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创作心境与创作理念的不同,导致诗人陶渊明与华兹华斯对审美观照对象的处理方式各异,使二者诗作形成不同的美学风格:自然客体在前者诗作中是审美观照的主体对象,形成陶诗重直观重体悟的思维方式与淡逸闲远的美学风格;在后者诗作中则是引发诗人沉思或承载诗人情感的媒介,形成华诗重分析重逻辑的思维方式与崇高深邃的美学风格。二者诗作在关学风格上的差异,归根结底是源于中西文化系统中对宇宙本原的认识差异,这种差异影响并形成中西截然不同的美学机制与文化规则。  相似文献   

2.
赛珍珠中西文化和合思想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以其独特的文化身份,“双焦透视”中西文化,以切肤体验和智慧感悟中西文化的真义、差异和冲突,以毕生的跨文化创作和社会活动寻求跨文化理解、融通之道,从而形成了其极具历史前瞻性的中西文化和合思想,倡导中西文化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赛珍珠中西文化和合思想的形成有着极为深刻的历史、文化、社会和宗教渊源,探讨其所蕴涵的丰富内涵无疑对于我们在全球化语境下建构一种全球和合共生的文化价值体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唐君毅先生强调研究文化问题不能只从已经完成和实现的结果去看,而应切入文化现象的精神根源。由此对中西文化精神进行比较,他提出了“道德艺术精神”与“科学宗教精神”、“自觉地求实现”与“自觉地求表现”、“圆而神”与“方以智”的几种差异说。在第三代新儒家手上这又进一步演绎为“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的对举  相似文献   

4.
在张东荪看来,科学与哲学在对象界域、“真”的标准、研究“进路”、治学“态度”、性质、功用以及地位上都迥乎不同,两者既界限分明又相互会通,在相互区别而又密切相关之中相得益彰、并行不悖地共同进步。张东荪关于科学与哲学关系的精辟见解,不仅为中国近现代哲学的生存与发展争取了合法地位,也为我们正确处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科学看待中西文化关系,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5.
从性别学视角切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和戏剧,不能不注意到“性别假面”这一奇特的话语模式和文化现象。性别假面文本,既包括“男说女话”又包括“女说男话”。本文3探讨的是后者,主要从文化社会学角度借鉴女权批评理论,对“女说男话”在古典文本尤其是戏剧中的表现方式及其二重性内涵进行剖析,指出其实质是“菲勒斯中心”文化史上女性向男性准则认同的性别错位现象,其中既托寄着女权抗争的呐喊又体现出女权失语的无奈,从而于理  相似文献   

6.
维科在《新科学》里认为,人类历史有三大起源:宗教、婚姻、葬礼。其中宗教、婚姻都与性有关。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现代文明的婚姻制度是对人性的一种压抑与剥夺。在中西文化语境中,康妮是人性解放的符号,而潘金莲则是淫欲罪恶的诠释,二者的差异是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必然结晶。  相似文献   

7.
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关系研究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以传教为契机的中西文化交往关系之课题现已成为一大学术热点,中外学者对此作出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以问题为核心,从四个方面对已有的学术成果进行了总体性的反思:一是就传教士之主动因应与被动附会问题提出了“文化的双重强制”观点,指出传教士与中国入教儒士在受制于中西文化之双重强制的同时,也开启了超出单一文化桎梏的双重视域,从而造成了对于中西文化的一种奇特贯通;二是从现代的学理脉络之下对“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对话论”提出质疑,指出这次中西文化交往关系远非现代学术意义上的“对话”,因为构成交往关系的各方无一例外都是“真教惟一论”、“正道惟一论”者;三是结合对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的名著《中国与基督教》之评议,反驳了以此书为代表的明末清初中西文化“错位论”观点,指出中西文化之间的意义传递实有赖于话语中介的形成;四是提出了中西文化交往中的“理解”问题,并以笔者近作《明末清初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解释及其本土回应》为例,阐述了以“理解”为方法论线索来探讨中西文化互动机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向度出发,探讨了澳门在近代海上“丝绸之路”中的特殊地位,在海上交通、对外贸易、宗教传播以及中西文化交流方面产生过的重大影响,及其80年代以降经济复苏带动文化的中兴,而在建立“文化都市”形象方面所出现的新起色,客观评价了澳门的文化价...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由于多方面原因,大批中国人走出国门到海外居住求生,他们身处中西文化交流的结合部,“两脚踏中西文化”,在另一文化环境中保持着华夏文化传统。走向世界的中国人通过他们进行民族反省,外国人也因此而加深了对中国文化本质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性既有长处和优点,也有缺点和不足,既不能全盘否定也需要扬弃和发展;海外华人文化品格,反映了中华民族既保持文化传统,又适时变化的民族性;他们使外国人认识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和平、守法的民族,而不是一些“黄祸论”和“中国威胁论”者所说的“有危险性”、好侵略的民族  相似文献   

