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卢梭到罗尔斯,契约论伦理思想在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中显现了不可低估的内在张力。无论是卢梭的契约论伦理思想还是罗尔斯的现代契约论伦理思想,其理论基础均为"自由",并将其在各自所构建的思想体系之中高度统一。尽管对"自由"基本内涵的理解不同,卢梭的观点是它不等同于任意而应以公共利益为依归并受理性所制约,罗尔斯则主张它是个体在自律与他律中的一种自我实现,但两者都受到一种从自由意志上升到公共意志的思维路径所统辖,在两者所确立的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一种由个体自由上升到社会自由(社会正义)的价值定位。通过对卢梭和罗尔斯所阐述的自由在契约论伦理中的辩证统一的特征之研究,不难看出自由精神的价值意义和生命所在。  相似文献   

2.
"尊重"一直是被社会工作伦理高度强调的专业价值。但是,关于什么是"尊重"、如何在实务中体现"尊重",人们的理解并不相同,实践中有许多困惑。文中将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厘清"尊重"的内涵,明确其在社会工作伦理中的价值地位,同时就"尊重"在实务开展过程中的伦理诉求以及实践困境做一些探讨,指出日常生活中的"尊重"与专业伦理中的"尊重"的区别、在操作中产生困境的原因,进而试着提出解决的措施,以期对实务工作者的服务开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聂晴 《社科纵横》2007,22(5):77-79
本文从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角度出发,通过对学者已有观点的研究和总结,提出并深刻论证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为经济权责一致原则、适度干预原则、平衡协调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4.
《求是学刊》2018,(2):73-82
康德是近代理性主义的杰出代表。人们一直认为,康德的"自由"概念是从理性的"善良意志"出发的。然而,越到晚年康德自己越发现:人是有情感的动物,理性的"自由"概念需要某种情感作为基础。这种情感便是"敬重"。康德对"敬重"情感的谈论表明,人的道德生存也即人的自由的现实运作,归根结底是在"敬重"情感中进行的。将"理性""情感"对立起来的思维定式(在康德研究界格外流行)必须接受根本性的批判反思。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评价是指主体对自身与社会资本之间所形成的效用关系的一种反映或评判,是主体对社会资本价值的反映或评判。主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是评价社会资本的四条基本原则。它们之间彼此联系、共同作用,为正确评价社会资本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高荣 《社科纵横》2011,(11):108-110,117
康德哲学的能动性体现在"为自然立法"的自我意识和"为自己立法"的自由意志两个方面。前者属于理论理性,适用于现象界;后者属于实践理性,适用于物自体。尽管康德用目的论来调和两者,使前者从属于后者,但总体上他将两种能动性割裂开来,使其被严格地限制在各自的领域,这一方面调和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矛盾,另一方面却带来了认识主体与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之间更大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原罪与自由意志--论奥古斯丁的罪-责伦理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奥古斯丁对自由意志的追问不仅开辟了哲学的新维度,而且首先为伦理学奠定了新的基础,使伦理学不再仅限于充当"生活指南",而是承担起确立人的绝对罪责、绝对权利和绝对尊严的根据这一使命的学问,开始了伦理学的历史性转向.而奥古斯丁对自由意志的追问则完全是出于他对基督教"原罪说"的信仰和理解.如果说对自由意志的追问是对人的自由存在的觉识,那么对自由的这种觉识首先是哲学从基督教信仰开显出来的.对人的自由的全面自觉是近代启蒙哲学的核心精神,在这个意义上,奥古斯丁对自由意志的追问遥远地召唤了近代哲学.  相似文献   

8.
卫刘华 《社科纵横》2006,37(10):10-11
现阶段正确处理贫富差距扩大问题,必须有利于改革的不断推进,必须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对行政法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从法学的角度来看,行政法不过是一个部门法,是调整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从宪制的角度来看,行政法所调整的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是更大的国家与公民关系的一个侧面;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来看待行政法,则主要强调行政法的实然性,强调行政法要与现实切合。从对行政法的本质的把握来理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可以发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应然与实然两个方面:行政法治原则、适度性原则、互动性原则、程序性原则、责任行政原则。  相似文献   

