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阎真在《沧浪之水》中选择了一种独特的"内向性"叙事姿态,即把表现人物内心状态当作小说叙述的重要内容,并以此来安排文本的叙事结构和节奏。《沧浪之水》独特的"内向性"首先表现在作品把人物的内心状态当作小说表现的重心,其次是文本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旨归极其丰富,第三是把"真实性"原则视作艺术的生命,而且同样达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真实"。《沧浪之水》表现出的这种"内向性"的倾向叙事,不但避免了文学因"向内转"而可能导致与现实脱节的问题,还赋予了作品为许多官场小说所不及的独特审美风味和多重艺术意蕴。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作家阎连科敬重文学、热爱艺术,也关心民瘼、胸怀苍生。他常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既孜孜探索和创新小说艺术,又不断反思历史、批判现实、探索人性的奥秘。多年来,他致力思考和探寻应对当前社会问题的方法,他的创作道路清晰展现了他的思想历程。他在《桃园春醒》这部意蕴丰富而蕴藉的中篇小说中,展现了人性沦落、功利主义泛滥、情感飘忽支离等当前社会问题。当然,他借创作这篇小说,形象地表达了他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态度,生动地揭示了人们应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雪山飞狐》在内容上表现了人性的自私,在叙事方式上采用了让多人叙述同一件事的方法,在结尾设置了悬念,这些都是受到《竹林中》的影响。但《竹林中》是表现死亡的小说,而《雪山飞狐》则把死亡、爱情和战争融为一体;《竹林中》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而《雪山飞狐》则把全知视角叙述和有限视角叙述相结合。芥川龙之介受自己独特的人生观的影响,用小说来表现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而金庸则用小说来表现自己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4.
《醉醒石》作为一部以暴露讽刺为特征的拟话本小说集,真实地描摹了明末清初的浊乱世相、人情"醉态",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认识价值。从话本小说流变史角度来看,也颇具小说史研究意义。然迄今对其研究仍存在着深度不够、视阈狭窄的问题。这不仅影响到对《醉醒石》的公允评价,也不利于对话本小说流变轨迹的准确把握和对小说史的客观描述。虽然和"四大奇书"、"三言二拍"等作品相比,《醉醒石》稍显逊色,但文学史毕竟不是少数几部名著的历史,名著也只有在具有整体感的历史叙述中,在众多非名著的映衬观照中,才有可能被凸显出来,并被安置在与它们的实际成就相应的位置上。从这个角度来说,《醉醒石》应受到更多的学术关注。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小说叙事借鉴了一些戏剧手法,表现出突出的戏剧性。农民工小说叙事借鉴戏剧在极度困境和紧张状态中表现人物命运的手法,将危难情境中的农民工打工生活的矛盾冲突聚光和放大,有效表现了农民工的沉痛和苦难;借鉴戏剧现场呈现的方式,用干脆峻急的事件式叙述和最大限度隐匿作者叙述声音的方法,有效强化了他们残酷的"戏剧人生"。但是,戏剧的本质是行动对心灵的后果,农民工小说叙事主人公思想的欠缺和叙述主体对人物心理缺乏深度的开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表达的效果,也影响到农民工小说叙事的戏剧性本身。  相似文献   

6.
《醒世姻缘传》(以下简称《醒》)是一部全面、细致地反映明清时期山东方言特点的百回长篇白话世情小说.它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语料,如:谐音材料;诗、词、曲、口语俗谣等韵语材料和以不同字形同时出现在《醒》书中的别字异文材料等。本文通过这些语音材料来探析《醒》所反映出来的声调现象。从《醒》的语料中归纳出来的调类现象,大体反映出平分阴阳、浊上归去、入派四声等特点,调值方面体现出阴平与上声、平声与去声相混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欲盖弥彰     
大毒草《三上桃峰》既没有脱大毒草《三下桃园》的胎,也没有换《三下桃园》的骨,但它的炮制者却企图用几点小小的改动来掩盖这一事实。然而,欲盖弥彰,我们就从这几点小小的改动,看到了炮制者的险恶用心。首先,炮制者把《三上桃峰》的历史背景从《三下桃园》的一九六五年改为一九五九年。本来,两个毒瓜一条藤,两个剧本一条根,都是为刘少奇翻案,为他反革命的“桃园经  相似文献   

8.
江苏作家的农民工题材小说创作延续了"五四"乡土作家的文化视角,把笔墨更多集中于农民工进城以后精神层面的探讨,着力表现城乡之间的文化冲突。女性农民工和农民工子女作为农民工群体中相对特殊的人群,也成为江苏作家笔触最为集中之处,女性农民工进城之后的尴尬境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乡之间的文化冲突。农民工子女在父母进城之后,无论是否留守,其身份和精神总是流动的、无处安放的,由此突显了江苏作家独特视角下的底层关怀。  相似文献   

9.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似乎已成学术界的定论,然而对"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解构恰恰是从鲁迅开始的。鲁迅命名谴责小说时,因为它们与《儒林外史》艺术表现上的密切联系,认为它们没有达到讽刺标准而堕入"谴责小说";然而,《老残游记》《孽海花》都很少使用讽刺技巧,而是以抒情与浪漫著称。从文类上看,《老残游记》是游记体的抒情小说,《孽海花》则是浪漫抒情式的历史小说。将《老残游记》《孽海花》从"谴责小说"中抽离出去,显然代表着一种整体方向上的估价,即不能以讽刺与谴责的眼光来审视《老残游记》《孽海花》,因为那样会偏离这两部长篇小说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农民工题材小说中,人物饮食中不同的习性、方式和观念,超出了食物本身的物理性因素,构成了不同主体的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建构的符号文本。通过这个"文本"可以区隔农民工和城市上层人士的不同身份和地位。《高兴》等小说所体现的吃素嗜荤和吃素弃荤的饮食观念,分别表征着农民工和城市人士的身份地位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1.
《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可以说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场革命,它拉开了现代小说向传统小说挑战的帷幕。本文所要论述的散文化倾向,在《狂人日记》中就有了体现。鲁迅的《狂人日记》等具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表现了“题材的片断性和主题的集中性的统一。《狂人日记》是以日记的形式出现的,按题材它应属于散文(当然,也有诗歌形式的日记,但更是“情文”),把它运用到小说中作为结构小说的一种手法,便于把日常  相似文献   

