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良好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德育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大学德育,人们通常称之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它在高等学校一切工作中占  相似文献   

2.
关于德育首位的全球化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德育作为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无论对社会个体的健康发展 ,或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 ,还是对各个国家、各个民族 ,乃至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均有决定性作用。笔者认为 :把德育放在首位是人的本质的具体体现 ;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各国政府的共同意志。因此 ,德育放在首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全球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在他一生的理论和实践中,非常重视人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并非常重视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他的德育理论是十分丰富、深刻的。他对德育的意义、内容及原则等方面的论述,对当前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四化建设,都具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德育的地位、意义和作用 (一) 毛泽东同志根据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从根本上阐明了德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人的思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是,它不是消极被动的反映,它能对客观存在产生巨大  相似文献   

4.
教育与科学的发展范宁儿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回顾历史上教育与科学发展的关系,对于我们认识教育在实现“四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有一定意义的。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认...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大学德育也面临着全新的社会思想文化环境。大学德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统领地位和决定作用。人才竞争,实际是德育竞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德育的任务就是澄清认识,消除误区,充分发挥其超前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德育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 ,品德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点 ,它既是我们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 ,也是学校落实智育、美育等教育的保证。苏霍姆林斯基说 :“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 ,都是由某种起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 ,在这个和谐的、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因此 ,德育总是被放在首位。纵观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 ,中国德育思想的发展 ,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随着社会的发展 ,时代的进步 ,德育工作也将顺应历史潮流 ,面临新的挑战。在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 ,学校德育目标是培养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  相似文献   

7.
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它经过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而进入现代文化。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在当今 ,文化产业的充分发展 ,显示了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国的文化产业在改革中产生和发展 ,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印度发现的狼孩及诸如此类的事例证明,初生的儿童和动物没有多大的差别,属于自然的范畴;他们只有在人类环境(主要是教育)中,才能由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儿童由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就是儿童道德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着儿童和教育(主要是德育)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因素。儿童和德育二者之间的矛盾斗争,构成儿童道德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认识和掌握了这个客观规律,才能对儿童进行富有成效的教育。因此,本文将试图对儿童道德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中的情感目标理论为研究基点,以当今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所产生出来的种种情感新观为背景案例,试图在人类情感形成的规律中探索提升德育有效性的办法,并以此指导德育工作者如何根据学生的情感发展变化进行适时、适量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以期构建出契合学生情感发展的德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受物理场、学习场、信息场等的启发而提出德育场的概念 ,把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所处的德育氛围 (包括环境和教育 )及其与学生自我意识之间构成的相互关系状态称为德育场。认为社会环境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 ,教育起着主导作用 ,而环境和教育都须通过学生的自我意识而起作用。加强德育工作 ,必须重视社会环境的治理和优化 ,注重教育的科学性 ,注意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德育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在继承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确立德育的首要地位,建立德育的科学体系,扩大德育的社会职能,拓宽德育的工作领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向高校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艰巨的任务,牢固树立德育首位的思想,进一步适应开放环境,更加强化德育的运行机制与综合作用,是深化德育改革的必然要求。突出德育的社会地位,规范德育的各个系统,加强德育与其他教育的结合和渗透,实现德育手段现代化,是高校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总结德育改革经验,预测德育发展趋势,对于我们掌握高校德育规律,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德育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在继承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确立德育的首要地位,建立德育的科学体系,扩大德育的社会职能,拓宽德育的工作领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向高校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艰巨的任务,牢固树立德育首位的思想,进一步适应开放环境,更加强化德育的运行机制与综合作用,是深化德育改革的必然要求。突出德育的社会地位,规范德育的各个系统,加强德育与其他教育的结合和渗透,实现德育手段现代化,是高校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总结德育改革经验,预测德育发展趋势,对于我们掌握高校德育规律,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相似文献   

13.
人的全面发展 ,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最终目标 ,而道德又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高校是育人之重地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则义不容辞。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 ,分别阐述了我国高校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及作用 ,并对我国高校德育于人的全面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 ,最后 ,从改变德育旧观念建立德育新机制两方面人手 ,对高校今后德育工作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要求德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在探析西方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建立德育新理念,关注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以充分实现高校德育的育人作用和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环境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 ,保护环境的教育日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重视。通过环境教育 ,进一步认识环境问题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阐明环境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培养人们环境保护意识 ,并养成一种积极的有责任的行为 ,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适应社会是个体智力发展和脑功能健康的重要标志,是确立人生观、世界观,堵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学校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注重德育,而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因此,现代德育要注重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健全的心理健康体系,永葆学校德育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中,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要深刻认识德育的地位和作用,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将它置于教育规律的范畴内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教育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社会已经从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实际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毫无疑问,人类社会正在迈向21世纪,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对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作为重大国策。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处于龙头地位,担负着培养高级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历史重任。面对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19.
德育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全方位扩大改革开放,加速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重新认识教育中德育的内涵、地位及其演变轨迹,汲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德育教育体系,是历史摆在中国教育界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德育的本质和任务、德育与诸育的辩证关系以及我国学校教育中德育地位的历史进程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这一课题。作者鲜明地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德育教育,始终不渝地维护和建设德育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乃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则之一;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往开来,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社会现象。教育的起源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体现了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和人类社会一同产生,一同发展。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了社会,也创造了教育,人类以自己的有意识的劳动积极地改造自然。逐渐地认识自然现象、自然规律、人和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