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文史互参的方法,将张融的思想行迹、文学创作与所生活的社会背景结合考察,旨在突出其在南朝文化史上应有的地位。研究认为:张融融合儒、玄、道、佛的思想特征正是南朝时期儒、玄、道、佛互相融合的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典型体现;其创新的文学理论和创作亦与南齐永明文学变革运动声调一致。  相似文献   

2.
魏晋时期,儒学的思想统治开始松动,出现了儒、道、玄、佛多元文化的格局,儒家以礼制情的情礼观受到了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魏晋名士的冲击.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人对生命意识的觉醒时期,竹林七贤从生命价值、人生意义和生存状态等方面反思情与礼的关系,表现出了崇尚自然、尊重个性、追求精神超越和自由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3.
潘岳作为太康文学的重要作家,其生活的时代儒玄交织激荡。他既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又受玄学思想浸润,在复杂的政治坏境和思想氛围中,加之他坎坷艰险的仕宦经历,形成了其复杂而矛盾的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4.
“道”“玄”“一”均为《抱朴子内篇》的核心概念。葛洪以“一”为桥梁,沟通进而统一“道”与“玄”的“一贯道玄”理论构架,并以此会通道儒思想,构筑了一个兼综道儒的神仙道教哲学体系。据此,葛洪提出了新的道儒关系。  相似文献   

5.
晋宋之际,儒学振兴、玄学式微,佛学兴盛,三教之间的互动共融,为士人提供多向选择,形成了此一时期的特殊面貌。受其家世影响,在颜延之的思想中儒学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但在佛、玄盛行的南北朝时期,颜延之身上也沾染了佛玄的习气。三种思想同时并存,交互影响。一方面,玄、儒合流,借佯狂而斥权贵,以名士之风实现一种维护社会秩序的儒士自觉感。另一方面,玄、佛双修,在对社会的失望中采取一种出世的超脱之感。  相似文献   

6.
李斯是秦汉时期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其政治思想及实践对秦朝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历史影响。李斯的政治思想体现出法儒并存、以法为主与法儒互补的理论内涵,适应了秦汉时期新的君主专制政治的历史发展,构建起一个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功利性的思想体系。李斯对法、儒政治思想都有着深入地汲取,但从其政治实践看,这两种思想因素之间既有矛盾、冲突的一面,也存在着互补、融合的另一面,形成其政治思想的内在的双重性。李斯是秦汉时期法、儒相结合的新型政治官僚的先驱,其政治思想折射出这一时期新的君主专制政治模式的初期的探索与发展,因此具有极为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7.
唐代文儒的文学与历史承担--从张说到孙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元、天宝时期以张说、孙逖等为中心的几代文儒不只是同时兼具文与儒两方面的才能,而且是在思想观念、自我意识上将文与儒结合起来,由此开拓出不同于前人的文学观念,从而对盛唐士人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尤其是文学感觉空间的建构,影响至深.  相似文献   

8.
魏晋六朝文论所由以产生的社会思想文化背景 ,即门阀士族制度下 ,儒学仍是统治形态的思想基础 ,吸纳了玄、佛义理 ,取得学术上的进步 ,继续影响文人的思想意识。与此同时 ,文学形式日益丰富 ,对文学本质规律的探讨进一步深化。这两方面共同作用 ,使文论的综合特点表现为 :在政教伦理批评的框架下 ,总结文学新变 ,经世致用与抒情言志不可分。魏晋六朝文论奠定了其后文论的基本样态 ,其消极影响是 :压制了对文学自身规律的深入探求  相似文献   

9.
道家的黄老之学在汉初一度成为统治思想,汉武帝以后,尽管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但由于儒、道这两种学说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互补性,所以,每当社会动荡、世风日下、虚妄高张、儒学僵化衰微之时,道家思想便成为人们心目中匡时救弊的药方,成为儒家学者吸取的对象。儒、道相抗相补特别是道家思想,对汉代文学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无论是创作理念还是作品的思想内容,都在汉代的诗、文、赋作品中有着充分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人类思维认知水平与文学创作有内在联系。汉代离古未远,汉代文学代表作品的辞赋,表现出明显的理性思考的轨迹。汉大赋中的理性思考既表现为对儒家政治、道德的追求,又表现为讽谏意识的增强、讽谏内容的增多。汉代抒情、说理赋对道家自然无为思想的理性思考,具体落实在个人行藏出处的人格建构上,体现出对自然本真人格的追求。儒、道的合一影响及汉代士人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重玄派是道教中以“重玄”思想注解《道德经》而闻名于世的一个学派。所谓“重玄”,语出《道德经》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以“重玄”为宗旨解释《道德经》,是这一学派的特色。成玄英即是唐代重玄派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成玄英,字子实,陕州人(今河南陕县),生卒不详,曾隐居东海。贞观五年(631),太宗召至京师,加号西华法师。高宗永徽(650—655)中,流郁州。在流放期间注疏《老》、《庄》及撰述其他著作。“书成,道王元庆遣文学贾鼎就授大义,嵩高山人李利涉为序,唯  相似文献   

