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退耕还林,任重道远——西部四省退耕还林还草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西部地区退耕还 林还草政策实施后农民生活情况,2000年下半年,我们对四川、贵州、甘肃、青海等省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走访了14个县、53家退耕农户,与当地有关部门进行了座谈,听取了农民的反映,实地查看了退耕还林还草现场及一些试点示范工程。从调查的情况看,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在各级干部和农民群众中得到广泛的拥护和积极的支持,农民生活基本上有保障。但是,有些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一、农民拥护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四川、贵州、甘肃、青海等省根据国家的方案制订了本省的实施方案及细则,任务逐级分解,落…  相似文献   

2.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必须严格遵循生态学原理.本文针对四川省生态环境特征,对四川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提出了一些生态学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退耕还林试点工程成功与否,对“十五”期间我国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31万公顷的任务至关重要。为了规范退耕还要试点工程的顺利实施,确保工程任务的全面完成,提高造林质量和成效,尽快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退耕还林工程的综合效益,四川省人民政府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四川省退耕还林试点工程如何依法运作,规范实施作出了如下具体规定;有关退耕地范畴的规定;有关个体,大户承包的规定;有关种苗培育,供应的规定;有关依靠科技恢复植被的规定;有关退耕还林检查验收的规定;有关粮食发放及政策兑现的规定;有关检查监督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补贴制度作为对我国以往生态环境治理制度的突破,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治理效益.其创新之处在于通过激励退耕农户经营活动的外部性来实现改善生态环境的社会目标.目前,这一制度正面临着地权残缺、产权主体冲突和限制农户行为的自主性等问题.建立具有私人产权性质的物权化的土地使用权,将社区和农民参与的机制引入退耕还林(草)管理中是未来退耕还林(草)制度的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2000年国家在17个省、市、区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规划退耕还林515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164万亩。2001年3月,国务院批准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计划退耕地造林种草50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740万亩,涉及20个省、区、市,规模大于2000年。  相似文献   

6.
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针对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退耕还林还草的退、还、补、管4个环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退耕地的范围、还林还草的方向和方式、粮食补助、种苗补助、现金补助、减免税费、科技支撑费、林地管护、计划管理、工程管理、资金管理、科技管理、组织管理等政策.  相似文献   

7.
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是西部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地区生态环境问题,2000年国家开始在西部地区大规模地退耕还林还草,5年来,退耕还林还草取得了重要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水资源短缺矛盾尖锐,保障农民生计的后续产业还没有完全建立……要想解决这些矛盾:1.要延长西北干旱、半干旱地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2.建立退耕还林还草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3.保障退耕还林还草由阶段性工作转向制度性工作。  相似文献   

8.
对西部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中执行力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在推进退耕还林(草)工程的过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西部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政策执行的不顺畅所带来的问题也同样制约着退耕还林(草)工作在西部民族地区的继续开展和深入。为此,在现阶段针对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在执行退耕还林(草)政策中缺乏执行力的问题提出相应有效的对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退耕还林(草)是我国政府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它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部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生态环境也十分脆弱,分析了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草)政策的环境外部效应及其功能,进一步提出了实行环境外部效应最大化的几个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退耕还林(草)面临的新问题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西部自然特点和实际情况 ,总结了建国 5 0年来退耕造林和种草所经历的四个阶段 ,分析了退耕还林 (草 )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西部区情提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恢复生态环境及整治大江大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1999年,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工程的切入点和根本点,随即国家在西部地区实行了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大同市作为山西省退耕还林还草推广试点地区之一,承担了重大任务,这对于改变大同土地贫瘠、十年九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无疑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一、近两年退耕还林工作运行情况大同市的生态环境并非天赐如此,大同的农业也并非天生弱质。在中国历史上,大同曾为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人口增长造成的生存压力以及在脆弱的生存环境下实行的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导致生态  相似文献   

12.
要退耕还林也要封山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速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央提出了生态建设十六字方针,即“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这一方针的实施,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推进了生态建设的整体进程。但从近几年的实践看,各地和有关部门对退耕还林比较重视,而对封山绿化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也缺乏具体有力的推动措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对治理因过度开垦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退耕还林需要给农民大量的粮食和生活补助,成本比较高,在当前各级财政收支比较紧张的条件下大面积推开退耕还林,受到很大制约。因此,退耕还林是解…  相似文献   

13.
油菜品种区试单一性状非平衡资料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混合线性模型的分析原理 ,对 1 996年和 1 997年的四川省油菜区域试验的产量结果 (非平衡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影响油菜产量的随机效应方差分量中 ,年份—试点互作方差分量最大 ,表明 9个试点的产量表现在1 996年和 1 997年很不一致。多重比较分析表明 ,绵阳 92 -4 592和 94 0 7N比对照中油 82 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这与线性对比分析结果相似。据回归参数和置信区间判断 94杂 -4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5.12"汶川大地震,再一次给人类敲响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警钟.四川省的几个地震重灾区,正是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的试验区和示范区,需要认真总结和反思"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成果.要保证退耕还林的成果巩固与可持续推进,必须实施补植补造;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林、牧业的科技含量;加强高标准基本口粮田和农村能源建设;积极推进生态移民,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5.
宁夏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5年以来,面临着与以往实施的2605退耕还林项目相似的问题和矛盾,且矛盾更加尖锐,如"盐池会议"精神后,出现对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稳定性和连续性的质疑以及2004年新的补贴政策出台后,宁夏西海固地区粮食和现金补贴比例的确定等问题。本研究以宁夏贫困和生态问题较为集中的固原市作为调研点,结合西吉县实施2605项目的经验教训,深入探讨现阶段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和破解难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济补偿做为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政策和措施之一,目的是保证农民家庭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获得基本的收入,使退耕得以顺利开展,但目前我国退耕还林的经济补偿机制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没有体现出农户的成本类型,打击了农民参与退耕工程的积极性.从农民的机会成本的角度出发,将其划分为高机会成本类型与低机会成本类型,对不同损失给予不同经济补偿,保证退耕工程“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该文在对我国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进行简要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持续性的界定标准,并分析了影响我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可持续性的农户、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与行政部门的因素,最后从理论上提出了实现我国的退耕还林(草)政策可持续性的指标和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专业户》杂志96年第1期刊登的题为“养蚕的神奇草——蚕桑草”的文章,本人不敢苟同,特借贵刊一角,告诉广大农民兄弟、该草养蚕并不理想,蚕桑草又名剑叶草、剑蚕草,1988年四川省剑阁县科协鉴定后暂命名为“蚕桑草”。1989年2月15日,《四川农村报》报道了该县农民徐明远种草养蚕的消息后,一段时间,在我国大部分地  相似文献   

19.
惠农政策使农民的心态及行为发生了积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及2005年,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以此来调动农民种田积极性,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一系列惠农政策在各地的落实情况、效果以及对农民心态和生产经营行为的影响程度,近日,四川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在全省二十个县(市、区)开展了惠农政策效应专项调查。调查方式采取基层调查员上门入户直接调查,发放调查表1000份,实际收回1000份,回收率100%。  相似文献   

20.
实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决策措施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活的基本条件 ,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全面启动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就是为了建设山川秀美的新家园 ,为中华民族开辟生存和发展的新空间。要走出退耕还林还草误区 ,确保林草成活率 ,就必须制定和完善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法律法规 ,依法推进退耕还林还草的进程 ,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机制和退耕还林还草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