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域灾后恢复力评估方法是灾害风险管理中重要的研究问题之一。通过运用地质灾害区域防御度和区域环境条件两个重要指标刻画地质灾害恢复力,运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一个五级评估指标体系并建立评估模型,不仅能更加客观地评价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灾害恢复力大小,而且能为各级政府制定灾后恢复与重建对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范围、损失程度近年来急剧上升,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造成直接冲击与巨大毁损。恢复力作为描述人类自身响应和发挥主体能力、积极抵御和适应外界变化的指标,与受灾体脆弱性一起构成灾害管理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对农业洪涝灾害受灾体脆弱性及灾后恢复力概念进行新的定义,分析二者紧密相连又互为影响的关系,并详细分析阐述气候条件、水系分布、地貌特征、土壤与植被覆盖状况、耕地面积与结构和水土流失状况等自然环境因素,农户收入、劳动力数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与密度、水利设施状况、农户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等社会经济因素,以及政府组织管理、社会援助等因素对农业洪涝灾害受灾体脆弱性、恢复力的影响,为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借助P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改进TOPSIS模型对安徽省2016年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并与2012年评价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安徽省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集中在人口密度、人均水资源量、农业机械化水平、经济密度和森林覆盖率等方面;2016年安徽省总体上土地生态处于较不安全状态,少数城市达到基本安全状态;2016年安徽省土地生态安全状态略高于2012年水平,土地生态质量整体有所提升,部分城市降低.今后安徽省应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集约用地,减轻土地生态压力,打造生态强省.  相似文献   

4.
湖南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对策调研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课题组对湖南省十个县、市的调研表明各地方政府在应急机构建设、预案编制、灾前预警预报、灾害信息公开、灾后救助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在应急机制、信息管理、救济体系、灾害评估、监督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相当突出.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应以提高应急能力为目标,建构灾害管理绩效评估体系;以优化业务流程为目标,完善应急管理机制;以满足公众知情权为目标,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以改善群众基本生活为目标,深化社会保障与政府救济体系;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目标,健全行政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灾区生态环境重建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栽体,恢复和改善受灾地区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既是灾后产业重建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支撑,又是有效防止地震次生灾害的关键环节和必然途径.评估汶川大地震对灾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恢复灾区生态系统功能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灾区生态重建的措施,对灾后重建工作的有效实施以及灾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曾昭斌 《南都学坛》2007,27(2):120-122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地区大力进行生态系统建设。首先标本兼治,采取措施提高渠首水源区的森林覆盖率,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其次,发展绿色农业,建立生态示范区;最后,“实施企业行为绿色化”。大大改善了渠首地区的生态环境,保障了渠首水资源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基于我国洪水保险逆向选择严重、缺乏单项洪水保险产品的事实,以住宅洪水保险为研究对象,采用VaR方法计算住宅洪水保险的保费规模;从洪灾危险度、洪灾易损度以及风险防御能力三个维度评价洪水风险,测算各风险地区人均保费;将人均保费与居民支付意愿及浙江政策性农房保险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风险区划对保费规模影响明显,测算保费与居民支付意愿存在差距,政府需对住宅洪水保险提供财政支持;对房屋因灾倒塌设置赔偿限额能有效控制风险,提高住宅洪水保险覆盖率。  相似文献   

8.
基于我国2007—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度各省份农业生产韧性水平,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演变分析,进一步从抵抗力、恢复力和变革力三个方面明确了农业保险提升农业生产韧性的内在逻辑,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各地区农业生产韧性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增长速度趋缓,整体上处于高韧性水平的地区较少,同时期粮食大省、经济强省的农业生产韧性水平一般高于其他省份;农业保险整体上可以显著提升农业生产韧性,且这一效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恢复力和变革力的影响显著为正,对抵抗力影响不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粮食主产省和高成灾率水平地区,这种提升效应更大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内涵与建立其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研究了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框架、内容、各级指标权重以及建立综合评估模型与评估指数的计算方法步骤,同时,进行了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评价指标测算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魏晋时期社会环境变化对农业灾害发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对农业灾害发生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社会动乱降低了农业承灾力 ,三国西晋时期兵难日起 ,黄河中下游地区灾荒流行 ,土地荒芜 ;而稳定的社会环境则有利于农业减灾防灾事业发展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灾害的威胁相对减低。经济格局的变化对农业灾害的发生发展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随着江南地区农业开发规模的扩大和农业发展速度的加快 ,农业灾害的发生和危害也日渐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