实际供给。分析现阶段中国农地抵押的法律困境和委托代理问题发现,中国农地抵押改革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佯谬,致使农地确权的德·索托效应在信贷供给端受限:一是外部环境尚未建立起服务于农地抵押的配套制度与措施,导致农地经营权无法成为金融机构认可的合格抵押品;二是农商行二元目标不一致及其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致使农地抵押贷款“失灵”。最后,建议加强农地金融改革的顶层设计,深化农地金融改革与缓解融资约束的有效对接;另外,可从抵押替代机制角度,探析缓解农村融资约束困境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由于涉农金融机构信贷供给不足,我国农户受到严重的信贷约束。基于对四川、河南、浙江和黑龙江4省1 030份粮食种植户农户样本,运用Logit计量模型分析农户风险态度对各类信贷约束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前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约束率达到71.6%,由于农户抵押担保不足,风险偏好越强的农户越容易受到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约束,贷款大小户存在较强的异质性,贷款规模较大的农户更易受到实际供给信贷约束;农户的风险规避性越强,越容易受到实际需求型信贷约束,且资金需求小户更为明显;风险偏好越强的农户越易受到名义信贷约束。基于以上结论,为了缓解信贷约束,金融机构与政府应针对不同借款农户采取不同政策,对于贷款大户,扩大抵押担保范围;对于贷款小户或资金需求小户,简化贷款手续,降低贷款利率等;对所有农户,构建有效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缓解农户风险规避程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对江苏省睢宁县337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广义三阶段回归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现阶段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的信贷约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农户信贷需求缺口以及正规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对缓解农户信贷约束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样本地区1/3以上的农户受到了信贷约束,其中信用等级评定的农户还款能力、信用社对担保人的要求等因素对农户信贷约束具有显著影响,正规金融机构(农信社)小额信贷的实施显著减少了农户(除最低收入农户)受到信贷约束的可能性,因此,欠发达地区实行的小额信贷对缓解农户的信贷约束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缺乏抵押品是导致农户受到借贷约束的关键因素,家庭资产作为抵押品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决定是否放款的重要审核条件,在解决农户融资难问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陕西省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农户贷款为例,采用Heckprobit模型从家庭资产角度对影响农户正规借贷需求及其可得性因素进行需求与供给联立分析。结果表明:在家庭资产变量中,土地资产对借贷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土地资产、房屋资产和金融资产等均对农户借贷约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建议应针对农户使用不同类型家庭资产抵押担保借贷作出相应的对策、扩大农村融资渠道、唤醒沉睡资产和抵押物价值,解决农户信贷约束问题。  相似文献   

