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林纳新党的十四大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这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认识上的一次大飞跃,是探讨计划和市场关系问题的转折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要从理论上澄清,本文将从四个层次...  相似文献   

2.
由原有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因此,一些专家学者倡导建立一门“过渡学”,来研究原有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拟就市场经济的模式确定、市场经济的过渡成本、市场经济的企业改革这三个重要的问题作简要阐述。一、模式确定论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设计的基本思路、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必然性、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手段,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践行中的特殊问题。作者认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理论,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建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几个问题汤琼玲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建立劳动力市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它已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劳动力市场是完善市场体系的必然要求。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为了发挥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略析国有企业中的两个权利主体杨宜昌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九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之一是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国有企业是在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必须解决...  相似文献   

6.
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关的几个理论问题唐曼程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确认: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实现《纲要》的关键之一。历史早已向我们昭示了一条真理:理论是行动的...  相似文献   

7.
三点:反省与前瞻──中国社会学十五年谷迎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多年以来,最深刻的变革。这种体制所涵盖、所触动以及将要震撼的领域远远超出了经济,而是一个“大社会”体制的理论基石和行为规范。我以为,这是反省与前瞻中国社会学...  相似文献   

8.
进行机构改革,不仅仅是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更深层次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这种新的行政管理体制,又要求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研究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第二,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应是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体制。综合这三方面的要求,改革后的我国新的行政管理应具…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是大势所趋。在企业转制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怎样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怎样搞?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专业银行商业化几个问题初探周永刚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金融体制,研究我国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必要性、现实环境...  相似文献   

11.
论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王金平自从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问题,理论界众说纷坛。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我国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特殊历史时期,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能否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严峻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一、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最终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成败从国内环境看,我们面临着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考验,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但是,市场的一般原则自身也会产生消极作用,特别是市场经济发育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3.
时至今日,进行了十几年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反复的实践与认识过程中 逐步地向市场经济过渡,并将当前的改革目标明确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与原苏 联、东欧的一些国家的改革有着性质上的差异.但并不可以据此对中国与原苏联、东欧的改革 简单地予以肯定或否定,最终证明一种经济体制是否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是否合理,还要看它 所带给社会的综合经济效率之高低。目前需要明确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是怎样一种经济 体制,然后,才谈得上具体的改革战略及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4.
按劳分配及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命运贾华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着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按劳分配的理论与实践也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按劳分配理论是马克思在计划经济体制前提条件下所进行的理论分析,因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解放思想,艰苦探索,为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丰富、拓展邓小平理论,做出了不少贡献。但是,也存在某些误区。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社会主义观管秀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需要冲破传统的社会主义观,以便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社会主义观,对于帮助我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化管理的基本构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发展模式研究之一陈凤,施镇平,高国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被党的十四大所确认。现在,围绕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构建新的文化管理体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管...  相似文献   

18.
银行储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选择岳万国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必然趋势。储蓄做为专业银行的主要融资渠道,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银行储蓄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我们亟...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启示周和平邓小平出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层反思,不仅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了概括,而且对怎样检验社会主义也提出了三条标准。他在1992年的“南巡”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  相似文献   

20.
当前日美安保体制的三个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日美安保体制的三个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刘世龙冷战结束后,美苏两极对峙的战略格局不复存在,由此产生了日美安保体制向何处去的问题。这导致日美两国展开为期6年的安全对话,其基本趋势是在改造的基础上加强日美安保体制,使之进一步制度化。1996年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