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英汉称谓语与文化之关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语言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 ,称谓语与文化密切相关 ,是一种显性文化形态。文章通过用文化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观点对英汉两套称谓系统进行分析对比 ,从而揭示它们与文化之间存在的种种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使用与语用失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称呼语作为语言的组成部分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否正确使用称呼语直接关系到日常交往的成败,关系到能否得当地建立和处理人际关系。在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正确使用尤其显得重要。本文从交谈双方的社会关系分析了影响称呼语选择的主要因素,指出权势关系或同等关系是各种语言中决定称呼语选择的普遍因素;对比了英汉两种语言称呼语体系的异同;分析了亚文化和跨文化交际情况下由于称呼语误用而导致的语用失误现象。指出在外语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注意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称呼语体系的差异,培养社会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近年来国内文学理论界兴起一股反本质主义的文论研究走向。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争论,引发了学界对传统研究模式的深入反思和讨论,其中呈现出几种颇具代表性的研究范式:如陶东风的"建构主义"、南帆的"关系主义"、王一川的"本土主义"、杨春时的"超越主义"、童庆炳的"对话主义"等。上述五家都是在反本质主义思潮影响下对文学理论研究做出的具体调整,他们一致要求打破传统本质化、普遍化的言说方式,对僵化的思维模式进行突破,从具体的历史语境出发,建构起新的文学阐释模式。这种对文艺学进行反思与重构的路径丰富多样、各具特色,共同汇集成一种时代潮流,成为新世纪理论界一种普遍化的学术倾向。对他们进行梳理无疑对于后来的文艺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在"本质主义"之后也应该有所构建,不是也不应走向反本质主义者那样的极端解构,而应进行一种开放而多元的本质个性化的重新言说,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开放空间与富有个性的构建格局,以促进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语言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称呼显示了说话人和受话人的社会关系及距离远近,与一个民族的社会关系法则及文化系统息息相关.沿用"权势"和"同等"原则,对英汉人称代词、姓名、头衔及亲属称谓等称呼形式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英语中称呼受"同等"关系影响较大,"权势"原则是中国人选择称呼的主导原则.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依赖于对情境...  相似文献   

7.
中国语境中的"反本质主义"是一个文化研究意义上的政治概念。这一策略性应用见证了从自律性文学理论到文化研究的发展变化。对于这些转变,我们可以在四个方面予以反思:应用的策略性;生成的转换性;解构的博弈性;面对当下的反思性与面对未来的肯定性。  相似文献   

8.
在英汉两种语言体系里,委婉语是一种被广泛使用并深受社会文化影响的语言现象。英汉委婉语的差异折射出各自所承载的不同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忽视这些文化差异就会在委婉语的翻译中产生诸多问题。在文化视域下探讨委婉语翻译策略将有助于委婉语翻译理论及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提出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这不仅在整个五四运动期间产生了巨大的轰动,也对当今国际化社会跨文化交际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巴西食人主义作为后殖民主义翻译一代表翻译思想,不拒绝外来文化营养,尤其是强势文化的营养。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策略,在分析批判强势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给予本土文化新的营养。食人主义为了摆脱政治上独立但文化上依然依附于宗主国文化以及欧洲其他文化的状况,强调不同文化之间平等互补。两者都体现了对弱势边缘文化的关注和保护以及对于主流强势文化的抵制。  相似文献   

10.
11.
当今全球化进程使跨文化交际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来自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在交流合作过程中容易因为文化差异导致交往失误."文化中心主义"是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干预人们交际活动的几大类负面影响之一.本文对"文化中心主义"的概念做了释义,并分析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并寻求克服其负面影响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围绕着文学是否存在着一个“固有本质”或一些“普遍规律”等问题,当代文论产生了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论争.反本质主义认为,当代文学研究中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文艺学的发展,文艺学不应该再将精力集中在寻找一个虚幻的本质上,而应该根据文学在当代和历史中的功能进行阐释性活动.从这个意义上,反本质主义强调回到历史语境,文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得到重视.日常生活如何进入文学、文学如何取舍日常生活,又包含了技巧、形式、意识与无意识、审美与意识形态等诸种因素的合力,这就对文学研究提出了双重要求:既要聚焦文本批评,也要将阐释本身历史化.  相似文献   

13.
英汉语称谓语与文化之关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语言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称谓语与文化密切相关,是一种显性文化形态。文章通过用文化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观点对英汉两套称谓系统进行分析对比,从而揭示它们与文化之间存在的种种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国俄语教学从理论到实践都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形式的讲解传授及各项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基本上忽视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出发,阐述了俄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及导入内容.  相似文献   

15.
论个别性与本质主义的矛盾--反思本质主义的一条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认知事物的思维程序,本质主义用以认知一般性的道理并没有错,它的错误仅仅在于用以认知个别事物,其做法是将个别事物的全部属性还原为其中的某种号称本质的属性,以为抓住了本质就能推知其余属性,就能认知事物的整体.实际上,个别事物所杂有的全部属性之间并不存在一以贯之的逻辑推论关系,或者说,个别性只是一个"属性丛".用本质主义认知个别事物,必然遗漏那些跟特定本质属性缺乏逻辑关联的属性,从而使个别事物的整体无法得到认知.个别性和本质主义之间的这种矛盾是不可克服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是对个别事物采取一种非逻辑推导的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16.
经典名称语义理论没有专门讨论自然种类的划分与存在,而自然科学研究不断得出结论质疑语言哲学家对自然种类的解释。在对语义问题的反思中,逐渐形成一个依托性质界定自然种类的研究传统,并形成关于自然种类的两个解释:"类本质主义"和HPC。二者对性质之间的关联有不同把握。HPC避开了揭示本质性质探究的困难,因为纳入较多认识论思考而能够相对充分地解释自然种类的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教学是异质文化之间的互动。在多元文化框架下,跨文化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实施跨文化教学的策略为:对比式跨文化教学、融合式跨文化教学和兼并式跨文化教学。在跨文化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开发本土文化英语教材等。  相似文献   

18.
课程本质研究中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反思与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制约了课程本质研究的深入发展,立足当代哲学立场,提倡一种与本体相分的在实践中动态生成的多元、关系性、开放、合理性的本质观,合理的对待本质主义思维方式,进而提出从多视角以动态生成的思维在目的、规范与规律的统一、应然和必然的统一中探讨课程本质的一系列超越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思路和原则,以期推动对课程本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台湾向来是一个由多元族群所共同组成的移民社会,在全球化语境和台湾本地特殊情境影响下,其自身所蕴含的多元文化特质而发展为多元族群的社会。但台湾的多元文化主义被高度意识形态化,对真正的宽容、民主和多元的造成伤害,导致台湾版的“多元文化主义”的异化和畸形,无益于台湾形成真正宽容多元的社会文化形态。在台湾文化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应怀抱平等、尊重、学习的方式,面对不同文化,达成相互理解;少数族裔的文化认同必须在自身的文化传统以及主流文化之间作抉择或取得平衡点;透过多元沟通,建立起台湾人民对新移民的同理认识,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20.
"兄弟姐妹"称呼语与民族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兄弟姐妹"等称呼语指称意义在不同民族文化语言上的反映,对比分析了"兄弟姐妹"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称呼特点,讨论了民族文化与词义指称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