6.
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与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别对农户受到的需求型正规信贷约束与供给型正规信贷约束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贷款利率显著影响农户需求型正规信贷约束,利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农户正规贷款意愿的强弱;第二,农户受到的信贷约束程度较弱,农村地区需求抑制现象严重;第三,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户获得正规贷款的额度也逐渐增大,富裕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占据了农村地区信贷的较大比例;第四,收入、可抵押品资产、是否是党员等农户特征对两种类型的正规信贷约束存在不同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7.
采用2020年福建省宁德市和龙岩市国家级普惠金融试验区农户调研数据,结合基于工具变量的Heckprobit模型,识别农户不同金融渠道信贷需求尤其是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重点考察金融知识的影响、异质性及其调节效应。研究表明:金融知识会显著提升正规渠道、非正规渠道乃至总体的信贷需求,同时也会缓解正规渠道、非正规渠道乃至总体的信贷约束。对于信贷需求的提升以及对信贷约束的缓解,金融知识在正规渠道中的作用要比非正规渠道更为明显。金融知识缓解信贷约束的作用,在参与过技术培训或者使用互联网的农户家庭中更为明显,无论是正规渠道、非正规渠道抑或是总体上均成立。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升,金融知识缓解信贷约束的作用会在正规渠道或者总体上得到提升,但在非正规渠道上并无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8.
缓解贫困地区农户信贷约束问题是今后几年我国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环节。要提高针对贫困地区农户信贷服务的供给效率和质量,切实解决金融机构不能有效满足贫困地区农户信贷需求的市场失灵问题,必须首先厘清贫困地区农户信贷约束现状、成因及其形成机理,否则金融扶贫相关政策的制定、涉农金融产品的创新,都将失去客观依据而偏离普惠金融发展的基本要求。从金融素质视角出发,参照刘西川提出的信贷约束及其背后信贷配给机制的统一分析框架,考察了贫困地区农户信贷约束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机理。研究发现:样本地区农户同时面临供给信贷约束和需求信贷约束,二者背后的信贷配给方式及其形成机理各不相同。其中,金融素质低下是诱发需求信贷约束的根本原因;鉴于样本地区农户中承受需求信贷约束农户所占的比重明显高于供给信贷约束,而自我配给是其被配给出信贷市场最主要的方式,实施差别化金融教育,有针对性对其金融素质进行干预自然是无法回避的治理之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和林权制度改革,林业金融环境也得以改善。但是,现有的金融体系、金融机构对林农和中小企业所需要的金融零售服务仍难以满足。借助于林权制度改革及相关的配套改革成果,应该进一步完善林业金融服务功能,加大林业金融创新力度,缓解林农和林业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本文从金融需求角度出发,基于信贷供给理论分析导致林业信贷约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通过抵押品扩展和替代机制,寻求林业金融服务创新的方向和模式。  相似文献   

10.
利用743份江西省农户样本数据,基于Probit模型,探索农户的政治参与、金融参与对农户信贷约束的影响机理和作用程度。研究发现:约55%的样本农户受到信贷约束,政治参与和金融参与对农户的信贷约束都具有显著影响。计算了样本均值处的边际效应从而测算了政治参与和金融参与对农户信贷约束的作用程度。最后从拓展农户政治参与和金融参与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有效缓解农户信贷约束。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2003-2011年江苏省48个县域241家金融机构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对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技术创新行为以及农村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机制及其影响结果。研究显示:市场逐步开放驱动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技术创新行为,通过信贷技术创新降低企业贷款风险和交易成本,提高了农村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缓解了农村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因此,应进一步开放农村金融市场,深化农村金融的存量与增量改革,从政策上引导和鼓励农村金融机构采用并不断创新与小微企业融资特征相匹配的信贷技术,以促进农村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的提高和融资成本的降低。  相似文献   

12.
农村金融是“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户借贷难问题已成为“三农问题”中最为迫切的一个方面。由于农业的弱质性特点,农业生产会因气候、自然灾害、农产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导致农业收益的不确定性,从而带来信贷投入的较大风险。因此农村商业性的正规金融机构在贷款时,一般要求农户提供各种担保,但由于农户缺乏有效的担保(土地不能作为有效的抵押品),正规金融机构经常以控制信贷风险为由,降低弱势农户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抑制了农户贷款有效需求。而非正规金融机构是依赖于邻里间、亲朋好友间的相互信赖,不需要抵押品,满足了农户的信贷需求。据郭沛(2004)估算,2002年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已达到2001.03-2750.31亿元,同时,农民和农村经济增长的融资需求越来越依赖于非正规金融市场。可见,农户借贷更多地还是选择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渠道。本文主要是从农户对资金的需求角度来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非正规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并说明了它存在的必要性。非正规金融指的是非法定的金融机构(即非正规金融部门)所提供的间接融资以及个人之间或个人与企业之间的直接融资。此类金融机构主要建立在亲情、乡情等血缘、地缘关系基础上,带有互助合作性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农村金融体系产生了深刻影响,为解决农村信贷难题迎来新机遇。基于陕西915份农户调查数据,综合运用Probit、Heckman两阶段和中介效应模型,深入分析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家庭正规信贷约束的影响及存在问题,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能够有效降低正规信贷约束的发生概率,并且对农村“长尾群体”正规信贷约束的缓解作用更强,但“精英俘获”现象仍然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约束、金融知识水平和家庭非农收入均在互联网使用缓解家庭正规信贷约束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应当拓展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广度和深度,着重提高农村地区特别是农村弱势群体的互联网普及和普惠金融教育。  相似文献   

