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涉及农户、政府、技术服务提供者等人类行动者和沼气、沼气技术、生态环境等非人类行动者,后者通过前者的代言与解说,共同建构了行动者网络联盟。通过问题呈现、征召、利益赋予、动员、异议等五个环节的转译,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网络取而代之。由此表明,农村技术工程的顺利实施要靠强大的异质行动者网络推动,问题转译是建构网络联盟的微观机制和联结网络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质量是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通过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合作供给的“行动者网络”分析框架,对当前影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合作供给质量的现实原因进行详细阐释,并提出优化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合作供给网络的重塑路径。从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合作供给的公共服务基础条件、多元供给主体行为模式和多元合作供给关系三个维度来看,正是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的服务支持能力与多元合作供给资源困囿,主体的转译行为与公共服务合作供给目标失谐,主体间竞争不完全、效能不确定与多元合作供给功能挑战等多重因素影响,掣肘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合作供给的服务质量。因此,需从加固多元合作供给网络的结点网络、激活活动网络、疏通关系网络三方面着手,重塑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合作供给网络。  相似文献   

3.
以X省某类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为个案,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以政府作为发起行动者推动的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建构。研究发现:高素质农民培育行动者网络形成过程可以理解为高素质农民“多元一体化”培育体系建构过程,发起行动者主导的“转译”机制是促成体系建构的动力机制。在高素质农民“多元一体化”培育体系建构及运行过程中,多元主体存在因内部角色冲突而处于“认知不足、认同不够”的“消极内耗”状态,因行政化“征召动员”而处于“被动联结、机械协同”的“弱联盟”状态,因制度缺位而处于“关系疏离、交互异化”的再生秩序“畸变”状态等现实困境。因此,应加强行动者内部角色塑造、补齐行政化“征召动员”短板、健全培育与问责制度,以促进高素质农民“多元一体化”培育体系的优化。  相似文献   

4.
制造业的信息化是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突破口,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传统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要加快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就要推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制造业信息化必须与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管理改革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但目前新型农民"供给不足".从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发展中等教育.农村中等教育发展失衡受众多因素影响,解决问题的首要途径是政府应从教育制度上做出调整;其次是要在教育投资上做出调整,改变农户的预期投资收益率.农村教育改革首先要克服现行高中教育中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升学教育和就业教育相分裂的弊端,政府除应从制度上规定和引导其均衡发展外,还应逐步实现农村中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促进城乡教育、不同地区教育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多样性角度定性分析了标准化、通用信息平台导致的可靠性问题,即网络系统在外界蓄意打击和破坏的情况下承受能力问题。建议在选择政府信息化平台时,既要考虑提高政府信息交换效率(标准化程度越高,效率越高),同时,还应从安全角度考虑多样化的系统,以提高政府信息系统经受外界破坏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西部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为促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提出了新思路:(1)积极推动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与传播;(2)大力培养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知识的人才;(3)拓宽筹资渠道,发展现代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8.
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尽管基层电子政府进入初级阶段,并取得一些成果,但是总体而言,电子政务在基层的发展仍然有很多缺陷,存在着不平衡。导致基层电子政务发展后劲不足。针对基层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的标准不一、投入不足、领导不力等问题,提出以下建议,旨在促进基层电子政务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架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演进的必要条件,探讨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架构有着重要的意义。综合分析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组织协调、运营商建设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模式,设计了一体化的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架构。平台建设架构上分省、市、县三级部署,形成“四层级两保障”门户结构。综合平台体系结构灵活、部署方便,能有效地解决农村信息化数据采集、数据共享的困难,人机交互人性化程度不高,用户使用不便,缺乏持续发展的有效运营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和解决办法。针对我国目前的现状,提出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有利条件,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次对促进会计信息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基于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翻译研究虽然突破了以往翻译研究中的一些局限,但其自身也存在一定缺陷,如其“场域”概念界限模糊,“惯习”概念具有“决定论”倾向,“场域-资本-惯习”分析框架无法解释非译者行为产生的结果等。如仅借鉴社会实践理论来研究翻译现象,会导致译者行为研究出现片面性。将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与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相结合的社会翻译学新视角,能使中观“翻译网络”与宏观“翻译场域”相互补充,以“译者能动性”弥补“译者惯习”之“决定论”局限,使翻译研究采用行动者与过程相结合的研究模式,从而为译者行为研究提供更科学、更系统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2.
根据结构化理论,农村贫困是国家政策和农民自身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结果。生活在贫困状态中的农民,对自身的生存条件和外部环境都有一定的了解,他们有着强烈的脱贫致富的愿望,但其行动却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和国家政策下进行的,因而无法摆脱这些结构性因素的制约。农民总想摆脱贫困,但总是又无法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13.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从历史沿革看,乡村治理遵循其自身的演绎规律,始终保持内生型发展态势。随着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解体,内生型发展模式并不能改善农村积贫积弱的现状,为此政府以权力介入催生乡村外放型发展,并在此进程中呈现出权力博弈、文化博弈、角色博弈、道路博弈以及重构生态治理的基本价值旨趣。乡村生态治理并非概念嵌入式的污染治理,而是建构产业聚合、城乡互荣、阶层融入、和谐共生的综合性、全方位、多点面的乡村治理业态,最终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4.
作为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理论的主流范式,福克斯和米勒提出的“公共能量场”对我国乡村治理转型具有借鉴意义。在对其概念及内涵解读的基础上认为乡村公共能量场建构是村社善治的基本面向,也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极具创新性的学术命题。借助赋权理论,尝试建构“话语+技术+法律”的逻辑分析框架。其中,话语赋权是乡村公共能量场建构的“主体变量”,旨在打破基层政府“话语霸权”和草根农民“政治冷漠”的结构性困境,强调农户的话语权回归;技术赋权是乡村公共能量场建构的“工具变量”,亦是理解基层社会治理中政社关系的新视角,强调网络信息平台的搭建;法律赋权是乡村公共能量场建构的“制度变量”,作为弥补行政赋权失灵的有效策略,强调农村法治建设的推进。  相似文献   

