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贺宏 《东岳论丛》2012,33(12):120-125
以2007年至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价值相关性角度检验综合收益信息的有用性.研究发现,综合收益与股价正相关,但是其价值相关性显著低于净利润;同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非正式披露的综合收益相比,在利润表中正式披露的综合收益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反而更低;每股收益与“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之和具有比每股收益显著更高的价值相关性,说明披露其他综合收益的明细信息有助于投资者构建收益指标,进而做出价值判断.本结论不仅丰富会计信息有用性的研究,并对中国准则制定部门应对会计准则持续趋同的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2009和2010年我国A股的全部上市公司数据,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后上市公司综合收益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无论非金融业还是金融业上市公司的综合收益信息均具有一定的价值相关性,同时研究发现金融业上市公司综合收益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与非金融业上市公司有显著区别。这说明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下,综合收益的提出整体上提升了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体现出很强的价值相关性,对于投资者具有很高的决策有用性,也促进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相似文献   

3.
构建了一个会计信息质量综合指数,利用股权分置改革后的样本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中的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是正相关的,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性质与会计信息质量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选取2005-2012年的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应计质量视角运用FLOS模型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水平进行度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不同年度来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均值显著大于中位数,呈现右偏态分布;上市公司之间的会计信息质量差异正在逐年扩大;从变化趋势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水平有所提高。基于不同行业来看,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以及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三个行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水平最高;农林牧渔业、传播与文化产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5.
基于投资者保护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的实证检验表明,公司的信息质量以及信息披露的及时性能够发挥投资者的保护功能;仅通过提高公司信息披露的频率还远远不够,关键是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公允价值计量基础没有成为投资者保护的有效促进因素,反而可能成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对此,应加强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监管,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实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由静态监管向动态监管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蒋葵  龙艳 《学术论坛》2012,35(8):125-128
对于经历了金融危机冲击的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建设来说,借鉴美国在公允价值使用上的实践与经验,在新会计准则稳步推行的背景之下,结合我国的会计环境基础,对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对新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文章基于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分析,结合理论和实践剖析了公允价值的使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基于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的角度,分析了国际上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准则的调整以及我国的应对措施;最后,根据国际形势和我国国情,提出了关于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对股票价格具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且会计信息的信息含量在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上市公司业绩与总经理变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业绩与总经理的强制性变更和正常性变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强制性总经理变更作为最极端的约束手段能够约束业绩差的总经理;差的业绩并不是导致总经理变更的原因。无论是强制性还是正常性总经理变更都对公司的业绩没有显著的影响,也就是说,总经理变更,特别是强制性总经理变更不能达到促进公司业绩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以上市公司年报的审计意见为基础,构建了会计信息质量指数。以股权结构为中心,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海南省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之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与会计信息质量正相关,而股权集中度和高管的持股比例都与会计信息质量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后的高管变更是我国的一种独特现象,对此进行研究后发现:控制权转移后总体上并没有提高公司业绩.尽管控制权转移后第一年内提高了公司业绩,但实际上是高管变更对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后的绩效产生了显著影响.另外,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在控制权转移后第一年呈倒U型关系,但不显著;第二年呈U型关系,而高管变更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邵莉  吴俊英 《西部论坛》2012,(3):102-108
基于FAS 157的公允价值层级理论,采用Ohlson价格模型,以公允价值的三个层级为切入点,通过对A股金融行业的实证分析,研究公允价值层级信息被我国资本市场的认可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公允价值层级信息的披露有助于公司提升股价,第一层级公允价值资产比第二层级公允价值资产更具增量价值,而第三层级公允价值资产以及公允价值负债的三个层级均未呈现显著的价值相关性。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公允价值层级披露的统一标准,并鼓励上市公司通过评估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其公允价值资产和负债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12.
从公司或厂商的交易层面来考察市场经济发展的态势,市场治理结构及其制度安排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市场治理结构的变动,要求与此相对应的其他制度安排发生相应的调整,会计准则作为一项制度安排也是如此。基于市场治理结构变动会引致公司处理资产的行为变化,本文在分析市场治理结构与会计准则之关联的基础上,认为我国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全面推行的新会计准则的深层原因,是现阶段市场治理结构的发展态势使然;文章重点分析了作为新会计准则核心计量工具的公允价值、金融工具等概念,研究了这些计量手段在哪些层次上体现市场治理结构变动对新会计准则体系重塑的内在规定,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考察了我国全面实行新会计准则有可能碰到的困难,并据此对化解这些困难提出了一些可供学人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XBRL在全球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推动了我国会计信息化领域的变革。海西各试点实施企业利用XBRL技术编制财务报告虽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了便利,但由于其发展时间短暂,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存在不足之处:缺少先进的理论支撑、XBRL分类标准不完善、XBRL相关技术及人才的欠缺等。因此,文章通过研究XBRL在海西企业的应用状况,分析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而探讨加强海西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以2005-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t模型对上市公司财务预警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logit模型可以对上市公司一年后是否出现财务危机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5.
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基础与现实选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的核心问题。作为一种新的会计 ,公允价值会计为知识经济时代大量涌现的无形资产、衍生金融工具提供了更加合理、更加有用的会计计量模式。文章重点讨论的公允价值会计产生的背景和历程以及公允价值会计的实质。公允价值会计的核心是现值的运用。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和使用已是大势所趋 ,为我国未来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也必然会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的主题是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模式,股权集中程度是否会影响企业的融资行为。研究选取2001年100家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数据为分析对象,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决策模式与国外一些理论或实践经验不完全一致,研究从技术和社会制度等方面解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会计信息质量与自愿性信息披露——来自深圳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海文  崔刚 《兰州学刊》2009,(10):49-53
文章以深圳A股市场17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可操纵应计利润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代理变量,研究了会计信息质量与自愿性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与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降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助于促进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债务融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债务融资效应的主成分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我国710家上市公司2008、2009年财务数据按资产负债率的大小划分区间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比重的多少并不像通常想象的那样与公司治理绩效成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在不同的资产负债率区间表现为不同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2004年的截面数据为研究窗口,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营业绩愈好,财务报告质量愈高和聘用“十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越有动力披露内部审计信息;而财务状况异常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偏大的上市公司披露内部审计信息的可能性则较低;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公司规模对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信息披露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