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道家的“虚静”说与西方的“距离”说都是审美鉴赏中审美主体的态度和修养,二者在揭示审美活动主体作用的特征上表现出很大的一致性,不仅在于二者都是进入审美活动之前,审美主体对审美容体的一种有动机的选择性的行为,同时,二者都是强调在审美观照中保持一种非理性的、无功利的态度.然而,由于“虚静”说和“距离”说是在不同的文化中孕育出来的,因此,二者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差异.首先,道家的“虚静”说与西方的“距离”说产生的哲学渊源不同;其次,“虚静”说主要强调物我两忘的状态,而“距离”说主要强调物我有别;再次,道家的“虚静”说比西方的“距离”说适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2.
道家的“虚静”说与审美创造自由心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静”说源出于道家哲学,老庄认为道的基本特征就在于“虚”和“静”。其时,“虚静”属于人生哲学范畴。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虚静”哲学范畴被进行了美学改造,从而使得“虚静”具有了艺术创作论和审美态度论的双重内蕴。西方的“静观”说作为一种重要的审美态度理论,它与中国古典关学的“虚静”说在审美创造的自由心态的论述层面上是基本一致的。在对苏轼论“空”、“静”的个案研究中进一步揭示和论证了虚静(静空)与审美创造自由心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虚静”在古代文论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从文艺心理角度来探讨由来已久,“虚静”有自身特有的两个心理层面:主体有意识的心理抑制与主体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虚静”对于人类审美活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庄子和康德的审美心胸观都认为,审美主体在面对审美对象时,内心应该达到一种超越一切利害关系的虚静自由的状态。康德的审美静观说在其理论中并未充分展开,主要表现为直接用"静观"这一词语,强调一个"静"字。庄子的审美虚静说不但强调"静",而且强调"虚",是一个以虚静为核心,以心斋为起点,以坐忘为中介,以物化为最后旨归的有机整体。庄子审美虚静说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物我合一的互动互化,比康德单纯静观的审美观照理论更接近审美心理的实际状态。庄子的虚静说没有像康德的静观说那样纯粹地指向形式美。  相似文献   

5.
应用认识论的观点,并根据《声无哀乐论》和《淮南子》中的音乐美学思想,分析、研究了音乐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的接受差异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音乐审美主体对“认识情境”的选择会导致审美主体的接受差异;审美主体的主导性和创造能力也是音乐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产生接受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虚静具有两个特定的心理层面一是虚静之心的形成,要求忘物、忘我,它指称一种倍受推崇的审美心态;一是虚静之心的外射,表现为专注性、内视性、消融性,它意指三种相连的幻化境界主体物化-客体人化-物我为一.将这种审美心态、审美境界扩大到整个现实人生,虚静成为中国古人安身立命的一种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7.
古代诗学“虚静”论发韧于老庄哲学,滋润于佛学.它以技艺创造心理为契合点.虚静就是在博大富实的心灵中虚化静化掉阻碍自由创造的杂念和俗念.艺术创造需要心灵虚静,虚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实现心灵自由,启发引爆主体心理潜能,从而使主体更好地“以天合天”,物我一体。  相似文献   

8.
《神思》篇“虚静”说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神思》篇“虚静”的语义本于老庄哲学认识论的虚静说。刘勰以之论述作家创作的艺术想象活动 ,是对老庄神秘的直觉主义审美观的转用。其文学理论意义即在于揭示了作家展开艺术构思活动所应备有的主体条件 :“虚静”就是要求作家临文创作应实现由生活态向审美态的转换 ,排除世俗尘杂而生成审美心胸 ,在由“虚静”心态所拓展的艺境之中 ,凝神结虑 ,驰聘文思 ,从而创造出妙造自然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9.
刘禹锡诗学理论深受佛禅的影响,从主体性灵心性出发,提出了因地乘气的主体心性论、因定得境的审美虚静论和至言无辩的言意论,从而构建了以境生象外为中心的意境理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虚静”心态是中国古代审美创造最重要的心理状态。“虚静”心态是虚与实、静与动两组矛盾范畴的组合,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内涵。在创作发生、审美体验、构思想象、艺术法度、技巧运用等审美创造的各个环节,“虚静”心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今天的审美创造,“虚静”心态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虚静”说在本体论视域下呈现如下特征:首先,虚静自显为一种具有主客相通性质的本体存在;其次,虚静因审美主体明晰的精神指向性而具有一种意向性特征;最后,意向客体在虚静中超越有限的在场之物,并借助意向性想象在精神上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庄子审美心理机制表现为一个由低到高的连续运动过程,它起始于审美主体以“虚静”为中心的审美心理准备,经过审美主体以“坐忘”为特征的精神追求,归于审美主体与“道”合一后以“若化”为表现的最高审美体验。庄子审美心理机制对中国文化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学创作心境论──虚静与怨愤(下)黄霖四、审美对象的自然性与社会性虚静说要求摆脱物累,超脱尘世,排除社会的一切干扰,远离人世的一切瓜葛,因而自然地把自然界中的山水风光、田园景色作为虚静心境中审美观照的对象,并将审美主体的心态与客观世界的物象处于一种和...  相似文献   