15.
从表意汉字不随语音变化而变化的属性及汉语文化的共时态特点出发,文章对"能指"和"延异"之于中西方文字及文学文本所具有的不同意义进行对比,指出解构文学语言之无谓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之偏颇。  相似文献   

16.
从传播基础结构角度讨论了农村文化礼堂在乡村社区传播中的角色与作用,认为农村文化礼堂为乡村社区创造了全新的“传播行动环境”,从而构建了乡村“公共领域”,影响村民的家庭、邻里、社会互动和乡村社区故事讲述网络,促使村民故事讲述网络与乡村社区传播网络的融合,提升乡村社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相似文献   

17.
利用CHNS的六轮农村居民收入调查数据,从绝对收入流动的视角对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农村居民的绝对收入流动性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并且长期内的收入流动性程度要高于短期.(2)以1996年和2003年为拐点,中国农村居民的绝对收入流动性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三阶段趋势特征.同时,中国农村居民的绝对收入流动性与同期相对收入流动性的变动趋势相同.(3)中国农村居民的绝对收入流动性主要来源于农村内部各家庭间收入地位的变动,收入增长的贡献程度次之,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绝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存在和发展等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形成了独特的人本思想,开创了崭新的入学景象.今年正值改革开放30周年,国际国内形势突变,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农村的改革发展为主题,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以在当前,深入学习和认识马克思人本思想是非常契合农村改革实践需要的.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是研究现实的人的活动以及生存条件、生存境遇.运用在我国农村改革实践中,就是要坚持以农民为本、以农业为本、以农村为本.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伴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在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从风险社会理论的角度看,他们面临健康风险、心理风险、安全风险与学习风险。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相似文献   

20.
“外来者”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经典的人物类型,以写作《中国在梁庄》而闻名的梁鸿之于梁庄便是一个“外来者”。经过这一视域的过滤,梁庄成为“外来者故事”中阐释现代与传统、外来与本土、城市与乡村等问题的“最佳话语场”;成为通过“这一个”的病灶式呈现,反映当下中国转型期众多乡村现实的“被剪裁的样本”;成为交织着民间同情立场和理性批判精神、叠加着启蒙烛照和感性宣泄的满是裂隙的“乡村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