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财产权是现代政治哲学的核心主题。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核心政治观点认为,资产阶级财产权关系不是自然的永恒的,而是历史的暂时的,因而是必然灭亡的。这一观点肇始于马克思与蒲鲁东的争论,马克思认为,蒲鲁东对资产阶级财产权的批判未能达到一种历史性的理解,结果沦为对资本主义的辩护。马克思对资产阶级财产权的历史性研究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充分展开,尽管在后来的《资本论》中,这些历史研究内容因为科学体系的需要而大大压缩,但财富和财产权问题仍然是《资本论》的理论内核,并构成马克思全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政治理论及其路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克思超越自由主义的一个重要发现,是提出了“经济的政治性质”问题,即资本主义体制下财产权对个人权利的压制。马克思给现代政治理论带来的重大变革在于,将政治的中心场域从传统的国家与法转移到经济领域,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权力压迫性质,开拓出政治理论的一个全新论域,其核心内容便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概念具有现实性和建构性的双重特征,它不仅仅是一个有特定历史内涵的事实性概念,同时还是一个超出直接事实的建构性的理论概念。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是他从经济和财产权角度介入政治问题并揭示现代社会中的政治对抗性本质的理论路径。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法哲学>除了我们熟悉的公开出版文本之外,还有多种未公开出版的秘传文本.借助于西方学者披露的<法哲学>秘传文本的内容,我们得以重新理解黑格尔政治哲学以及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关系.财产权是现代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在<法哲学>秘传文本中,黑格尔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一西方主流政治信条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提出了"一个快要饿死的人有绝对的权利侵犯另一个人的所有权"的命题.黑格尔对资产阶级财产权的激烈批判,显示了与马克思政治观点的高度一致性,也使近现代政治哲学中以财产权批判为标志的"异端"传统形成了从卢梭、黑格尔到马克思的完整谱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指出,《草稿》是马克思从经济理论上铲除蒲鲁东主义的一部极为珍贵的文献。在《草稿》中。马克思在自己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地揭露和剖析了蒲鲁东的唯心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深刻地批驳了蒲鲁东的劳动货币、无息信贷和交换银行等社会改革方案,因而从根本上推翻了蒲鲁东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相比,马克思在《草稿》中对蒲鲁东的批判,则更为具体、广泛,其地位也更为突出。作者认为,《草稿》标志着马克思从根本上完成了对蒲鲁东主义的批判。  相似文献   

5.
蒲鲁东在关于社会进程及人类理想目标之实现道路等问题上的解读路径与马克思有着明显的不同,他是完全站在抽象法权的基础上来进行理论运思的。蒲鲁东根本瞧不起从现实发展的角度来理解社会进程之本质的思路。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批判一方面彰显了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已经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在经济学领域中的良好运用,从而使他的这种批判显现出很强的针对性,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经济学研究水平滞后的前提下,马克思尚无法清晰地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历史理论,他在批判蒲鲁东时沿用了在批判费尔巴哈等人时已形成的阐述思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深层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4,(8):186-191
蒲鲁东曾尝试依据财产权功能的不同将其划分为"拥有的权利"和"增长的权利"两大类型,此后,又有学者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基于此脉络,可以将财产权划分为"增量财产权"和"存量财产权"两大类型。相对于存量财产权,增量财产权是近现代经济社会才独立出来的一种新型财产权,是经济法中的核心权利,它与存量财产权之间在性质特征、运行规律、人权属性和价值追求上都是不同的。确立增量财产权为经济法的核心权利,有利于对传统经济法理论进行改造和重构,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语境下的私有财产主要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里用于生产过程追求价值增值,导致对人的奴役和剥削的生产资料.马克思采取历史唯物主义态度,辩证、科学地分析了私有财产的历史存在权和历史暂时性.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私有财产概念的考察,对我国目前学术界关于财产权在宪法中的位置、财产权在宪法中的含义、财产权在宪法中的保护以及财产权在宪法中的限制等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8.
“道德政治”谱系中的卢梭、康德、马克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道德政治是现代政治哲学的一个重大理论主题和思想趋向,其核心诉求是批判霍布斯、洛克式自由主义所造成的现代政治的非道德化,主张将现代政治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该主题由卢梭开创,经康德和马克思拓展,形成了现代性批判的完整学术谱系,并成为现代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的内在连接点。卢梭首倡建立道德政治,提出公民社会应该建立在公意和普遍性的基础上。康德以其道德哲学将卢梭的政治主题先验化,为道德政治奠定了一个全新的先验基础。马克思彻底批判和解构资产阶级财产权,将社会问题升级为政治问题,用穷人的权利取代普遍权利去规定现代人自由的最高意义,以此将道德政治议程推向了顶点。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6,(10):18-24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概念,亦是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蒲鲁东的关键所在。蒲鲁东从批判作为所有权的基础——劳动出发,力图确立和建成维护社会平等与正义的公约。而马克思则以劳动问题作为突破口,关注现实的人及其历史的发展进程,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找到了解开人类历史和生存矛盾的钥匙。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把现代性之批判和拯救的目标定位为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把这种统一具体地标识为国家,这个国家不是任何现实的国家,而是一个建构性理想,性质类似于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两者对比:马克思的目标是全体个人对社会财富总和的联合占有,其问题意识执着于经济领域和市民社会批判,尤其执着于解决现代最大难题财产权问题,显示了高度的政治理想主义。黑格尔的问题意识本乎财产问题而充满现实感,但就其坚持普遍物对特殊利益优先、国家对市民社会优先来说,又超越了市民社会、经济领域和财产权问题,而指向更高远的理想,政治气质近于古典共和主义。  相似文献   

