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培养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能促进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是解决法律应用型人才短缺问题的根本措施,还有助于学生对法学理论的学习和掌握。目前我国高校法学教学却过于偏重抽象理论知识的传授,多数法学教师自身的实践知识和经验欠缺,而法学专业的实习效果也不理想。因而,我国各法学院系要改革法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加强与法律实务部门的交流,并注重提高法学专业实习效果,以使法学教育有利于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法学教育对和谐社会和法治国家的建设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教育方法手段的变革和更新对法学教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对学生理论知识的领悟和实践经验的累积都有很大益处,笔者通过亲身实践证明具有严谨性的法学专业教育中,不仅可以运用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而且可以学生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促使学生思考深层次问题,对法学专业的学生益处颇多。  相似文献   

3.
专业实习是法学实践教育的重要形式。传统的法学专业实习在实习岗位的专业性、学生自主性、过程控制和协同效果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实习形式化现象严重。法学专业实习的"北航模式"具有其独特性,即递进式的实习课程设置,在实习定位上强调"看"与"干"的结合;依托与实务部门共建的法学实践教育基地,在实习主体关系上由锥形立体结构支撑;实习过程建立由带队教师和岗位导师按照不同方向联合督促、指导的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机制。具体实习实践证明,"北航模式"已经产生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诊所式法律教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大学法学院教育课程,是一种实践性质的法律教育课程。这种模式通过设立法律诊所,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法学教师作为指导,由学生去代理或者以其它方式接触各类案件,接触真实的案件当事人,在法学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为当事人处理案件,解答法律咨询。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法律知识,锻炼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进而缩小理论培养与实践技能的差距。目前,在我国实施本土诊所式法学教育,存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机构等方面的障碍。应结合国情,转变法学教育理念,合理筹化教育经费,并将诊所教育纳入系统法学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法学教育和法学人才培养还存在许多不能适应加入WTO和实现依法治国的需要的问题,需要认真反思。笔者认为,我国法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即法学教育的目标应基本定位为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即主要是培养高层次的法律应用型人才。要大胆借鉴国外法学教育的有益经验,以弥补我国法学教育中能力训练和培养的不足问题。各法学院校应尽快开设与WTO直接相关的课程,要提高现有法学专业教师的水平,尽快启动与WTO直接相关的法学教材的编写工作,尽快解决我国法学教育过热、泛滥、失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现行法科考试制度使大学法学教育沦落为应试教育,既丧失了法学教育的独立性,也造成了法学教育与司法实务、社会适用的严重脱节.本文通过对现行法科考试制度和法学专业考试所特有的弊端分析,提出了对教师加强教育、教学基础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命题的技能;建立健全相关考试制度;更新法学专业教育理念、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等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正华 《中南论坛》2009,4(1):27-29,32
独立学院的法学专业在培养全日制本科学生与母体学校及高职高专法学专业培养不同。只有定位在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通过统一规划、规范要求和突出实用性,编写适合于独立学院法学教育使用的教材,并制定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教学计划及教学方法,独立学院法学本科教育工作才能从“上下夹击”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8.
社会需求相对不足、当前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带来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问题。解决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应把好大学入学关,慎重招生,加强法学教育软硬件建设,注重提高法学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指导;加快司法考试制度和用人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9.
法学教育是分层次的,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应对国家司法资格考试的挑战,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的高级法律专门人才,培养学生具备应对司法考试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二、教学内容上构建“平台—模块”式课程结构体系,使学生成为具有多元知识结构和多种能力的应用型的法律专门人才;三、探索实践性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很好地运用法学理论知识解决真实的社会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0.
试论法学本科教育目标定位与专业实习模式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我国的国情和社会现实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追求应放弃"精英教育"和"职业教育",明确定位于"通识教育"。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法学专业实习作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必须融入法学本科教育之中,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必须进一步强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实现法学专业实习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在法学专业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是我国法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法学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形成扎实宽厚的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法律创新能力、以培养法律精神为核心,针对影响法学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提出法学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2.
毕业论文是法学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目前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一些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其形成原因大致包括学生无暇专心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毕业实习定位出现偏差、图书资料方面的缺陷。本文结合近年来指导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遇见的问题,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提出完善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参考性建议,以期为提高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1999年高校的扩招,高校法学教育规模迅速膨胀,而自2002年以来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而我校法学学生就业却相对较好,这得利于学校法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学校立足学生就业现实,逐步完善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为培养实务型法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实践教学环节落实.为培养实务型法律人才创造良好条件;提高司法考试通过率作为解决学生就业难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法学专业双语教学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学专业双语教学既有双语教学的共性,又有法学教育的特性。双语教学的共同难题也是法学双语教学要面临的挑战,同时又要考虑法学专业自身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法学双语教学。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的目标是以外语为主教授法学课程,提高学生使用外语从事法律工作的能力。在双语课程的安排上,要根据课程的特点作合理的安排,考虑实际的教学效果,以国际性质的法律课程为主。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多媒体教学,英语口语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解决学生英语听力上的不足,加深课堂理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施案例教学,在英文案例的解读中既可以了解英美法系的法学理念,又有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法律文化学是法学一重要分支学科,在非法学专业的法学教育中,将法律文化学教育渗透其中并与之融为一体,建构以提高法律文化素养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具有极重要的现实必要性。法学教育过程,实质就是一个法律文化学教育的过程,教师正是通过此过程来帮助学生提高法律文化素养的,其可行性路径主要包括运用法律文化比较的教学方法、加强以提高法律文化素养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提高教师自身法律文化素养四方面。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中法学本科教育定位入手,对法学本科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理性分析,论证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是一种建立在中等教育、专科教育基础之上,以素质教育为终极目标、专业教育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形式,探索提高法学专业人才素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步成法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2000年以后以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法律诊所实践教学在全国开设法学专业的各大高校中普及。法律诊所实践教学在教学地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与传统法学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它相对于传统法学教学在提高法科学生法律实践操作能力上具备较大优势,但同时也受到自身缺陷、外部环境、定位模糊、客观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当从科学定位、队伍建设、经费及案源开拓以及制度保障等方面来完善法律诊所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方高校法学教育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后,高校纷纷设立法学专业,但是其中的大多数地方高校都存在诸如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针对当前的形势,这种法学教育盲目膨胀的趋势应该停止。已开办法学专业的高校应该加速提升教育质量,以培养服务于社会,并具有创新精神的法律人才为目标。  相似文献   

19.
高校德育人本化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德育人本化 ,必须从德育主体、德育过程、德育方法入手 ,实现三个转变 ,即德育主体由单一主体向双主体转变 ,德育过程由忽视学生主体需要向关注学生主体需要转变 ,德育方法由灌输式教育向渗透式教育转变 ,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美育──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国外学到不少科学的教学方法,但总的看来,仍未脱离灌输式的窠臼。其中有种种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忽视了美育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但美育又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艺术教育。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已不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灌输式教育,也不是鼓励学生自由发展的园丁式教育,而是一种兼顾知识和发展,旨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融合式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