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春梅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6(4):32-38
《斐多篇》中的苏格拉底对话模式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咨询方法。其中,哲学咨询模式包含决定回答的问题、每个参与者提出与自己本身相关的具体经验、尝试用反例驳斥所下的定义等;哲学咨询的技巧有专注与倾听、提问、反应与表达、挑战等。《斐多篇》中哲学咨询将纯思辨的哲学和咨询实践联结起来的认识论、方法论极具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詹欢欢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2)
<斐多>一篇充满了生与死的冲突,充满了拯救者与被拯救者角色的互换,求生者与求死者(虽不及<克力同>篇般直白,却暗含了最后时刻的争取)的暗中较劲,当属本篇最耐人寻味的部分.本文旨在讨论该篇所牵涉到的几个药方--药方当以治病救人为宗旨,但在柏拉图的苏格拉底那里,则是救治灵魂的药方. 相似文献
3.
丁纪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2(4):157-160
本文认为,在柏拉图<斐多>篇对灵魂不朽的证明中,包含着六个"理智的"证明和两个"非理智的"证明,理智的证明都可以是有问题的,最终,灵魂不朽不是取决于任何证明,而是取决于"亲见",灵魂不朽也不是一个欲待证明的"道理",而是一个"事实". 相似文献
4.
5.
成官泯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2):35-44
伽达默尔从其哲学诠释学出发对柏拉图《斐多》的现代阐释认为:《斐多》的意图并非战胜死亡,而是解释死亡;苏格拉底在其中对灵魂不朽的证明,真正证明的是不可消除的死亡恐惧的原初性,而这恐惧正表明了人作为有限存在的自由。 相似文献
6.
徐长福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9-68
在《巴曼尼德斯篇》中,柏拉图发现,像苏格拉底这样一个具体事物可以同时既类似又不类似,既是一又是多,既是静的又是动的。也就是说,具体事物可以同时分有多个相,包括相反之相。一个具体事物同时拥有多个普遍性质,并且其中许多性质间彼此无关甚至相反,这就是典型的异质性现象。异质性意味着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的范型或一套同质的范型系统足以提供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完备规定,而要完备规定具体事物,范型或范型系统就一定是复数,它们之间不可能最终化约为一。但柏拉图选择了另一条解决之道:放弃相之为同类事物范型的绝对性,转而通过相与相之间的指谓关系将诸相联结成相的集体,借以说明何以一个具体事物可以分有多个相。这样一来,相与相之间的异质性就被这套同质性的思维程序给消解掉了。 相似文献
7.
涂江波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2)
<会饮篇>是柏拉图最重要的对话之一.它集中表达了柏拉图的爱情观,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然而,越大众化就越有被误读的危险.柏拉图的爱情观自文艺复兴时就已被简化为"柏拉图式爱情"——精神恋爱的代名词.这是否符合柏拉图的本意?通过对<会饮篇>的深入解析,力图还柏拉图爱情观一个本来面目,消除长久以来置于"柏拉图式爱情"名下的曲解. 相似文献
8.
刘丹忱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5):105-111
柏拉图是西方文明的先哲和巨人。他的巨著《国家篇》是西方政治哲学的开山之作,是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源头。《国家篇》从治国方略的视角分析了城邦国家的起源和德治原则,并比较了不同的政治体制。书中强调实现国家正义与个人灵魂的正义,统治集团实行财产"公有制"以及男女平等,由国家举办教育等。《国家篇》中的政治观对西方后世政治思想家包括欧洲启蒙学者和空想社会主义先驱者都有启迪和影响,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相似文献
9.
孔祥润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46-50
从德性与知识的关系出发,各式各样的追随者将苏格拉底对幸福的看法发展为三种基本理论:德性工具论、德性自足论和德性至上论。从"灵魂"和"幸福"的原初含义看,苏格拉底的幸福观更贴近"灵魂"的原意:保持"活"的生命原则,并在活的过程中寻求物质和精神的满足。"诘问"是审查生活、获取幸福的重要手段。"好人"不是通常意义上道德高尚的人,而是善于统筹一切、使之真正有益于自我人生的人。"死后"则开启了灵魂的新航程、生发出"幸福"的新含义。 相似文献
10.
