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学和音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从欧洲文学和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生、发展历程依稀可见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传承、扬弃,古典主义的理性和保守被浪漫主义的个性和激进所取代。本文从浪漫主义文学与音乐发展的几个阶段剖析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揭示了它对现实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重要的思潮和文化运动。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说,它是一个阶段,正如胡里契在《欧洲文学发展史》中说的:“浪漫主义实是资产阶级文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它是对古典主义的批判与否定,这一点在法国尤其明显。事实上,这个时期在德、法、意、西等国复活的古典主义总的说带有鲜明的复古倾向。但是浪漫主义又不是对古典主义运动的简单否定,而主要是抛弃了它那过时了的内容和形式。拜伦、雪莱是这样,普希金是这样,雨果也是这样。他用历史比较方法,从文学演化的立场出  相似文献   

3.
1 文艺复兴运动初期问世的薄伽丘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标志着欧洲的小说艺术从民间故事脱胎诞生。从文艺复兴运动到十九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运动的漫长的五个世纪中,欧洲小说艺术产生了不少优秀作品。然而在这五个世纪的欧洲文学发展中,小说艺术的成就还远远不能和诗歌、戏剧匹敌。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文学成就是以莎士比亚作品为代表的戏剧,古典主义文学的成就体现在以莫里哀、拉辛和高乃依的作品为代表的戏剧上,启蒙主义文学虽然在小说创作上颇多建树,然而最突出的成就仍然是  相似文献   

4.
十八世纪末叶,十九世纪初期,欧洲文学领域里出现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时期,古老的文坛重新焕发着青春的气息.这就是后世喻之为第二次文艺复兴的浪漫主义运动.浪漫主义运动冲破近两百年古典主义的重重束缚,一扫平稳典雅、雍容华贵的文风.文学运动是时代的标志,社会的产物.如果说法国大革命引起了整个欧洲社会的动荡与变革,那么浪漫主义运动则在文学领域里掀起了全欧洲的风暴,创建了与过去风格迥异的崭新文学.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光辉成就首先在诗歌方面.雪莱(1792—1822)正是这一时期才华出众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生于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的第二年.大革命的洪波方兴未艾,影响遍及欧洲.它横渡英吉利海峡,有力地冲击着英国王室和托利党的暴政,  相似文献   

5.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作为两种文艺思潮,产生于欧洲十八、十九世纪,是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而作为文学现象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因素,却是在世界各国文学中普遍存在,古已有之的。例如我国原始民歌中,《弹歌》表现了现实主义倾向,《伊耆氏蜡辞》则表现了浪漫主义风韵;古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较多地倾向现实主义,《奥德赛》则较多地倾向于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法国文坛上以雨果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流派,曾经对法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作为这一流派领袖的雨果,当时在大量理论文章中提出了以“美丑对照”为核心的文艺思想,进而把积极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作了本质上区分。不仅如此,他还把“对照”的原则具体运用于他的小说创作。本文拟就这方面作初步的探讨。一文艺是对生活的反映。但是生活是无限广阔的、丰富多样的,文艺是反映生活的全貌,还是只反映生活的某些方面?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有着原则的分歧。古典主义者从  相似文献   

7.
对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美学倾向发生种种误解,多是由于作为历史范畴的浪漫主义运动与现实主义运动阴影的笼罩。 作为历史范畴,浪漫主义出现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是欧洲资产阶级大革命波澜壮阔和旧的封建制度土崩瓦解形势下的产物;现实主义则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社会暴露出种种社会弊端、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日渐高涨、其它被统治阶级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出现的。有些人据此认为“浪漫主义天生就是反叛的,现实主义本质上是批判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文坛,现实主义文学贯穿始终,并且日渐发展,终成为主体的文学流派,而“五四”期间曾与异峰并峙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所经历的时间虽相对短暂,但它却以粗豪奔放、恢奇诡异的风姿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彩。在辛亥革命失败后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先进中国人的注意中心从政治革命转向思想革命,从社会解放转向个性解放,这种汹涌的社会思潮对直抒胸臆,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起了催生作用。胡适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中说:“《新  相似文献   

9.
维多克·雨果是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占据了整个十九世纪,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后复辟与反复辟的政治风云多变之秋,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生活道路。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戏剧和文艺理论作品。著名的文艺理论著述《〈克伦威尔〉序言》被誉为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它有力地批判了当时统治文坛的伪古典主义,是一篇讨伐古典主义的战斗檄文;《序言》提出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即创作要自由,要描写自然的真实和美丑对照的创作原则。号召:“在衰老文  相似文献   

10.
“自然派”是俄罗斯文学发展史上特有的一个流派。它崛起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果戈理是它的主要奠基人。 这个“自然派”的出现,改变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缓慢的形势。它不仅以强化批判为特质,且使诸多受苦受难的“小人物”成为文学注意的中心。这一特点的延伸,促使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从不同侧面敏锐地反映着时代的重大社会问题。其题材的广泛、揭露的深度和批判的强度,在欧洲,在世界范围内,在十九世纪及其后来,都起着重大的影响。 这个“自然派”是怎样形成的,果戈理与它的关系,它的具体表现如何,都是值得探讨的,这不仅有助于理解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学活动也不无借鉴意义。 一、“自然派”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在西欧的法国和英国,随着资本主义的确立、发展,批判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新的文学流派相应出现,并迅  相似文献   

