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清代李渔道:“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闲情偶寄》)。文章之新,似予人吹拂清爽春风,令人心旷神怡,获以美的享受。文章之新,首先表现为题材出新,如何让题材出“新”呢?  相似文献   

3.
一篇文章能否吸引人,是断定其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那么,应该如何“标新”,才能在多如烟海的诗文中“立异”,以吸引更多的眼球呢?这就要求作者运用新思维探索出新路子,让作文以新的面貌出现,留给读者一个全新的感觉。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本人总结出如下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新世纪的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维训练,以新的理念指导语文教学,指导学生写作,要对传统的命题方式、指导方法进行改革,探索写作指导的新思路、新方法,同时要发挥好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下面谈一谈进行创新写作指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5.
话题作文的命题首先为学生提供了打开思路的一个“源头”。它规定了写作范围,至于立意、选材、文体、表达则由学生自由选择。话题作文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天地,写好的关键是围绕话题展开记叙、说明或议论。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学生作文水平偏低是困扰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为改变作文教学费时低效的现状.克服学生中“厌写症”的通病,我们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前口头作文训练是改进作文教学一个好的切入口,是作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8.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动的文体.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发端于诸子百家.源远流长。它是一种重在写实,充满诗情画意、自由活泼、篇幅短小、不拘格律声韵,反映和表现现实、自由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它可以是犀利的投枪.又可以是余音袅袅的洞箫,给人愉快休憩的小夜曲;可以是轻妙的世态风俗画,又可以是彩色鲜明的玛瑙;它可以欢呼,呐喊,可以漫谈,絮语,可以浅唱,低吟;它是激越的风暴,又是潺潺流动的小溪。宽博的社会为散文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9.
“文以意为先”,一篇优秀的文章,立意总是在深刻、新颖上闪烁着它那迷人的光彩。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的立意精湛深刻、新颖独到呢?  相似文献   

10.
儿子3岁那年的一个周末,下了一场好大好大的雪,进山的路封冻了。客车只能开到离老家60多里远的一个小站。因为工作单位离家太远,每周只能在周末回家看望儿子,大雪封山,客车不通怎么办?走!步行60里路也要回家看儿子!“我分明已看到儿子乌黑闪亮的大眼睛,分明已听到儿子清脆甜润的‘妈妈’  相似文献   

11.
喜新厌旧,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可以肯定地说,并不是坏事。求新,才能进步;求新,才能有所创造;求新,人类社会才能从野蛮走向文明。一个不愿、不敢求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没有出路的。文学创新是永恒的目标,学生作文同样要创新,没有新意的文章人们是不愿看的,当然是拿不到高分的。记叙文是作文训练的重点,应努力在“新”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唐代诗人刘禹锡谈到创作的艰难时,曾有这样的感慨:“常恨言语浅,不尽如人意深。”的确,张扬语言的精义,深掘语言的内在潜能,实现以妙辞毕现“深意”的洒脱,是艺术家或诗人的普遍追求。一些卓越的文学家,能在驾驭规范中获得自由,能在雨果所说“一切都活,一切都孕怀着魂灵”的语言世界里游刃有余。下面,我们就这种“追求”的一些途径试作探究。  相似文献   

13.
拜读了《作文教学研究》2005年1月号上陈春娥老师的《关于写作“中心”的再讨论》一文,很是赞赏陈老师的文章有根有据有新意,极为佩服陈老师发人之所未曾发的独特见解。但在赞赏和佩服之余,也情不自禁想谈谈我对于写作“中心”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写好记叙文,总结起来有三:一是选材,二是构思,三是表达。  相似文献   

15.
写作素材的第一大来源是生活。用“自己的眼睛读世间这部书”.从生活中了解生活,走进生活,记叙生活。  相似文献   

16.
中学时代,我酷爱台湾作家古龙的作品.他笔下“风流飘逸”的楚留香、“翩翩飞舞”的陆小凤和“至真至纯”的李寻欢,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上了大学,又迷上了朱自清,一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我可以反反复复朗读一个月。开始教书,不知不觉关注起孙犁的作品,曾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匆匆读完他的一本散文集。  相似文献   

17.
18.
在当前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着严重的虚假现象。㈠教师对作文教学的性质不明,要求过高 1、一些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要求过高,人为拔高作文的含义。导致学生盲目追求写作的“立意”、“构思”,编造事实,虚情假意。  相似文献   

19.
“腹有诗书气自华!”宽广的阅读面,丰富的文化积淀,富有灵气和书卷气的语言.无疑是考生赢得阅卷者青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江苏高考阅卷作文组组长何永康教授说过这样一席话:高考作文要予人清晰美感,要有视觉冲击力,因为一篇作文,阅卷者不可能停留很长时间审视,而那些观点隐晦,予人视觉模糊之作,往往难获阅卷者的青睐,甚至可能本是优秀之作,也往往被忽略,这很有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