梁中和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9):51-57
本文通过梳理《斐多》中论述"德性"和"净化"的相关段落,分析了柏拉图在《斐多》中如何解释真正的德性,以及净化之于德性的意义。柏拉图认为德性有真假,假德性不过是用一种恐惧替代另一种恐惧,而真正的德性需要净化,即通过理性的反省和智慧转化,拥有真正的德性。也就是以理智主义为认识论基础的德性理论。 相似文献
1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5):45-50
作为柏拉图早期对话的著作,《高尔吉亚篇》提出了他在伦理学方面大部分主要的问题。以追问修辞术而开始的对话,呈现的统一性,其实却是涉及生活方式之争的道德主题。而正是基于对权力意志与自由、正义和幸福的主题论争,其阐明了唯有正义和良善之人才是幸福的,作恶和不义者必将受到惩罚的报偿观念,从中我们既能理出其为正义与幸福的一致性所提供的辩护,也为道德报偿命题提供了一种分析范例。 相似文献
12.
祝莉萍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2):60-65,191
非存在是柏拉图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并且随着其思想的发展在内涵上发生了重要转变。在《智者篇》中,柏拉图重新思考了存在与非存在的关系问题,提出了通种论,并在此基础上对非存在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非存在概念内涵的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柏拉图思想本身的转变。因此,澄清这一概念的转变,对于进一步研究和理解柏拉图思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潘一禾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柏拉图《高尔吉亚篇》展现了两种生活方式和政治技艺的对话。一种是新上任的公职人员卡里克勒所强调的意愿满足和政治实务,一种是苏格拉底所说的一切政治技艺和其他专业活动都应该旨在帮助人的心灵向善。从当今社会治理的现实趋势看,卡里克勒的观点仍具相当的影响力,但苏格拉底所分析的此类治理模式的最大问题,即奉承身体、忽视人品,也因此切中了当下时弊。苏格拉底的激情倡导也许是老生常谈:一个人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如何做一个好人,无论是在公共生活还是在私人生活中。但其政治的技艺与灵魂相关的观点精髓也因此是后人对抗社会腐败困题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14.
15.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在柏拉图思想中,神话或秘所思(Muthos)与逻各斯(Logos)有根本的对立,即,Muthos作为一种不可证伪的话语与Logos作为一种可证伪的话语之间的对立,Muthos作为叙述性故事与Logos作为论证性话语的对立。反映在《蒂迈欧篇》文本中,Logos出现的地方都涉及关于感性世界的结构或现成状态的可证伪的论证性话语,而Muthos出现的地方则涉及关于感性世界的时间性起源或制造过程的不可证伪的叙述性话语。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在Muthos与Logos的既区分又统一的意义上将它理解为柏拉图的神学。不确立柏拉图的神学,对《蒂迈欧篇》的所谓的字面解释将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方刚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5):20-23
名称的来源问题在古代希腊与哲学的诸多问题紧密相连。柏拉图在《克拉底鲁篇》中对这一问题作了详细深入的探讨,阐述了古代希腊对名称来源问题的两种不同看法及其存在的疑问。本文结合现代西方分析哲学的观点,对柏拉图的思想作了批判性的分析,同时揭示出柏拉图对于名称或语词的实在性的追求正是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一个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7.
柏拉图的《泰阿泰德篇》对“知识就是感觉”的命题进行了五点驳斥:它不能得出普遍性理论知识;它导致人与动物、神的感觉能力没有区分;它导致相对主义;它没有语义结构,不适应理性世界也不能预言未来。进而柏拉图对经验主义知识论的信念背景提出了五个诘难:误辨难题、想无难题、互换难题、蜡板说难题和鸟笼难题。 相似文献
18.
周青民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4,33(4):37-41
“对话”是谈及柏拉图文论时永远避不开的一个重要话题,柏拉图把它提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灵活地运用于学术讨论。柏拉图文艺对话的成因与柏拉图本人在“对话”中缺席的原因是多重的,既有浅层,又有深层,并且这种形式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当今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周青民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37-41
对话是谈及柏拉图文论时永远避不开的一个重要话题,柏拉图把它提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灵活地运用于学术讨论。柏拉图文艺对话的成因与柏拉图本人在对话中缺席的原因是多重的,既有浅层,又有深层,并且这种形式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当今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轩辞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0(2):38-42
一直以来,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在《王制》中提出的"诗与哲学之争"问题,都是西方政治哲学与文教传统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要理解苏格拉底提出的这一问题,首先要考察其被提出的语境,即《王制》中的苏格拉底对诗的两次批评。通过分析这两次批评,我们可以看到,苏格拉底对诗的讨论与灵魂的教育问题密切相关。鉴于古典意义上的诗人和哲人都是灵魂的教育者,对诗与哲学之争意义的考察就必须从灵魂教化的古典视野出发,才能得到如其所是的理解,超越纯粹思辨的哲学辩护和单纯的诗学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