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论长吉图先导区规划下的延边城市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开放,为延边地区的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极大的机遇。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规划下。在加快延边地区城市化建设中,只有把朝鲜族民族文化融入其中,突出延边的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才能打造出具有延边朝鲜族民族文化特色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2.
长吉图先导区同朝鲜罗先市的经贸合作,是实现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目标的需要。物流大通道建设是经贸合作的重点,跨国旅游合作是双边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以加工贸易为中心的制造业合作是双边经贸合作的发展方向。必须以通道建设为中心,促进跨国旅游和产业合作。  相似文献   

3.
2009年11月国务院已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标志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迄今唯一一个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长吉图是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的简称,延边州作为长吉图先导区建设的前沿窗口,是图们江开放开发的主要承载者,也是吉林省区域和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地区.近年来,延边地区的劳务收入,主要是对韩国的劳务输出始终居全国、全省同类地区之首.劳务输出对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促进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繁荣房地产业的发展,提高当地人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高技能人才的数量、结构、布局、培养培训等方面深入分析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高技能人才的现状,提出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为制定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加快推进长吉图规划中的延边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可以大大提高延边城市化水平,壮大区域中心城市对延边经济社会发展的集聚水平和带动能力,提高延边区域经济实力,提升国际合作竞争力,为长吉图开发开放提供强有力的城市支撑,进而将延边地区打造成具有区域特色、民族特色、开放特色的长吉图东部城市带。  相似文献   

6.
宗教文化不仅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越来越成为当代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吉图区域作为中国目前唯一一个由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吉林省最活跃的旅游产业带,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总体数量可观且类型齐全,整体知名度不是很高但品位上乘,宗教文化活动不是很多但影响较大,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将对该区域乃至吉林省旅游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实施,是我国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模式的新探索。这种以沿边开发开放为内容的先导区建设需要图们江区域相关国家的积极回应和良性互动,需要构建以权威、高效的运行机制为基础的国际合作平台。笔者对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的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探讨了东盟区域合作的经验。考量长吉图先导区周边复杂的国际环境,试图以东盟区域国际合作为借鉴,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中国际合作的制度建设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腹地,是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近年来国家为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规划和战略,还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对长吉图地区对外贸易总体状况和长吉图地区进口和出口状况对吉林省经济总量的回归分析发现,长吉图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吉林省经济总量的增长,尤其是长吉图地区出口总额的增加对吉林省经济总量的增长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的提出背景、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价值、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现状及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策略四个方面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将内外统筹与沿边开放创新战略、增长极培育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战略、产业优化与增长方式转换战略融为一体,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产业发展提出了要求。作为吉林省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长春市负担着牵引整个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产业发展的使命,对其工业发展和产业布局进行实证分析,可以认清问题,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城市聚集经济的优势,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宁波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宁波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开发港口文化旅游、都市文化旅游、商务旅游休闲文化、乡土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12.
张家界具有区位优势明显、资源品牌价值巨大、产业基础夯实和开发机遇良好等发展森林文化旅游的优良条件。通过构建森林文化与旅游文化双轮驱动机制、开展森林文化旅游功能分区与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打造精品旅游节会、加强森林生态和文化资源保护力度等措施,以实现张家界区域文化与森林旅游的全面融合、旅游核心区和旅游商品集散地地位的树立、地区经济总量增长和森林文化旅游带动能力的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3.
文化旅游业作为陕西省的传统支柱产业,近年来在全国各省市旅游发展收入的排名和增长方便却存在退步的趋势。针对当前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国内外旅游相关文献的梳理,将文化旅游产品划分为自然生态类、遗迹遗址类、建筑文化类、文化旅游商品类和民俗节庆活动等五大类,在此基础上对陕西省三大区域即关中、陕南和陕北地区的文化旅游产品(数量、类型、等级和空间分布)和文化旅游景区等进行评价。研究认为,目前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处在发展过程中,文化旅游活动以文物观光为主,吸引力不足;文化旅游产品以低端产品为主,精品项目较为缺乏;文化旅游产业拓展不足,业态较难创新;文化企业品牌影响力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应着力于促进文化旅游产品类型的多样化,以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应提升文化旅游过程中服务的文化内涵,增加文化旅游产品价值;应加强文化技术创新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提升旅游者文化体验质量;应对大文化旅游企业实行“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增强本省文化旅游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旅游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发展举措。石家庄是京南第一个省会城市,在旅游产业上存在着旅游资源分布不均,旅游资源缺乏深度开发,旅游产品停留在观光层面,缺乏精品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旅游产业缺乏跨行政区划整合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京津冀旅游一体化进程。为了更好地发展石家庄旅游产业,就需要拓宽旅游产品开发视野,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在旅游产品中融入文化元素,强化专题旅游产品开发,打造"京南旅游文化中心"品牌形象。在此基础上要着力打造鹿泉、正定、藁城和栾城等4个旅游城市组团,同时还要对石家庄的旅游资源进行中心区商务游、西北区红色游、西南区生态游和东南区观光游的分区域分主题划分,并在既有的交通网络基础上构建衔接不同区域的旅游专线。  相似文献   

15.
自《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以来,福建省一直致力于文化旅游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文化是旅游产品的精华,文化旅游是旅游业永恒的主题,当前,福建省已有多项支持福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财政措施,但文化旅游在保护、开发、市场营销、旅游环境营造及发展持续性等各个环节上还须财政继续大力支持,建议通过减免税收、争取国家家专项资金、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进一步财政预算拨款等政策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旅游业已经被内蒙古自治区及通辽市确立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本文根据库伦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根据当前国内旅游业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推动库伦旗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广州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势头良好,饮食文化、城市观光文化、深度游三大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正在形成。但文化旅游产业定位模糊,缺少大型文化旅游企业总部,缺失新型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业。广州应重点提高核心层次产业与中间层次产业的比重,扶持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挖掘海上丝路文化、集结岭南文化、培育创意文化,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旅游中心镇跨越发展,孵化总部经济,实现文化旅游产业高度化。  相似文献   

18.
宁波发展文化旅游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区域发展资源,将区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是发展区域旅游、提升区域形象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宁波发展文化旅游的条件和优势,评价了其文化旅游开发潜力,提出了宁波文化旅游发展的目标、思路、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多样性的民族文化作为西部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对国内外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对西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如何在保护西部文化生态和旅游发展中找到一个契合点,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