10.
中国许多学者都认为,儒家不是宗教。如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孔子学说的特点,一方面极力避免宗教之迷信与独断;而另一方面务为理性之启发。梁先生认为,儒家除了信仰自己的理性,不再信仰其他。这与宗教的精神是相违背的。因此,中国的文化便缺乏宗教。罗竹风先生认为,儒家“对于鬼神与宗教,既不否定,也不宣扬”。①由于“以伦理观念为中心的儒家思想,在我国长时期居于统治地位,因而群众的宗教观念相对淡薄”。②业露华先生在《略论汉民族宗教观的特点》一文中也提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代广东旅美华侨与岭南文化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西文化传播是双向的文化互动,一批敢闯天下的广东人在旅居美国之后,以不屈不挠的生活信念和执着的文化归属感,使中国文化特别是岭南文化成为跨海之风,吹向太平洋彼岸,显示了近代岭南文化奇特的对外传播功能。分布在美国各个城市中的唐人街是保持在西方社会中的岭南文化“飞地”,一些并没有多少文化的广东侨民,以保持完好的独特的岭南生活方式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以粤语、粤菜、岭南服饰、岭南建筑为载体的中国岭南文化因此而渐成近代世界文化交流史中的奇葩。  相似文献   

12.
在《寄语中国艺术人》一文中,林同济立足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以叔本华、尼采等西方现代学说为镜鉴反观中国文艺,提出“恐怖、狂欢、虔恪”的美学主张,既严厉批评了中国传统文化阴柔、禁欲等诸多积弊,又对儒道学说中“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予以高度肯定,在保持民族固有血脉的基础上试图以中西互融、取今复古的方式建构更具现代性和民族性的文化体系和美学观念,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重智”与“重德”、对自然的“惊诧”与“利用厚生”、“天人相分”和“天人合一”的对立,造成了中国古代注重技术、实践的实用科学与源自古希腊理性精神的西方理性科学的明确分野。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加剧,在西学东渐中,科学的这种分界被逐渐打破。  相似文献   

14.
礼貌的文化内涵和中西会话语用结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礼貌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然而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衡量标准以及表达方法。从而赋予“礼貌”一词不同的文化内涵。礼貌本身可以成为成功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而礼貌用语常常成为语言学家的研究对象。中西文化相去甚远 ,西方文化常以英美文化为代表。“礼貌”一词在两种不同文化中的含义也存在一定差异。本文旨在分析中西文化中“礼貌”一词的不同文化内涵以对比研究中西会话语用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基督教与西方文学的联姻,一方面是它需要文学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它的“真理”,另一方面是基督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超出了狭隘的宗教意义,形成了一种对西方人的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伦理原则,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化现象。自中世纪以来,西方文学在其发展中走过了一条对基督教顶礼膜拜、反思与反叛、回归与超越的变迁之路  相似文献   

16.
麦克尤恩的“后9·11”书写有着典型的欧洲风格,它既浸润着马修·阿诺德的文化批判精神,带有19世纪资本主义美学中“崇高”概念的印记,同时又深切地关注着全球“反恐战争”阴霾下的末日想象。《星期六》的奇特之处,在于它试图以一种寓言式写作,揭示科学和文学张力之下的“后9·11”式崇高。这种承接了“奥斯维辛”之后的后现代“崇高”不仅构成了对恐怖主义的一种话语批判,而且也试图对主流“反恐”叙事进行某种文学意义上的解构。  相似文献   

17.
十六─十八世纪来华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有其特殊的作用,他们既充当了西方文化的传播者,又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中国文化的接受者.继而他们又成为向欧洲传播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他们被称为“近代文明的哥伦布”,因为他们发现了文化意义上的新大陆。来华耶稣会士都是博学之士,他们以异域人的敏锐眼光吸取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同时,他们又以文化比较的目光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保守、自封的一面,至今仍能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曹顺庆先生文章中的两处观点提出质疑 ,认为平行研究不会导致“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跨文化研究的要旨不是强调中西文化差异 ,而是探询二者的同质结构 ,以融通中西文化 ,在此基础上锻造全新的、更加富有生命力的世界文学和文化形态。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 ,应首先着眼于外国文学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 ,然后寻求中外文学相融的可能性 ,最终回归文学本体论。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与思维关系密切。语言的差异是思维方式差异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语言又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西文化差异必然导致文化语义大不相同。文章从“语言相对论”的角度探讨了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与文化语义的巨大差异。指出,文化语义其实是语言背后的语言。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精神是贯穿整个古代文化思想史,遍及儒、道、佛家,并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基础性缘由和深层次根源,而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主客二分思想也是贯穿整个西方古代与近代文化思想史,遍涉各种哲学倾向与派别,并成为西方文化的基因和根由。因此,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的区别是中西文化的本源性差异,这一差异生发出中西文化的一系列区别。文章首先分析了由此差异衍生出来的西方重推理分析与中国重直觉顿悟的思维方式,接着分析由此差异造成的艺术创作中西方重模仿、中国重感兴的创作方式,最终过渡到西方在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中注重再现的思维方式,而中国在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中注重表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