12.
在六朝波谲云诡的历史风云中,庐山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青睐,儒、释、道三种思想在此汇聚,形成了特殊的文化语境。六朝文人在庐山领悟佛玄义理,描摹山水姿态,表达人生态度与政治理想,其诗歌中佛玄、山水、隐逸主题并置。在庐山特定的语境中,其诗歌审美风格呈现出从玄妙超脱、平淡自然到清丽婉转、雄奇俊丽的衍化过程,这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晋作家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发展了建安、正始文学对文学形式的探索。受士族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在整体上具有选择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尚文辞、有意追求悲美风格、文学玄虚化状态呈现出普遍性三个方面,由于缺乏真情实感,造成文学情感表达的倒退,影响了西晋文学的整体风貌。  相似文献   

14.
韩愈和柳宗元立足于尊儒和复儒立场,从散文的体制、语言对五经分析,将五经的文章当作文学看待,打破了推尊经史,卑视文学的旧传统观念,因家庭、性格、思想、兴趣的差异,他们的评点也显示出差异。  相似文献   

15.
晚清理学名臣曾国藩在全面接受儒家思想的同时,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在仕途正顺时期的诗歌中屡屡提出“功成身退”的道家人生设计,表现出道家气象,并非如众人所言是咸丰七年守丧复出后才大量吸收道家思想的。据此可以重新认识道家思想对他一生的深刻影响,并由此分析中国士大夫“以道补儒”人生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谢庄是一位儒、释、玄兼容的文学家。作为世族门阀之子弟,其肩负着振兴家族、保全家族之重大使命,故而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严肃面对现实,既积极进取又适时“止足”,令自己处于游刃有余的境地。同时,在玄风仍存、佛风正盛的时代文化背景下,他又沾染玄、佛之思想,但此两种思想只是作为调剂品在指导着其人生,并未占据主流。  相似文献   

17.
寒山诗的流传与研究钱学烈《寒山子诗集》的作者是唐代一位充满神奇色彩的隐逸诗人寒山子。他的三百多首诗是中国文学宝库中闪烁异彩的明珠。其诗内含丰富,思想深邃,融铸了儒、释、道三大哲学体系,表现了诗人由儒入道、由道入佛、由佛入禅的思想历程。其诗风格独特,不...  相似文献   

18.
汪曾祺品人散文是散文史上值得关注的存在.其文学世界里的主人公群体主要是由"热爱"与"天真"两类文化性格组成,从中充分传达出作者一种"印象"和"直觉"的品人观.这是汪氏"援道入儒、外道内儒"的立人理想的体现,和传统"儒道互补"的内涵不同,从中隐含了其对诉诸西方资源改造国民的反思与拒绝,并包涵了其寻根思想之精义,具有一定文学思想史的考察价值.  相似文献   

19.
鉴于西晋“清谈误国”的深刻教训,反省和批判玄化士风及其社会危害成为东晋时期一种或隐或显的时代思潮。其中既有门阀士族社会朝廷当轴执政者和地方军政人物对玄化风气的指责和矫正;也有出自寒门阶层、崇尚刑名法术的文吏之士对“清谈误国”的抗议,表现出强烈的务实作风;更多的则是一些崇尚儒学的思想人物对玄学流行有损儒家礼法制度的激烈批判。这种反省与批评思潮,就时间段而言,虽贯穿于东晋一代,但以东晋前期最为集中。就思想倾向而言,虽有高级士族阶层玄化名士,但以崇奉儒学和刑名的思想人物为多。就侨人与南人的分别而言,南人不仅所占比例颇高,而且言论激烈。这些特点,都是由当时社会文化背景所决定的。同时东晋时期的主流士风仍然趋于玄化,这也决定了这一反省与批判思潮在社会影响方面的诸多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天兴元年七月,北魏王朝迁都平城。此后平城(今山西大同)作为北魏的都城,前后存在了94年。在这近百年时间里,北魏的农业、工商业、对外贸易等经济形式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促进了平城时期经济的繁荣。在思想文化方面,拓拔氏一改前期仇视、惧怕汉文化的心理,逐渐接受汉族文化,儒、道、释,以及外来文化相互交融,共同促成了北魏平城时期文学的复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