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预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协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兴国 《科学咨询》2008,(12):41-41
语文能力源于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把"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可见必要而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形成的源泉和前提,正所谓"功夫在诗外".  相似文献   

5.
况守益 《科学咨询》2009,(12):45-46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的精神,开放的视野,合作的思维以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当今世界对语文教育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应当让学牛学会什么?收获什么?我想,除了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外,更应该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教学生学会做人.让课堂充满灿烂的人文阳光,以此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  相似文献   

6.
&lt;小学语文课程标准&gt;指出:“语文课程应立足于现实,面向未来.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李中琼 《科学咨询》2009,(10):48-4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苇要性.在过去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认为创新高不可攀,影响了中小语文教学提出的新挑战,在语文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实际、学生实际,进行大胆的探索,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语文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语文能力源于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把"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可见必要而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形成的源泉和前提,正所谓"功夫在诗外"。  相似文献   

9.
中职学生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语文教学应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使语文课堂教学进一步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语文教学的实用性,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职业生涯.语文课程应体现职业特点,增强实用性,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上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0.
唐琼 《科学咨询》2007,(10):36-3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不仅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地位也明确的指出了语文课和语文老师的任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12.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倡导的"习",就是要反复训练,不断实践.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师和语文课堂教学的追求.但是,在教学第一线,包括一些观摩研究课,常有一味追求所谓人文性,偏离语文习学规律,忽视必要的语文知识训练的现象."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笔者认为,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语文实践,对于在校学生仍然是一种有计划、有步骤的语文训练活动.要通过语文课程把语文知识转化为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须进行必要的语文训练.  相似文献   

13.
冉伟 《科学咨询》2013,(1):51-52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看出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感情的熏陶、情操的陶冶,审美的品悟。如何让语文课堂熠熠生辉?让美读走入课堂使学生感受到语文之美,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让语文课“流动”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把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并明确指出:“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同时也强调“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充分利用文本资源,结合阅读过程加强语言训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环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遵循"感知,理解、鉴赏,评价"这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过程,把握阅读教学活动的认知规律,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展语文学习的应用领域,应该是开放而且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当今社会语音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化和发展.一句话,语文课程应该是有活力的.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语文教学却使很多教师大伤脑筋,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刘梅 《管理科学文摘》2009,(17):198-198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的经验,并有助于学习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相似文献   

19.
古语云: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可见资源环境的宽广与个人“拳脚”的施展是息息相关。2001年7月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必须建立大语文观念,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为此如何开发利用教育资源,谈谈自己几点看法:一、结合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