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田广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6):1-3
在以全面师法西方为主流的中国现代小说中,写意小说以其注重民族文学艺术传统、崇尚小说审美功能、追求个人化表达方式而显得独具一格。写意小说全面颠覆了传统的小说观念和创作方法,扩展了小说的领地,丰富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形式。本文在对“写意小说”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着重从结构、人物、意境、语言四个方面揭示了写意小说的文体特征与艺术特质,并阐述了其艺术渊源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3.
4.
郭小东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3(5):11-16
小说的间离,是修辞技巧,更是主题蕴含。在中国作家中,鲁迅是对此最为清醒同时始终保持着警觉,并在其小说中取得后人难以企及的成就的。 相似文献
5.
芃夫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5(4)
本文试图从文化的层面描述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小说的生成因素.文章以二十世纪社会转型与文化整合为视角,在综合吸收袁可嘉、张法等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社会变迁、中外交融等方面论析中国现代小说文化生成的基本因素和某些历史经验,旨在揭示中华民族面对历史转换所具有的文化选择与创造的巨大能力、显然,这对建设现代化的中国文明是必要的.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王晓梦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5):38-41
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童年的回忆是一个主要的主题形态。童年的往事虽已久远,却是中国现代作家心灵中的一个乐园。他们追怀儿时的百草园,怀念亲情,也有着对人类童年生命状态的思考。现代作家的童年回忆也给我们提供了以童年的言说走入现代作家心灵世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8.
夏德勇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4):49-52
速写体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一种体式,至今没有得到关注,这跟它没有产生影响较大的作品有关。它有特定的文体特征:它是新闻和文学之间的边缘文体,篇幅短,时间跨度小,少历时性叙述;多场景化,少回溯、插叙等情节手法;多简笔勾勒,少精雕细刻。它无法用理论界流行的“散文化”来概括。它的兴盛与急速变动的时代和作家迅速反映时代的创作追求有关,也跟大众传播的兴盛分不开。 相似文献
9.
李萱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1)
现代中国女性小说的"梦幻-消解"叙事主要集中在具有切己性和私密性的爱情与婚姻主题上,梦幻内容常具有比较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代女性的内心欲望和主体需求."梦幻-消解"叙事通过"梦幻""消解"间的落差对比以及叙述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张力,凸显出现代女性所遭遇的与男性不同的问题、矛盾和冲突,以及现代女作家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同时也展示出其中所蕴含的审美张力. 相似文献
10.
就鲁迅小说《祝福》描写祥林嫂“撞香案”“捐门槛”“最后的疑惑”等三个重要场景作解析,集中评论目前流传广、影响大的“节妇”典型论。认为祥林嫂善良憨厚、坚忍倔强,在封建罗网中不断挣扎,有自发的反抗精神,但不是有觉悟的自觉清醒的反抗者;她受封建思想意识毒害,愚昧落后,但不是“节妇”典型。在解读《祝福》以后,还引用了鲁迅有关言论,这有助于人们对祥林嫂艺术形象的全面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黄善明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25(4):22-27
中国现代小说史"历史客体"的"虚构性"、"差异性"与"流变性"并非分析述史对象的终极法则,而是一种"重建"历史真实性与客观性的"当前策略".作为当前一切"重写"与"重评"的主导原则及其操作方法,结构观念的"开放性"、情节手法的"本体路线"与话语方式的"兼容"原则正是迈向中国现代小说史"巨构"之作的真正起点. 相似文献
12.
杨剑龙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2):92-98
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不少中国现代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受到《圣经》文本的濡染,构成了小说创作的罪孽与忏悔、堕落与拯救、受难与皈依等叙事模式。他们在创作中,努力摆脱中国古典小说的伦理教诲传统模式,注重人的外部世界的观照与英雄叙事的传统模式;将对人的处境与出路的思考置予重要的位置,注重于人的内在心灵的袒露与展示、平民百姓人生的关注与描写,使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向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3.
1980年代中国现代小说史编撰模式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小说史的编撰热潮贯穿于上世纪80年代,呈现出三个阶段层层递进的态势,其中杨义、严家炎、陈平原等人的小说史著作都已成经典。通过对三个发展阶段的梳理以及对经典著作的重新审视,可以发现其中隐埋着一条包含小说史体例、小说史视野以及小说史观在内的编撰模式流变的线索。 相似文献
14.
古世仓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5):8-13
"乡土"的发现是新文学"现代性"的重大标志.新文学对现实主义的理解上深层内涵的"文以载道"传统规定了新文学小说对"乡土"的表现在内涵与形式两方面的限度.中国现代小说"乡土"意蕴流变的诸特征,在根本上是由于中国革命对文学的要求和限制. 相似文献
15.
朱庆华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2):109-111
封建礼教是酿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外在原因 ,而祥林嫂自身的性格、心理因素则是其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内在原因。强烈的负罪感、巨大的恐惧感、严重的迷信思想、软弱的性格特征诱发了祥林嫂的人生惨剧。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在她的小说中塑造了一批身份特殊的"留洋者",他们代表了西方现代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决裂,以拯救者的姿态给女性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但由于多种合力因素的影响,他们同样成为特定时代的牺牲品。张爱玲塑造这批"留洋者"的原因是动荡的社会现实和畸形的家庭环境,她企盼以西方现代文明来批判僵化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人类寻求解放的新途径。从这点而言,张爱玲无疑继承了鲁迅批判国民性的"五四"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17.
赵志忠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6):127-130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里,发展各民族自己独特的文学与文化,以期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少数民族作家有着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学土壤和民族文化传统,反映民族的风土人情,展示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与矛盾,成为他们作品的独到之处。而越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学,就越能够在世界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刘振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4)
中国近代科学小说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初,真正起步及创获却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可分为近代译介科学小说和本土科学小说两个方面。随着研究的开展,尽管出现了人为分离现象,但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本土科学小说研究。其主要体现在小说兴衰原因、现代性及价值三个方面。然而囿于研究思路狭隘、文本意义定位过低等原因,近代科学小说研究并未得到与其实际价值相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郭豫适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1):143-145
本文对赵维国《说部论稿》中《鲁迅的小说史研究与小说史研究体系的构建》等论文发表了评论,并作了补述和分析,其中叙介了施蛰存回应日本学者增田涉质疑《中国小说史略》有关"话本"的解释,认为鲁迅将"话本"定义为"说话的人的底本"并没有错,还谈及学术评论应从实际出发,不应从批评概念出发,应当重视考据文章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杨庆东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6):54-57
中国现代小说是随着中国社会转型而生成发展的。脱开小说本体或文化范畴的研究范式,通过对文化工业、现代期刊、稿酬、版税版权制度的探讨,可以发现中国现代小说生发的外部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