10.
明治维新后,西方个人主义思想流入日本,传统的亲子关系面临挑战。鸥外提出靠自发的个人献身来打破旧道德对人的束缚。漱石认为,亲子各自完成独立人格,真正以个人对个人的关系相处,才能确立相互理解的亲子关系。芥川认为,大正时代的亲子问题焦点,是子女如何甩掉父母的溺爱,确保人的自主性,并尖锐地揭示了“母爱无私”这一观点的非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自由意志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但哲学家们对这一问题并未形成统一见解。自由的实现是一个过程,而自由意志即是对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的理性和实践能力的终极关怀。立足马克思对自由阐释的视角,透视实现自由的四个前提,其一是实践;其二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其三是分工的依据;其四是消灭阶级。  相似文献   

12.
成达 《今日辽宁》2007,(6):42-45
辽宁成大是在改组1991年创立的国有外贸专业公司——辽宁省针棉毛织品进出口公司的基础上设立的。16年来,在辽宁省委省政府和各级领导、广大股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支持下,坚持解放  相似文献   

13.
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二分法的定位框架,难以呈现经验法则的复杂性与包容性。经验法则兼具经验性与法则性,既解释事实的因果关系也评价行为。经验法则的司法功能涉及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对司法三段论大小前提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准确定位经验法则既能解释经验法则的法律审何以陷入僵局,也能为制度完善提供参考。裁判理论必须抛弃经验法则属于事实问题的刻板印象,并将经验法则的适用方法纳入进来。  相似文献   

14.
赵林 《求是学刊》2005,32(4):35-40
自笛卡尔以来,心物关系就成为唯理论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关涉到二元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等本体论立场,而且与唯理论的认识论原则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梳理笛卡尔、马勒伯朗士、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人在该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揭示出唯理论哲学发展的一个基本逻辑理路。  相似文献   

15.
彭精卫 《阅江学刊》2012,4(5):46-50
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各主权国家过多关心国家利益,极少关注相关的道德义务,造成了利益与道德严重失衡的现象。事实证明,主权国家之间缺乏道德基础的利益纷争只会使气候变化问题更加难以解决,必须促进各主权国家形成基本的道德共识,世界气候大会达成的气候变化协议才会得到自觉而有效的实施。就目前的国际社会而言,道德共识的形成需要超越国家利己主义,需要强有力的全球政府。生态价值观的培育与普及有利于超越国家利己主义。  相似文献   

16.
论卢梭社会契约中的"公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意"是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的核心概念,他试图通过代表人民公共利益的"公意"来建立理想的政府。但是由于他对"公意"概念的阐述很含混,所以引起了很多争议。文章通过对卢梭社会契约思想中"公意"的作用的考察,得出"公意"即是自由的结论,围绕"公意"的认识和选择,需要对人民启蒙;"公意"倾向于导致集权或多数人的暴政;"公意"是通过政府迫使人们做出的选择,这几个问题展开论述,并对"公意"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7.
王玉峰 《求是学刊》2007,34(5):32-35
尼采往往被看作是一个彻底的相对主义者和视角主义者。但是,尼采的"权力意志"学说首先是他用来批判以往独断论哲学家的一个工具,也即通过指出哲学家偏见背后的"权力意志"来说明哲学的虚伪性,对真理之相对性的揭示只是尼采"权力意志"学说的次要目的。  相似文献   

18.
Shaping the Will     
Shaping the will is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aspects of child upbringing. Clear methods of shaping the volitional behavior of children are still lacking, and their elaboration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task of pedagogy.  相似文献   

19.
Although respect is a crucial aspect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how social workers convey their respect for elderly clients.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various forms of respect demonstrated by social workers when they were with older clients. Fifty social workers serving elderly clients were surveyed by a questionnaire with closed- and open-ended questions. Based on data on ways the social workers respected their elderly clients, the study identified 7 forms most frequently practiced and considered most important. They are linguistic respect, care respect, acquiescent respect, salutatory respect, presentational respect, spatial respect, and consultative respect. The key expressions of these forms are introduced in quantitative data and a narrative form. These findings provide insight as to how social workers exhibit respect for elderly clients in their practice. The results of this exploration may be useful in developing a more comprehensive typology of the forms signifying respect for elderly cl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