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我们将在傅斯年(孟真)先生的故乡聊城,纪念20世纪我国这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傅斯年先生.  相似文献   

2.
2004年11月27~28日。杨兆龙教授百年诞辰纪念及学术思想研讨会在苏州大学举行。杨兆龙教授的好友、家属、生前营救的学生以及北京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的法学教授参加了此次会议。讨论会分别围绕杨兆龙先生的为人与治学、杨兆龙先生学术思想的总体评价、杨兆龙先生教育思想与当代法学教育、杨兆龙先生民主宪政思想研讨、杨兆龙先生刑事法律思想研究,  相似文献   

3.
历史所学术委员会尊敬的各位委员:本人自1991年7月至1999年9月在历史所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室工作,与该室卜宪群、谢桂华先生均为同事。2004年6月中旬以来,许多网站相继贴出署名为“史言”的文章,批评卜宪群先生《秦汉官僚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2月版)一书存在抄袭  相似文献   

4.
最早发现并撰文批评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艾略特———不灭的诗魂》(柳鸣九主编:《荣登诺贝尔奖台的巨人》丛书之一)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抄袭之作”的,是现在美国新泽西州留学的钟山虎先生。从其文末注明的时间看,该文写成于2004年1月1日(元旦)。感谢互联网革命所带来的信息传播的便利,这篇文章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即由学术批评网发布(2004年1月2日),后来又刊布于《中国政法大学人文论坛》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按照钟山虎先生的自我介绍:“我是国内英语专业毕业,现是身在美国千千万万普通留学生中的一个。虽然迫于生…  相似文献   

5.
为了推动博士后联谊会工作深入开展、加强各地博士后联谊会的横向联系、促进博士后在学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交流,“2004全国博士后联谊会理事长联席会议”于2004年12月在海南大学举办。中国博士后制度倡导者李政道先生为此次会议发来贺信说:“1995年博士后制度成立10周年之时,  相似文献   

6.
从2004年4月中旬写完揭发吕小蓬抄袭的文章并托段启明先生转交其本人阅读而希望她进行反驳、申辩以来,笔者足足等了半年多的时间,终于在2004年12月6日看到吕小蓬的答复文章。看完之后,笔者感到十分失望,因为吕小蓬不仅不承认有任何抄袭行为,而且继续采取回避态度,避重就轻,只对  相似文献   

7.
2004年7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弗朗西斯科·巴达兰先生一行考察了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相似文献   

8.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会议室的墙上虽然张挂有李谋盛(1913~2004)先生的照片,但年轻的老师和研究生们恐怕大部分不知道先生何许人也.其实,先生离去的2004年"十一"长假,距今不过两年而已.事实上,先生退休已久,又住在校外,早在1990年代,外界就鲜有与闻.高校中众多的知识分子,除了少数机缘巧合成了学校的招牌或者自身就具有明星效应外,也多半如此,即使某人在某一方面曾经造诣很深,甚至达到大师级水准.这没什么好奇怪,毕竟,"由来只见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这就是生活.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重视传统、文化心理的成熟仿佛是不言而喻,但是,此种现象又再正常不过.这真是一个悖论啊!  相似文献   

9.
蔡义江先生的<红楼梦是怎样写成的>一书(以前简称蔡著),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在2004年10月出版,全书22万字,凝集了他近十年间红学研究的心得.  相似文献   

10.
一   近日再次读得知名美籍华裔学者余英时先生的力作<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载余英时:<儒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相似文献   

11.
《文史哲》2006,(2)
2005年暑期启动的《文史哲》2004年度“名篇奖”评选工作,经过历时数月的严格的初选和复审,于近日结束。葛兆光先生的《宋代“中国”意识的凸显———关于近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远源》(2004年第1期),方立天先生的《中国佛教慈悲理念的特质及其现代意义》(2004年第4期),最终获得奖励金额各为一万元的“年度名篇奖”。葛文认为,直到宋代,由于北方辽、西夏和后来金、元等异族政权的先后崛起,才真正打破了唐以前汉族中国人关于天下、中国与四夷的传统观念和想象,有了实际的敌国意识和边界意识,才有了关于“中国”有限的空间意识。这种意识不同…  相似文献   

12.
近日再次读得知名美籍华裔学者余英时先生的力作《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载余英时:《儒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以下简称《商人精神》),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神,对历史史料翔实而生动的把握,以及大胆地提出了与西方学者对中国社会研究所不同的论调,都让我这个后生深感敬佩。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是臧克家先生(1905~2004)诞辰100周年,逝世一周年;是高兰先生(1909~1987)诞辰96周年,逝世18周年。回想与两位老前辈交往的情景,眼前时常浮现着他们慈祥的面容,耳边时常回响着他们爽朗的笑声,心中无法平静……他们沧桑百年的理想追求与艰辛跋涉,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  相似文献   

14.
最早发现并撰文批评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艾略特--不灭的诗魂》(柳鸣九主编:《荣登诺贝尔奖台的巨人》丛书之一)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抄袭之作"的,是现在美国新泽西州留学的钟山虎先生.从其文末注明的时间看,该文写成于2004年1月1日(元旦).感谢互联网革命所带来的信息传播的便利,这篇文章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即由学术批评网发布(2004年1月2日),后来又刊布于《中国政法大学人文论坛》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相似文献   

15.
《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2期发表了王文元先生的文章《汉字拼音化指谬——兼及东西方文字之优劣》(以下简称王文)。王文的基本观点是全盘否定近现代我国语文改革的方向和成就。对此我们不能不加以辨正。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元月中旬,笔者为执行由香港特区最高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赞助的“香港救助儿童会”捐资项目而访问西安和上海两座城市。因为遭遇春运,故在完成既定任务后得空拜会了几位旅外邑人。其中原籍休宁陈霞、后侨居日本、现任日本东工KOSEN株式会社上海、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所长竹越申生先生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近读王文元先生(下文简作"王君")在<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2期发表的<汉字拼音化指谬--兼及东西方文字之优劣>(下文简称<指谬>),心中有许多疑惑与不解,现列出数条(下面小标题引语和正文仅注页码的话均见于<指谬>一文)与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18.
<汉字文化>2005年第1期发表了李敏生先生(下文简作"李")的文章<坚持科学发展观,弘扬汉字文化>,毫无道理地攻击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语言文字学辨伪集>(下文简作<辨伪集>).本文是对李文的初步评论.  相似文献   

19.
2004年是晚清著名爱国政治家翁同龢逝世一百周年。为了继承和发扬前哲先贤的爱国思想与革新精神。由江苏省文化厅、常熟市人民政府于9月22-24日在南京、南通、常熟共同举办大型学术座谈会。全国政协常委、张謇后裔张绪武先生,翁同龢五世孙翁万戈先生,以及来自北京、山东、上海、浙江和江苏的文史界、新闻界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就  相似文献   

20.
公元2005年,论干支为乙酉,属鸡,是年文化界风平浪静,几无大事可叙。直到5月底,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先生在《南方周末》发表的《重估国学的价值》一文,又正式宣布人大组建国学院,方如一石投于死水,引发一阵微澜,知识人纷纷加入论战之中。关于国学院的讨论,与2004年关于读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