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结合相关翻译理论,特别是从现代信息论原理入手,从释义角度分析了对外宣传翻译中词汇的解读问题,探讨了其分类及特征,并以新词为例,总结了外宣词汇英译的原则与几种方法,并结合具体词汇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
从目的论角度对上海世博会的外宣资料翻译进行了调查,采访了来自不同英语国家的6位目的语读者,以上海世博组委会指定的唯一官方杂志《上海世博》为蓝本讨论了目的论在外宣资料中的作用。与其它相关文章不同的是,本文从信息接受者的角度对英文外宣资料的满意度和可接受度进行了阐述,进而分析要成为好的外宣资料应注意的问题,旨在为我国外宣资料的翻译工作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词是社会活动的脉搏,敏感地反映着社会中的新事物、新现象、新概念和新思维。中文新词的英译能及时、准确地向国际社会传播和介绍中国的发展现状。本文拟从传播学入手,辩证地探讨中文新词英译,分析翻译过程中可能影响翻译传播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旅游翻译属于应用翻译学范畴,在对旅游翻译的理论进行探索的基础上,得出景区景点、外宣材料的翻译应该依据目的论、功能对等、交际翻译等理论的"多元互补"标准,才能使英译更好地发挥信息传递、劝说等功能。通过分析景区景点名称和外宣材料的文本及功能特点,阐释英译中存在的诸如不统一性、误译等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对山西省景区景点、外宣材料的英译提出进一步规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企业对外宣材料英译的需求日益增加.好的翻译能为企业对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提高外宣材料的英译水平,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就成为问题的关键.通过从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翻译理论入手,探讨企业外宣材料的文本类型,然后结合具体例子探讨如何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方法实现译文与原文的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6.
在多模态宣传背景下,以真实媒体旅游外宣文本为语料,从多维度分析、梳理榆林市旅游外宣材料和旅游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定性错误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旅游外宣材料英译中的错误涉及拼写、语法、用词、语用、文化差异、译语不统一等各个层面,因此需进一步探讨其恰当的翻译方法,提出改进旅游外宣材料和旅游公示语英译的有效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境外旅游持续升温。旅游景点官方网站作为境外游客深入了解中国景点、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关键窗口,对提升中国形象和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传播学相关理论为指导,以苏州博物馆官方网站为典型案例,对苏州旅游外宣翻译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苏州博物馆官方网站文本类型和翻译策略的深入剖析,探讨直译、意译和意译加注释等不同翻译策略的应用,以及这些策略对内容传达有效性的影响,为苏州旅游外宣翻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促进我国旅游业和外宣翻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外宣翻译的目的是让其受众明确无误的理解和接受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应设法化解两种语言在文化和表达方式的差异,以目的语为归宿,使译文受者在摄取信息过程中不遇障碍.  相似文献   

9.
外宣翻译是对外宣传的主要桥梁,也是一项跨文化的修辞活动。修辞理论与外宣翻译的结合是外宣翻译研究领域中一个较新的视角。借用以伯克为代表提出的新修辞理论中的"认同"和"象征"两个概念,以茂名市外宣翻译为语料,从中英文词汇、句式和篇章的修辞差异三个方面研究了修辞理论能有效指导和批评外宣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会展业的蓬勃发展,国际性会展成为城市形象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将会展外宣翻译置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和考察,对于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有着不可低估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审视安徽省国际性会展翻译的现状,指出目前安徽会展外宣翻译质量仍处于粗放和良莠不齐的状态。笔者以调研中的实际翻译文本为例,提出改善安徽省会展翻译的生态环境,将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中心,通过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方面的转换,培养会展翻译人才等修正策略,以期建构会展翻译多维度体系。  相似文献   

11.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了丰富的红色文化内容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其对外宣传的效果事关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以胡庚申先生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立足点,从西柏坡红色旅游圣地的外宣翻译实例入手,以生态翻译学的方法探讨翻译过程中"三维"的适应与转换,从而帮助译者实现适应性选择,为译者对如何提高红色旅游外宣材料的英译质量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政府网站的英文版属于外宣翻译的范畴。本文作为个案研究,以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论为理论依据,分析了舟山市政府网站英文版在语言、语用和文化这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缘由,提出政府相关部门和译者应共同努力,提高政府网站英文版的质量,尤其是译者应具有较强的外宣翻译意识,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政府网站的英文版符合目标语读者对译文的规范期待,从而实现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论中的“明晰”、“真实”、“信任”、“理解”四种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两种文化系统的差异性,跨文化传播的受众与源语受众在接受质量和接受层面上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解读。译员作为跨文化传播和解读的中介,需要分析文化的不同层面并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以帮助国外受众在接受质量上尽量实现等值解读,在接受层面上能够尽量超越信息层面。  相似文献   

14.
生态翻译学是一种基于生态思想的本土化翻译理论,它为外宣翻译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基于自建小型语料库Corpus CN与Corpus US的统计对比分析,对2022年冬奥会的外宣翻译样本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冬奥外宣文本翻译总体质量较高,但是在语言、文化和交际的三维转换方面仍然存在问题。译者应充分借鉴生态翻译学理论,高度重视翻译的生态理性、译者生态位和多维度适应性选择转换策略,积极构建外宣翻译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5.
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民俗文化的外宣工作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异化翻译提倡以源语文化为归宿,保留源语在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差异,可以保留民俗文化中的特色元素,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有助于保护文化身份的清晰度。本文以河北民俗文化翻译为例,采取异化的视角对民俗文化外宣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伴随"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兴起的外宣翻译已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热点,而外宣翻译热潮中的一个焦点就是跨文化交际的不可译问题。要创造性地解决外宣翻译不可译问题,真正让中华文化获得西方世界接受和认同,应以代表中国21世纪原创性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理论为依托,将西方语言、文化和功能翻译学派的思想融入生态翻译论,从根本上消减同样以生物进化论为支撑的欧洲中心主义,实现跨文化交际生态正效应。成都财富全球论坛宣传语的翻译不仅具有典型的不可译性,而且在外宣翻译中也极具示范效应。通过分析财富论坛英译本,说明实现语言、文化、交际跨文化生态正效应的重要性,强调应以平等的观念和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多样性翻译生态环境的循环构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传播理论与外宣纪录片翻译相结合,选取CCTV-4《走遍中国》2011年2、3、4月6档节目为研究语料,从词汇和语篇两个层面探讨外宣纪录片的翻译技巧,及如何通过翻译成功传播国家形象,以期对外宣纪录片翻译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8.
外宣翻译是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其本质是跨语言跨文化传播。温家宝总理10年两会记者招待会就是成功的外宣典型,其中,温家宝总理多次引用古典诗词更是历年记者招待会上的一大亮点。本文以温总理记者招待会引用古诗词的翻译为例,探讨外宣口译的传播模式、外宣翻译中古诗词的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接受理论和功能对等理论都强调译文读者的反应在翻译中的巨大作用.从读者反应角度探究不同译文的翻译效果,研究形式与意义关系处理和归化异化翻译策略选择两大问题,可以看出,形式和意义统一以及异化翻译策略在中诗英译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产业的主要功能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和社会的文化消费需求,所以文化产业创新就应该不断更新受众意识,以鲜明的传者形象、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相结合的传播方式,利用现代传播媒介拯救、振兴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求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河南卫视的传统戏曲栏目《梨园春》在多年实践中探索出比较成功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文化产业创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