12.
周作人在给《亦报》撰稿期间,曾有两篇文章直接评点张爱玲的长篇连载小说《十八春》。性喜古典散文,不常读新小说的苦雨斋主,评说《十八春》的反常之举,缘于张爱玲热辣辣地呈奉"美意"在先。故说,周作人评点《十八春》,不是"偶遇"张爱玲的率性而为,其实在是有准备的"回应"。在周作人眼里,《十八春》乏善可陈,败在没有写好关键人物顾曼桢。  相似文献   

13.
宋代小说中包含大量的诗词元素,以《碾玉观音》和《王幼玉记》为例,无论是白话小说还是文言小说,其对推动叙事节奏发展和增强艺术感染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以小说为底本的说话艺术中,这些诗词元素正是以"唱"的方式来表现,呈现出回环往复的音乐化趋向,它们极大地提高了"说话"艺术以及话本小说的整体艺术表现力。随着小说由口头向案头的转变,其中的音乐化元素的功能与形态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形成宋代小说韵散相兼的结构和深富节奏感的音乐特色。  相似文献   

14.
对《哈哈爱兮歌》的理解鲁迅的小说《铸剑》,其中有黑色人(侠客宴之敖者)和眉间尺的头所唱的三段歌词,意思隐晦,很难理解。周振甫先生的《鲁迅诗歌注》(1980年修订本,浙江人民出版社),以《哈哈爱兮歌三首》为标题,把它从小说中孤立出亲,当作独立的鲁迅诗篇来解释,我认为值得商椎。《哈哈爱兮歌三首》是小说中人物所唱的歌,它和整篇小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是不能把它独立出来的。因为作品中人物唱的歌,并不完全是作者自己的诗。这与散文《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惯于长夜过春时》那首诗的情况不一样。因为《为了忘却的记念》是作者的  相似文献   

15.
正1978年,胡兆铮在第9期《浙江文艺》发表小说《心脏位置不正的人》、在第10期《西湖》发表诗歌《新牛郎织女图》、在第12期《东海》发表小说《会诊》。据市文联原主席刘文起说,这是"文革"后温州市最早发表在省级刊物的小说和诗歌。而这,距离胡兆铮以"先春"为笔名,发表在1957年3月27日《温州日报》上的通讯《温州图章盒畅各省》已整整21年了。  相似文献   

16.
《绝望》把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特点发挥到极致,虚构的故事之中还有四个虚构的故事,让这四个虚构的故事围绕着"相像性"展开,从而从不同的角度来描绘、戏拟和讨论"相像性"这一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17.
"重复"是鲁迅《故事新编》的一个重要文本现象,在小说中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语词重复与段落重复。"重复"是"对位"的一种表现,它的运用使得这部小说集带有浓烈的"对话"意味。这种"对话"并不局限于小说内部意义的相互生发,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小说文本的一种结构性事实。  相似文献   

18.
《肉蒲团》多攀附化用儒家经史以为小说。其写"未央生"与艳芳、权老实夫妇故事等分别取法《诗经》中《庭燎》《氓》与《静女》诸篇,表明《诗经》是《肉蒲团》思想与艺术取法的重要参照或对象。作者的用心虽在籍以坐实其自道是书之作得力于"经史"处甚多,以可与"经史"并观为小说加一层保护色,但其把当时最下流与最上位两种文本揉为一体的写法,一定程度上颠覆了《诗经》内容的庄严性,同时是以小说形式对《诗经》写两性关系内容的另类诠释,可以启发人们对小说中色情描写尺度的思考,值得《诗经》学者引为参考。这一写法在前此小说中似无先例。鲁迅说此书"较为出类",大概也包括了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19.
金人瑞认为《三国演义》独特的艺术成就是尊蜀汉为正统,三国人才奇绝,指出曹操是奸雄,严诛乱臣贼子,他将《三国演义》和《春秋》等量齐观.《三国演义》贯穿着正统思想,与曹操对立到底,对"爱民如子"的人一意表扬.蜀汉集团为共同的奋斗目标相结合,被称为"桃园弟兄",是为人民所拥护的、正义的、团结的、战斗的、胜利的政治集团.刘、关、张三人自结拜后,历经生死患难,践行桃园誓言,信守桃园大义."桃园弟兄"应增加诸葛亮和赵云,赵云武艺高强且极知大体,怀揣忠信大义,领会人民疾苦.诸葛亮被列为桃园集团核心成员,扮演军师形象,善于"将将"且"忠贞报国".桃园集团战无不胜的主要原因是发挥了集体主义精神.《三国演义》的主题是"桃园"思想,正面人物是"桃园"人物,中心故事是"桃园"故事.桃园故事体现人民的优秀品质、中国文学的传统,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醒世姻缘传》是一部满溢着讽刺意味的小说,作者对于世风日下的现实深怀不满,对于"前后世姻缘"中男女主人公为主的世人身上表现出的种种丑态进行了尖锐的讥讽。与之前的小说不同的是,这种讽刺已经成为了小说的叙事基调。因此,它是一部讽刺手法广泛存在的小说,是《儒林外史》之前非常重要的讽刺小说,应被列入中国讽刺小说之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