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史哲》2016,(5)
正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先生们、女士们:此刻,站在孔子文化奖的最高领奖台上,我无比荣幸,无比激动。因为这对于平生研究并努力践行孔子教诲的一介学者来讲,对于前半生几乎都在圣人遗风四溢的文庙里诚惶诚恐度过的八旬老朽来讲,可谓意义非凡。此地,正是孔子的故乡,东方圣灵之地。此时此刻我站在这片圣土,代表韩国成均馆来领取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颁发的孔子文化奖。我相信  相似文献   

2.
《文史哲》2016,(1)
正大会主席、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媒体的朋友们:大家好!我十分感谢被邀请来参加第四届世界儒学大会,首先我代表中华孔子学会和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祝贺大会的胜利召开。谢谢大会把2011年"孔子文化奖"授给我,我甚感荣幸。我将不遗余力以弘扬博大精深的孔子儒家思想为己任。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来支撑。在我国历史上虽然是儒、释、道三家并称,但儒家思想一直居于中华文化的主流地位,它影响着我国社会的方  相似文献   

3.
《文史哲》2015,(6)
<正>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好!感谢世界儒学大会把本年度孔子文化奖个人奖授给了我,这是不期而至的一个大奖,它是无价的,是珍贵的高级别的奖项。我大半生中得到过若干奖励,唯有这次大奖与伟大孔子的名字直接连在一起。我知道,自己的业绩尚不足以承受如此崇高的荣誉,我宁愿把它看作是对支持我的亲人友朋群体的一种表彰,和对我今后继续奋进的一种期待。  相似文献   

4.
《文史哲》2016,(5)
正各位嘉宾、各位学者,女士们、先生们:此时此刻,我站在世界儒学大会的领奖台上,心情分外激动。我知道,这个奖是对国际儒联十几年来在儒学园地辛勤耕耘的肯定,是对集结在儒联旗帜下的专家学人、企业界朋友及各界人士所付出的心血的褒扬,是对以发扬儒学精华为职志,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追求的所有朋友们的礼赞。国际儒联先后在谷牧会长、叶选平会长和理事会的领导下,以"研究儒学思想,继承儒学精华,发扬  相似文献   

5.
<正> 承蒙山东省市各位领导和朋友们给我这个机会在孔子文化节庄严的孔子学术会堂上讲话,我感到十分荣幸。孔子文化经过两千五百多年的发展,已经由涓涓细流汇集成汪洋大海,成为人类智慧的源泉之一。不仅中国人,就是许多外国的学人也都对孔子十分崇拜。十七世纪法国著名文学家、哲学家Voetaite把孔子的画像也象中国人那样供奉在书房里,早晨起来,行礼致敬。可见孔子学术感人至深,不分中外。历来学者,对孔子的学术阐述发扬,所写出的学术专著,早已汗牛充栋,读不胜读。我在这里就不多谈了。我对汉字方面平时遇到的许多不被人发现的问题,时萦于心。今天就汉字与孔子学术有什么联系,以及中西文有什么不同,谈点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今天"茂名石油荔枝文化博览会·荔枝文化研讨会"在这里隆重召开.在此,我代表茂名市政府和茂名700万人民向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代表表示衷心的威谢!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拨冗出席此次盛会!感谢你们对茂名荔枝文化研究的鼎力支持!感谢你们对茂名经济社会发展深切的关心!在此,我也对关心、支持这次荔枝文化研讨会的各有关单位和所有参与筹备的人员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7.
《文史哲》2016,(2)
正今年,世界儒学大会把殊荣独特的孔子文化奖颁发给我,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们与许多同道,献身于孔子儒学的传统历史与当代价值,对我们来说,没有比这项大奖再高的荣誉。在学术圈内,对我们来说,没有比获得同行承认价值更高的礼品了;没有比敏感地意识到,自己有限的奉献,却换来如此巨大的慷慨,使我感到更需要谦卑的了。  相似文献   

8.
《文史哲》2015,(5)
<正>一、世界儒学大会基本情况世界儒学大会(World Confucian Conference)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省文化厅、济宁市人民政府、孔子研究院、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孔子基金会、国际儒学联合会共同承办的国际性儒学盛会,每两年于孔子诞辰期间在孔子故里曲阜(中国孔子研究院)举办。世界儒学大会以传承弘扬孔子儒学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人类不同文明对话交流为宗旨,并在会上颁发孔子文化奖(The Confucius Culture Prize)。大会秘书处设在孔子研究院。  相似文献   

9.
在祖父"宽严相济"的教育之下,我感到了一种沉重,使我知道孔家子孙要不辱门风,担负做孔家孝子贤孙、传承圣人门第的重任.素王是指先祖孔子有王者之德,无王者之位,但他永远是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无冕之王.从当今民众对先祖孔子的认可程度来看,我感觉他依然是中华民族心中的一位"素王",仍然活在民众心里.如果让我来作评价的话,我会说先祖孔子是一位诲人不倦的教育家和终生探索人类社会应走向何方的哲学家.  相似文献   