14.
庄子的“虚静”说最本质地表现出了哲学境界与美学境界、审美境界与人生境界的内在统一性。其美学的内在精神联系表现为:虚静的实现——超越的审美追求,以自由的心灵去观照宇宙自然,万物人生;虚静以体道——审美的直觉体验,以自由的心灵对天地万物作整体的审美直观;虚静以凝神——走向艺术的自由妙境,把它与技艺等活动的自由境界联系起来,使“虚静”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审美态度。  相似文献   

15.
《庄子》一书是庄子思想的灵魂,严格意义上,它并不是一本美学论著,但是从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深刻的美学思想,庄子通过对个体生命体道之心的抒写,提出了修道的途径,这也就通向了审美。它要求审美主体的人于内要加强内心修养笃守虚静,于外要无为,遵循自然社会规律,超脱世俗功利,只有这样才能入道的自由境界,才能"逍遥"而"以游无穷",在审美世界里遨游。  相似文献   

16.
审美虚静对审美观照不但具有方法论、本体论和生存论三方面的意义,而且促成了审美主体对单维度生理、心理欲望及其感性杂多世界与单维度知性、理性的知解活动及其知识产物的双重超越,从而开启了本真澄明、生机氤氲的审美世界和生命境界。审美虚静通过有限的在场开启无限的不在场,在“悬置”中“还原”万事万物的本性,这正是审美超越的要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美学将山水美生成的条件重点审美主体上,认为主体具有四个条件就可以实现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欣赏。这四个条件是:虚静之心、执著之观、亲近之情、飞动之思。  相似文献   

18.
文学鉴赏审美虚静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近年来,对这一命题的研究已有较深入的进展。但在其审美系统内某些专门领域的研究尚较为粗略,有的甚至近乎空白。本文试图专从文学鉴赏或曰文学接受的角度来探讨鉴赏虚静说的内蕴:“虚静”,不仅在文学鉴赏活动中显示其重要价值,而且也以它具有独特个性的“砖块”充实和加强了整个审美虚静说的大厦。从另一角度看,鉴赏虚静远不止方法论的意义,在这一命题中还更多地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精神,蕴涵着人生与宇宙的大本大宗的意旨,从而显示了主体与客体融合为一、方法与本体融合为一、文学鉴赏与社会人生融合为一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从辞源看 ,“审美”一词的含义应是广义的 ,不应局限在以艺术的创造和欣赏为主要活动方式的范围内。在中国美学研究的惯常用语中审美和审美活动是同义。对审美活动概念的界定 ,应重视和突出审美活动的主体是“现实的人” ,审美活动的对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审美活动的过程和性质具有“实践性和社会性”。  相似文献   

20.
“超距离审美”是审美主体将自己的审美活动与实用性目的结合起来的审美活动。在超距离审美史上 ,男性以自己确定的审美主体地位 ,将女性本身作为超距离审美的主要对象 ,从而确证了自己的本质力量 ,获得了身心两方面的自信 ;女性的审美主体地位则是在男性文化规范内、相对物品而言的 ,与男性不在同一层次 ,主要审美对象为女人自身和生活常用品 ,审美目的是取悦男性 ,因此她们的超距离审美活动反成了异化自己身心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