14.
农户特征、家庭禀赋及社会资本对农户信贷约束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金融抑制对农户信贷约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提升农户受教育水平,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户家庭人均收入,降低农户贷款利率水平,加强农村金融机构覆盖面,对于降低农户金融抑制程度,缓解农户信贷约束具有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农户信贷约束;社会资本;结构方程模型  相似文献   

15.
社会资本被普遍认为是影响农户信贷可得性的重要因素。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农户的社会资本形态也正在发生系统性变迁。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及融资渠道的选择,是否已经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基于广东和江西两个省份的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影响着农户对于融资渠道的选择:以血缘和宗族关系为代表的结构型社会资本促进了农户的民间借贷,但无助于其获取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以经济组织参与和社会信用为代表的认知型社会资本,促进了农户在银行等正规金融部门的贷款可得性。  相似文献   

16.
农户医疗信贷行为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互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风险是农户寻求信贷的一个重要诱因,而农村金融的不完善使得农户信贷可得性偏低,“因病致贫、因贫返贫”问题凸现。医疗信贷约束困境是政府介入农村医疗保险市场的一个重要诱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对农村金融体制缺失的一种“救赎”,它在提高农户医疗保障水平的同时,也在发挥着作为农村金融补充制度的作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具有显型和隐型两种功能,显型功能表现为提高参合农户的医疗保障水平;隐型功能则为农户医疗信贷提供了良好的“抵押品”,提高了农户的医疗信贷可得性,缓解了医疗信贷约束。  相似文献   

17.
针对山东省中小企业因融资渠道不通畅、融资成本过高、信用等级偏低等问题而陷入融资困境的现状,采用面板数据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从传统普惠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两个方面检验山东省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约束作用。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可以有效缓解山东省中小企业融资约束,而且传统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缓解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建立健全普惠金融制度、加强普惠金融产品种类和服务形式创新,以及构建良性的融资环境可以缓解山东省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江苏3个县区588户农户问卷调查,了解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苏北、苏中、苏南农户信贷需求的特征,比较三个地区在贷款用途、融资渠道、融资偏好等方面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信贷需求数量与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苏北农户信贷需求的频率最高,但借款金额相对较小,大多是消费性用途;苏中农户信贷需求的频率相对较低,但借款金额较大,贷款主要用于生产性用途;苏南农村已经完全城市化,信贷需求主要是消费性用途。三个地区农户的融资渠道都明显表现为以民间融资为主的特征。从总体样本的融资选择次序看,第一选择是亲戚朋友借款,第二选择是银行,第三选择是信用社,最不情愿的选择是高利贷。建议加快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引进新型的小额贷款机构和其它金融机构,满足农户多样化和差异性的金融需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包头市东河区14个农村250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分层模型对不同收入层次下农户借贷需求意愿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得出村庄层和家庭层均对农户借贷需求意愿产生影响,村庄类型、村庄所处地理位置、周边金融机构数量,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稳定性与政府重视程度对整体农户借贷需求意愿有显著影响;从收入分组结果看,村庄类型和收入稳定性是影响不同收入层次农户借贷需求意愿的共同因素,而农户家庭收入来源和优惠政策激励对不同收入层次农户的借贷需求意愿均无显著影响,其他因素对农户借贷意愿影响存在差异,处于收入层次两端农户的借贷意愿不受农户个体特征和金融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低收入农户受到一定的金融排斥。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农村小额信贷供需问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云南省曲靖市农村小额信贷供需问题进行了调查,数据表明:曲靖市农村小额信贷供需存在巨大缺口,无法满足农户生产和消费需求;农村小额信贷的巨大缺口主要是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相关金融产品设计存在缺陷、金融机构服务力度不到位、基层政府作用没有有效发挥等导致的,需要国家进一步出台强有力的支持政策,充分发挥基层组织连结金融机构和农户的关键作用,全面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