10.
"文化认同"与文化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孔子>从一个侧面彰显出当下中国人对待自身文化传统的一种颇具代表性的文化态度——对"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的先哲缺乏足够的尊重,对传统核心文化缺乏足够的"文化认同".如何从"符号化的孔子"、"妖魔化的孔子"中小心翼翼地剥离出"历史的孔子",至今尚是一个未完成的文化课题.而这一历史性课题的完成,不仅具有"求真"层面的学术意义,在建构"现代国家形态"上更具有现实意义.文化产业化,并不意味着文化媚俗化、商业化.如果文化产业不能在"文化认同"这一文化高度对全社会民众的价值观和精神信仰有所引领(而非迎合),文化产业只会走向助纣为虐的文化自残.  相似文献   

11.
孔子的"仁爱"观和基督教的"爱人"思想都是作为中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世界现代文化发展的源泉.因此,认真对孔子的"仁爱"观与基督教的"爱人"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挖掘各自思想的精华,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以及东西文化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琼州学院学报》2017,(3):49-53
林语堂《孔子的智慧》一书描述了一个立体的孔子形象,其改写、编译、回译历程构成了一道孔子思想的"输出——本土化——回归"的跨语言、跨文化传播的中西文化互动风景。通过显示民族文化生命力,儒家经典成为西方世界的东方智慧代表。《孔子的智慧》于全球化与本土化交汇中孕育了新的文化视野,这一互动过程也为研究如何使中国经典适应当下语境,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文史哲》2017,(1)
从对《论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章众多歧解的辨析可以发现,"子罕言利与命与夷"可以说是一种能"使古今人相悦而解"的解释。在春秋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代,孔子对当时盛行的"华夷之辨"观念持理性、自觉而谨慎的态度,很少歧视性地谈论"夷狄",体现出孔子顺应民族融合的社会运行大道、超越民族与文化畛域的民族观。正是孔子这种包容、一统的民族观,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孔子在民族问题上的文化自觉与理论自觉,对我们今天的民族研究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孔子作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财富。但在浩如烟海的孔子研究文献中至今还没有发现关于孔子自我观研究的系统完整资料。然而这并不能说明孔子思想体系中就没有自我观。经过近年来的学习研究和思考,笔者认为孔于思想体系中包含着独立完整的自我观。它深深地蕴含在孔子的仁学之中,散见于孔子的仁、礼统一的社会模式;仁者安仁的理想人格;贵义贱利的价值观念;学思结合的修养方法之中。本文拟就孔子自我观问题略加论析,以就教各位同行。  相似文献   

15.
《论语》“君子”文化新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碧英 《天府新论》2009,(4):117-120
"君子"文化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论及,学界历来众说纷纭.在梳理该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周易>、<尚书>、<诗经>、<仪礼>等文本材料及<孟子>、<苟子>等后续材料溯源探讨<论语>中"君子"词义的文化内涵,不难看出,"君子"一词仍重其"位",是实现孔子政治追求和文化理想的代表人物,是完成孔子社会理想的历史承担者.<论语>"君子"文化体现了一个时代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从管理构架看孔子思想,过去学术界一直缄默.有人研究管子、孙子、韩非,以至老子、庄子的管理思想,而独独对给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孔子的管理思想无人探讨.是孔子无管理思想吗?不是.孔子言论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而且有一个以"仁"为特征、为理论基础的人本"软管理"思想体系,它包括国家管理、家庭管理、人才管理、百姓管理、经济管理等方面.孔子的管理思想体系构成了中国管理哲学和管理文化的主流.深入研究孔子的管理思想,对了解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的特点,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管理体系提供借鉴,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本文拟就孔子的经济管理思想谈点粗浅看法,以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和讨论.所谓经济管理,就是管理者为了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系统的功效,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而所从事的  相似文献   

17.
胡适的孔子研究是其"整理国故"的一次具体实践。借鉴西方现代学术方法,胡适系统梳理了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史,其西化视域下的孔子研究也受到质疑和批判。梁漱溟的孔子研究基本上是回应胡适之论而起,但其结论往往针锋相对。梁漱溟是文化保守主义者,他对胡适的孔子研究的批判,恰是保守主义和全盘西化两种文化观的冲突。  相似文献   

18.
“仁者爱人”:孔子仁学与人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仁"的思想的创建,使得从夏、商、周以来的"天、帝、神"至上理念,开始了逐步向发现人、重视人的方向发展.所以人们才会说孔子的"仁"学是由神到人的人文哲学,人的发现是孔子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最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西文化交汇渗透,中国的政治模式和文化观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孔子这位已逝而谬种流传的圣人,其政治文化形象又出现了新的解读和阐释。本文以《论语》半月刊为研究文本,通过对20世纪30、4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和地方实力派、学校教授和学生、市民群体以及《论语》半月刊对孔子的不同解读,试图挖掘"多面孔子"背后所折射出的传统中国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的范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20.
程碧英 《天府新论》2006,(5):111-113
"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政治伦理概念,在<论语>中得到了广泛的论及."中"、"和"这两种政治伦理品格的实现是与多种其他政治伦理品格的完善相辅相成的.<论语>"中"、"和"观是孔子之时社会形态的映照,是和孔子一生的理想分不开的.它既是实践孔子所倡导的社会政治生活制度的方式,又是孔子对理想的政治伦理状态追求的体认,也是孔子对前人"中"、"和"以修身养性、治国安民文化功能的继承与阐释."中"、"和"观对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