11.
(一)惠特曼与现代诗歌革命在英、美诗歌发展史上,十九世纪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就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著名的现代诗歌革命。在英国,从1789年至1832年兴起了浪漫主义诗歌运动;在美国,1855年惠特曼出版了《草叶集》,标志着现代自由诗运动的开始。英国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浪漫主义诗歌运动,矛头对准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美国十九世纪下半叶的自由诗运动,锋芒直指一切旧的诗歌形式。惠特曼《草叶集》的自由诗完全冲破了英文旧体诗的束缚,对传统的格律和  相似文献   

12.
《守财奴》、节选于《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家庭的苦难》一章。作者巴尔克扎(1799—1850)是法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作家。十九世纪的下半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光辉年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是当时资产阶级成长和强大在文学上的反映。高尔基在《和青年作家讲话》中说:批判现实主义是“十九世纪一个主要的,而且是最壮阔、最有益的文学流派,”它“揭  相似文献   

13.
《拉辛与莎士比亚》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斯汤达一八二三年刊行的一部重要理论著作。这部书包括《拉辛与莎士比亚》、《笑》、《浪漫主义》三个部分。斯汤达在这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现实主义艺术原则,为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法国大革命以后的社会现实,“和启蒙主义学者的华美诺言比起来,由理性原则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4.
形成中的表现风格──欧洲十八世纪文学风格研究苏敏在欧洲文学史上,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浪漫主义运动以伟大的否定著称,它一改自荷马史诗以来的欧洲文学摹仿传统,使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摹仿文学风格中断,使一种崭新的主观表现风格占据文坛霸主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浪漫主义的兴起是西欧文学史上有开创意义的一章,它给19 世纪俄国文学注入了一股强大的生命力,俄国作家肩负的使命使得浪漫主义在俄罗斯很快被赋予现实主义色彩。前期创造社成员几乎是本能地接受了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五卅运动之后却又从建筑“乌托邦”的精神领域和渴求中逐步把目光投入社会现实,文学主张也从原来并不坚实的浪漫主义转向了现实主义,明确地提出了批判现实主义的革命文学主张。  相似文献   

16.
在欧洲文学史上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两个截然有别的文学流派 ,它们在文学理论、创作主张和创作方法上 ,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但单就德国文学而言 ,其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却有着相当多的相似和联系。究其原因 ,除了 18世纪风靡全欧的启蒙主义在德国没有多大市场外 ,还因为德国的启蒙主义文学缺乏独立的形态 ,是附着在德国的古典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之上的。 1797年是德国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分野 ,从此 ,德国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在如何对待古典文化 ,如何看待文学与艺术的关系 ,如何理解民族性和文化传统等问题上 ,逐渐显示出了不同的思想倾向 ,并最终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17.
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起,"自然派"即批判现实主义取代了浪漫主义,成为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主流.重新认识和评价这一文学现象并探寻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对我们的俄国文学研究和教学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8.
浪漫主义是欧洲文学史上曾经普遍流行的一种文艺思潮,是现代西方文艺思想的起源。五四时期,在个人发现、个性解放和个人主义的时代背景下,创造社异军突起,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潮流,与文学研究会所代表的现实主义潮流构成了双峰并峙、二水分流的形势。五四浪漫主义把情感、想象等视为文学的本质,强调文学与自发性、天才、灵感等特点的联系。浪漫主义的文学观念影响了整个五四一代作家。1925年五卅运动以后,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创造社开始否定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1928年革命文学运动兴起,提倡新写实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在理论上以现实主义为标帜,并且否定浪漫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尽管把浪漫主义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对浪漫主义进行了重新评价,但实际上,在1930年代,逐渐形成了独尊现实主义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曾有过长期的讨论,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对于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出现在什么时代?它的文学理论成熟于哪个时候?它与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有何区别?这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今天重新探讨这些问题,我们觉得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探入: 首先,要克服以往讨论中存在的偏向:一、不能拘泥于恩格斯的定义。恩格斯在给哈克纳斯的信中,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所下的定义提到“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主要是对欧洲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和戏剧的创作经验所作的科学概括,而不是一切国家、一切时代、一切样式的现实  相似文献   

20.
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曾有过长期的讨论,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对于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出现在什么时代?它的文学理论成熟于哪个时候?它与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有何区别?这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今天重新探讨这些问题,我们觉得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探入: 首先,要克服以往讨论中存在的偏向:一、不能拘泥于恩格斯的定义。恩格斯在给哈克纳斯的信中,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所下的定义提到“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主要是对欧洲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和戏剧的创作经验所作的科学概括,而不是一切国家、一切时代、一切样式的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