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来,一个名为《岭南眼光》(South China Insight)的网络新媒体平台在俄罗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凭借其客观中立的态度和细致亲民的风格,《岭南眼光》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俄罗斯报道中国新闻方面访问量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私营媒体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唐曦兰(Anastasia Podareva),俄罗斯青年诗人、翻译家、画家、自媒体UP主。唐曦兰出生于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故乡——梁赞市,自高中在俄罗斯的孔子学院接触到汉语和中国文化后,便对中国产生了向往,18岁来到中国求学,在浙江理工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唐曦兰对中国哲学、文学,特别是对诗歌情有独钟,“曦”“兰”二字便是取自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她先后用俄语、英语和汉语写了200多首诗,创作了《唐曦兰的诗》《夜梦》《幽兰凝香》《金色的雨后》四本个人作品集。此外,  相似文献   

3.
海天拾风     
张宗眉1964年生于中国重庆,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自由画家、摄影师、诗人。入选出版物收藏,川年北京、香港《中国当代绘画》作品由美国、加拿大、俄罗斯、2(j(J2年北京《中国写生作品集》德国、法国、希腊、土耳其、芬2()〔)3年北京《中国当代艺术》兰、波兰、乌克兰、日本、  相似文献   

4.
1.中国实验动画的现状
  中国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对实验动画表现手法进行探索。中国动画发展初期受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从创作初期就要力图摆脱外来的影响,做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中国的动画作品曾经站在了世界的巅峰,作品中充斥着“中国元素”,片中的造型、场景、故事无不从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着养分与灵感。以在汲取的手法中有中国传统绘画、戏曲以及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也因此创作出很多优秀的动画作品,例如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粘土动画《阿凡提》、《神笔马良》,剪纸动画《猪八戒吃习惯》、《鱼童》、《人参娃娃》等作品为中国动画的发展开辟了新路。这些实验性动画都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为中国动画取得了时代性的荣誉,正是实验动画的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5.
《国际人才交流》2013,(4):10-10
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网站3月27日报道,近年来,人们日益热衷于比较中俄两国,表面上看中俄确有诸多共同之处,但为何中国经济能一直保持高增长?俄罗斯中国问题专家维塔利·沃罗比约夫指出:"中国新领导层为自己的治国大计找到了很鲜明、亮丽的形象依托。‘中国梦’的提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国梦’。"沃罗比约夫指出:"中国经验的核心是重  相似文献   

6.
两年前,我来中国作讲座,飞机上除了俄罗斯人之外,还有很多上了年纪的中国人,他们中有一个中国人提议一起唱一首叫作《莫斯科-北京》的歌曲,歌词与旋律从记忆深处浮现,整个机舱的乘客一起唱着:“俄罗斯和中国是永远的兄弟国家。”  相似文献   

7.
美国经济近年来持续低迷,年轻人失业率高。据台湾《联合报》2011年12月8日报道,许多美国年轻企业家纷纷离开美国,到中国、巴西、俄罗斯或拉丁美洲这些经济更有活力的地方开  相似文献   

8.
汉字为什么是这样的?一笔一画都代表什么意思?它们最初的形式是怎样的?自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学习汉语,这些问题就一直吸引着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瑞典知名汉学家). 1961至1962年,林西莉在北京大学学习汉语,后来在中国音乐学院学习古琴,70年代初她开始从事汉语教学.长期浸淫于汉字文化、中国文化的她,仿佛推开一扇窗户豁然开朗,得以窥见东方古国悠久的、深邃广博的大美.林西莉以她对中国的深沉热爱,历时8年凝聚成《汉字王国》,无数人因为此书而重新认识汉字、认识中国.这部初版于1988年的经典作品,最近由中信出版社重新精编成《给孩子的汉字王国》,并于2016年8月出版.该书更加浅显易读,更贴近孩子的心灵.  相似文献   

9.
中国银幕“两派鼎立”:“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90年代中后期,银幕“谁主沉浮”、“指点江山”?就像经济起飞时碍于一双沉重的翅膀,90年代的中国电影也在时代的浪潮中跌荡起伏。《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香魂女》、《霸王别姬》、《风凰琴》……等影片,带着浓郁的黄土气息在沸沸杨扬的议论中走向世界,那些“西化”、港台或带有中 国式的“娱乐片”在国内影评界却褒贬不一。捧回奖杯的人“容光焕发”,受到针砭被冷落的人“面有难色”。“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中国银幕终究由这“两派鼎立”,共同支撑着有丰富…  相似文献   