11.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以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理论依据并利用其方法论原则,对现代人的异化进行着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列斐伏尔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异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以日常生活的异化作为最突出的现代性问题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对解决人的现代性问题和异化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建兵 《云梦学刊》2007,28(5):25-28
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状况,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正确指导当前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国内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涉及产权概念内涵界定、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现代西方产权理论、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中国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在突破所有制理论静态研究方法和产权分离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总体上研究还显得薄弱、滞后,需要深化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反心理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共同主张,皮尔士是这一主张的最早倡导者之一。他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对以笛卡尔为代表的近代心理主义哲学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其主要观点是:思维不可能从没有前提处开始;内在直观并不是自明的;不存在非符号化的思想等。皮尔士的这些观点在"语言学转向"之后的现代哲学中有着广泛的共鸣。更值得注意的是,它们也在实用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继承和光大。  相似文献   

14.
以市场经济中居民这一微观主体的产权构成为视角,通过剖析居民财产权的生成机理与学说渊源,从中揭示居民财产权在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本质要求与制度规范,进而阐述居民财产权作为一种权利性产权与企业产权、国家产权的不同及相互之间的冲突,指出现代市场经济必须通过权利界定、权利分割、权利对等来理顺居民财产权,加强对我国居民财产权的保护和扶持,适应经济增长对居民要素贡献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5.
陈尧 《晋阳学刊》2014,(3):101-107
G·D·H·科尔(1889-1959)是20世纪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先驱。科尔对代议制民主无法真正代表选民的弊端进行了批判,提出以职能民主制取代代议制民主以及将基尔特社会主义建成一个参与性社会的思想,对当代参与式民主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科尔关于工业社会中民主参与的论述未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忽视了现代政府职能扩张和福利社会兴起的现实而具有乌托邦的色彩。  相似文献   

16.
民办高校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共同构成了现代学校制度。产权制度又是现代学校制度中的基础,民办高校产权制度改革,是近几年来民办高校的实践者和理论工作者所关注的焦点。齐齐哈尔职业学院通过7年的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产权明晰的确认,其改革思路、运作方式和实现途径,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私有财产权制度是近现代社会的一项基础法律制度,在各国宪政领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公民财产权是指公民对私有财产的权利,包括对私人所有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权利.通过阐述宪法意义上公民财产权的含义,回顾我国宪法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论述完善公民财产权宪法保障制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社会公正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肃 《河北学刊》2007,27(6):38-44
平等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关于社会公正讨论的一个焦点。罗尔斯站在中间偏左的自由主义立场上提出了两条正义原则,要求在保障广泛的基本自由权利的基础上,让最不利者有所得益。这种有点福利主义倾向的差别原则受到了诺齐克等自由至上主义者的批评,后者认为起点和程序面前的平等才是唯一可行的平等,其他的平等都是空想或模式化的原则,只会伤害公民自由包括私有产权。而社群主义和激进派则不接受普遍道义准则、只承认社群具体善观念、或者是要求一种乌托邦式的彻底平等。所有这些争论对于研究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公正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赛伯空间、虚拟现实以现代技术为支撑,体现了技术现代性的主要特征,但它们背后有深刻的文化成因。沉浸性是虚拟现实的本质属性,是当代技术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交互作用的产物,反映了当代网络文化的困惑,也体现了现代性的核心基础的危机。  相似文献   

20.
伍铁平是我国当代著名理论语言学家,模糊语言学、比较词源学的开创者.在语言学界较早举起学术批评大旗,围绕"学术"和"学风"这两个影响学术发展的要害问题,对我国语言文字学界的伪科学和不正之风进行了大胆揭露与批评.其学术批评活动,对净化语言文字学学术环境,维护国家语言文字政策,促进语言学科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