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邓小平的开放思想,与其改革思想作为一个统一的战略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开放思想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讲话和著作中,尤其集中地体现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在当前,进一步学习、领会和探讨邓小平的开放思想,对于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新闻工作─—学习邓小平关于新闻工作的论述杨根山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统一全党的思想,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新出版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为我们学好这一理论提供...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见1993年11月4日《人民日报》)这个概括深刻地揭示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一个本质特征。因为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这个理论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内容之中。  相似文献   

4.
7月17日至19日,广州市马列主义研究会、广州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研究会在从化召开“广州市1995年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与会的有广州市党校系统、宣传系统、统战系统、高等院校和有关企业的理论工作和实际工作者60多人。研讨会由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两会”会长雷鸣春主持,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素勤到会并讲了话。 周素勤同志指出,在当前,要紧密联系广州的实际,充分认识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以研讨原著为主、学习《纲要》(即《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为辅,深入开展对特色理论的研究。她希望研究会要充分发挥在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优势,更好地为广州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已离我们而去,但这位伟大的理论家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却永远指导我们前进。在众多研究邓小平理论的著作中,由张奎良教授主编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生及其逻辑系统》一书对理论的创生形成和内在逻辑作了深刻阐发,从而以独特新颖的视角和清新深刻的蕴意脱颖而出,令人耳目一新,获益非钱。该书在政治与学术的双重层面上为研究和宣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一次成功的努力。该书特色鲜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书突破旧有框架,开拓创新,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知识分子思想的理论精髓与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牟本理郭荣华马天彩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知识分子问题占有重要和突出的位置。《邓小平文选》一至三卷收集的218篇文章中,专门论述知识分子的就有48篇,涉及知识分子的也有60余篇。这些论...  相似文献   

7.
以“人民公认”为基本指导思想选人用人──学习《邓小平文选》体会吴教练,关向东《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系统地阐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人才问题、干部问题,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保证之一,在二、三卷中从各个角度作了全面而精辟的论述。粗略...  相似文献   

8.
十四大做出的历史性决定,就是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头脑,使这一理论成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为了贯彻这一决定,摆在我们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认真地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言论和著述,以第一手材料为根据,完整准确地宣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并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于1992年12月出版的《邓小平  相似文献   

9.
我们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读到了盼望已久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这部著作收入了作者在一九八二年九月至一九九二年二月之间的重要作品,可以说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熟的结晶,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任何一种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到成熟的过程。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集中党和人民的智慧,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则是这一理论成熟的集中体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熟化的最突出的标志,就是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并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既然否定商品和货币,当然更讳言市场经济。邓小平同志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务实精神,不仅善于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而且密切注视着世界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文革”之后,邓小平关于中国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一些思想。这些思想给了我们的社会发展极大的影响。中共中央为宣传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出了两本集子——《邓小平文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以下引文简称《文选》和《建设》),翻开这两本集子,可以看到邓小平的思想形成有着鲜明的特点。分析这些特点,对我们了解邓小平关于中国建设的思想是有益的,对我们目前的理论学习和创造也会有所启迪。中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刻,许多矛盾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确立并丰富了两个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当前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经历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深刻变革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在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上抛弃传统的认识偏颇,走出新老体制交替过程中的理论误区,从更深广的认识层次上解决好党的思想建设面临的新课题。一、破除在方法论上的“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对立,树立“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思想方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本文仅从经济领域阐述这一体系,即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作一系统阐述,并将其丰富内容概括为:经济建设中心论、经济发展战略论、经济结构和分配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经济改革论、对外经济开放论,分别加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体现的伟人风范范洪才《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以精辟的语言、透彻的表述,集中地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同时这部文选也展示出小平同志作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人风范。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一、体现了小平同志坚定的共产主...  相似文献   

14.
简评《邓小平文艺思想研究》孙豹隐邓小平文艺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指导思想.由陕西省委宣传部组织部分文艺评论工作者撰写的《邓小平文艺思想研究》一书,比较系统、比较全面地论述了邓小平文...  相似文献   

15.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喜悦的心情迎来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发行。这为我们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统一全党思想,教育干部和人民,提供了最好的教材和最有力的武器;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历史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集中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功和挫折的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经验的理论总结,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  相似文献   

16.
卷 首 语     
卷首语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学习研究这一伟大理论,用这一理论统一我们的思想认识是我们当前的一顿重要工作。本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栏目中,刊发了《简论邓小平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实事求是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学习《邓小平文选》三卷的体会王彦峰邓小平同志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实事求是则是这个理论的精髓和哲学基础。学习和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首...  相似文献   

18.
以邓小平特区建设理论为指导推进“北方温州”建设陈维奇,沈荣海,刘超一、邓小平同志关于经济特区建设理论的基本观点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的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它贯穿于《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和第三卷之中,主要体现在《改...  相似文献   

19.
指导反腐败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邓小平文选》的体会应树培邓小平同志就反腐败斗争问题曾作过大量的论述。这些论述总结了我国我党反腐败斗争的经验和教训,是制定我国反腐斗争方针、原则和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理论界已有多部著作出版,全面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深入研究和探讨了这个理论的各个方面,对于推动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学习、领会和运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许多著作中,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集体编写,由刘永平主编、马仲良和李贺林副主编、由文津出版社于1993年1月出版的《面对挑战的当代社会主义》一书,是其中质量较高、独具特色的一部。它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