10.
现代环境保护运动一般认为是20世纪60年代由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发表所引发的,之后一系列反映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的重要报告和事件相继涌现,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基本共识并至今记忆犹新:70年代罗马俱乐部的著名报告《增长的极限》、80年代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布伦特兰的报告、90年代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等.而在这之前已...  相似文献   

11.
茶文化不但在中国源远流长,茶在俄罗斯也是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俄罗斯人经过400多年的饮茶历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茶方式,形成了俄罗斯独特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12.
魏宏运,中国现代史学会副理事长,《历史教学》副总编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 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组成员。主编的《中国现代史稿》 是建国以来第一部采用通史体例的中国现代史教材,先后为百所高校采用。主编的《中国通史简明教程》上自远古,下迄20世纪80年代,以自成体系、内容丰富。概括性强、线条简洁为特征。 80年代以来,主持和致力于“抗日战争史”和“三四十年代华北农村的调查研究”,出版专著多本 陈晏清教授,现任 南开大学人文学 院院长兼社会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天津…  相似文献   

13.
5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援华专家和亲属代表。在此之前,国家外国专家局专门为本次活动组织编纂了一本精美的礼品画册《友谊地久天长--俄罗斯专家在中国》,集中反映从1949年至今俄罗斯(含苏联)专家在中国的精彩篇章。那是一本画册,高度浓缩,由于篇幅和架构原因,无法一一展现专家们在华的感人故事。本文编选一部分在画册编纂过程中收集到的,从新中国成立到1960年苏联专家在华工作的4组小故事,以此来纪念援华苏联专家。  相似文献   

14.
《国际人才交流》2016,(10):52-55
法国《费加罗报》消息,著名摄影师马克·吕布于当地时间8月31日逝世,享年93岁。
  马克·吕布是上世纪50年代首位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多次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邀请来到中国,一生拍摄了无数中国主题作品,在他超越半世纪的摄影生涯中,访问中国竟然多达22次。他与中国有着极深渊源,代表作品有《马克·吕布:东方印象》《中国三面红旗》《中国印象》等。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卫星网近日发表《丝路智库点评"一带一路"论坛成果》的文章称,继"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落下帷幕后,5月16日,丝路国际智库网络2017年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认为,国际社会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不一,欠发达国家对这一倡议非常欢迎,工业发达国家则倾向于认为相关项目合作可能会存在困难.但他们指出,中国正在成为国际合作理念的主要"领路人".  相似文献   

16.
当今文坛,堪称“博导作家”的不算多,曹文轩则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他既是北京大学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又是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被媒体盛评为“知名学者”、“当红作家”。曹文轩荡着学术与创作的双桨,著述颇丰。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细米》、《天瓢》等。主要学术性著作有《中国80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20世纪末中国…  相似文献   

17.
中国目前已经有不少70年代出生的亿万富豪。他们大多出身平民、有知识有创意,他们在很短时间便实现了财富的积累。美国《财富》杂志的编辑说:“这些搅乱世界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多,尤其在中国。” “是这些年轻人搅乱这个世界” 美国《财富》杂志的国际版编辑Robert Friedman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他所说的年轻人并不是嚼着口香糖,迷恋Hip-POP的街头小子,而是  相似文献   

18.
美国经济近年来持续低迷,年轻人失业率高。据台湾《联合报》2011年12月8日报道,许多美国年轻企业家纷纷离开美国,到中国、巴西、俄罗斯或拉丁美洲这些经济更有活力的地方开拓事业,美国的人才外流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在俄罗斯女影星莉吉娅·尼古拉耶芙娜·斯米尔诺娃的名字是家喻户晓的。这位表演艺术家从1940年拍她的第一部影片《我的爱》开始,从影60余年,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一共拍过80多部电影。虽然这些影片绝大部分未能同我国的观众见面,但《她在保卫祖国》、《他们有祖国》和《银灰色的粉末》等影片50年代曾在我国放映,并引起轰动。斯米尔诺娃在这些影片中塑造的一个个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给我国当时的一代影迷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成了他们心目中的偶像。 笔者 1994- 1997年在莫斯科常驻期间,曾有幸先后 3次见到斯米尔…  相似文献   

20.
毕飞宇的《玉米》和《平原》均以上世纪70年代作为背景,通过对一个人到一群人命运的阐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理性审视和对现实的敏锐体悟.从《玉米》系列到《平原》,作者的写作视野更加开阔,叙事节奏更加从容、舒缓,而探究人性,拷问灵魂的思索也更加深入.可以说,《平原》是《玉米》的扩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