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乡青少年的学校适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城市和农村初中971名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城乡青少年的学校适应各指标的关系。结果发现:(1)整体而言,城乡青少年的学业适应、社会行为适应、情绪适应和同伴关系适应之间存在显著相关;(2)社交-领导行为、攻击-破坏行为、同伴接纳和同伴拒绝均能够显著预测城乡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但预测强度存在一定的城乡差异;(3)同伴拒绝和社交-领导行为能显著预测城乡青少年的孤独感;同伴接纳对城市青少年的社交焦虑有很好的预测作用,而攻击-破坏行为和害羞-敏感行为对农村青少年的社交焦虑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Olweus欺负问卷、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儿童抑郁自评量表(DSRSC)探讨留守初中生同伴欺负与抑郁焦虑的基本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在同伴欺负状况、抑郁焦虑上无显著性差异;留守初中生同伴欺负情况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更易卷入同伴欺负,初一年级学生较初二初三的学生更易卷入同伴欺负中;留守初中生同伴欺负与抑郁焦虑相关显著,同伴欺负程度越高,抑郁焦虑水平越高;抑郁焦虑对同伴欺负的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起正向预测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网络成瘾综合症诊断量表(LAD-DQ)对汕头市和揭阳市的初中、高中、大学共31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与非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在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拒绝否认等父母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青少年的网络成瘾与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论学生学习环境满意度与其学校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环境满意度及其各个维度与学习态度、学校态度、焦虑和同伴关系等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不同学习环境满意度的学生的学校适应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学习环境满意度越高,则对学校适应越好;心理环境满意度和时空环境满意度对学习态度、学校喜欢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力;对学校回避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力;心理环境满意度对焦虑和同伴关系不良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力。  相似文献   

5.
以农村小学四、五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791名学生为被试,结果发现:(1)儿童、青少年的能力理论均与学习目标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与成绩目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即他们越赞成能力固存观,越倾向追求成绩目标。(2)儿童的能力理论与学业成绩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青少年的能力理论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即他们越赞成能力固存观,学业成绩越低;越赞成能力发展观,学业成绩越高。(3)儿童、青少年的能力理论均可通过影响其成绩目标进而间接影响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6.
采用两个样本分别追踪父/母亲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外化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并探讨同伴关系的调节作用。父/母亲教养方式采用爱荷华青年和家庭量表,由父/母亲自评测得;外化行为采用青少年自评量表(YSR),由学生自评测得;同伴关系由同伴提名获得。结果表明:父亲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外化行为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β=-0.15,p < 0.01;β=-0.28,p < 0.001),母亲的是单向的(β=-0.28,p < 0.001);两者在不同同伴关系之中差异显著(父亲△χ2=163.00,p < 0.001;母亲△χ2=185.95,p < 0.001)。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外化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是不同的;同伴关系对两者的调节作用显著;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补偿父母缺乏监控、缺乏说理、严厉体罚的消极作用。总之,监控、说理、民主父母教养方式和良好的同伴关系共同决定青少年以后长期的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7.
同伴关系和集体自尊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在同伴关系和集体自尊以及二者关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不良同伴关系、影响儿童集体自尊的因素、良好同伴关系对集体自尊负面效应和同伴关系提升集体自尊干预措施以及跨文化研究方面仍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选取了754名小学三年级的儿童及其母亲和祖父母作为被试考察了祖父母教养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以及儿童内外化问题行为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受教育水平高且身体健康状况好的祖父母对孙子女的养育水平更高;(2)祖父母养育与儿童的内外化问题行为及同伴拒绝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祖父母心理控制与儿童的内外化问题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儿童的同伴接纳呈显著负相关,与儿童的同伴拒绝呈显著正相关;(3)儿童的内外化问题行为与儿童的同伴接纳呈显著负相关,与儿童的同伴拒绝呈显著正相关;(4)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在祖父母养育和同伴接纳之间,在祖父母心理控制与同伴接纳之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5)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在祖父母养育和同伴拒绝之间,在祖父母心理控制与同伴拒绝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学习环境满意度及其各个维度与学习态度、学校态度、焦虑和同伴关系等之问存在显著的相关,不同学习环境满意度的学生的学校适应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学习环境满意度越高,则对学校适应越好;心理环境满意度和时空环境满意度对学习态度、学校喜欢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力;对学校回避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力;心理环境满意度对焦虑和同伴关系不良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广州市3所中学806名学生为被试,以自编的《青少年环保意识问卷》《青少年自我和谐问卷》以及多种心理健康量表为工具,对青少年环保意识、自我和谐和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青少年环保意识总体水平良好;2)青少年环保意识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心理问题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3)自我和谐在环保意识影响心理健康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对沈阳市五所普通幼儿园344名小班幼儿问题行为与其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究。采用张元修订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和Conners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研究结果表明:(1)小班幼儿问题行为中多动因子和多动指数因子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且都是男孩得分高于女孩;独生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幼儿问题行为无显著差异;(2)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中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能力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即女孩得分显著高于男孩,而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同伴交往能力发展差异不显著;(3)幼儿问题行为中的四个因子均与其同伴交往能力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能力、社交障碍及总分呈显著性负相关,其中注意力不集中-被动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有极其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中小学独生子女同伴关系的调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同伴交往中不受欢迎的独生子女占相当的比例;第二,小学阶段的独生子女与中学阶段的独生子女同伴关系的总体状况差不多,都是受欢迎的与不受欢迎的各占一成半左右,二者没有显著差异;第三,中小学独生子女同伴交往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同伴关系明显好于男生;第四,在中学阶段,不受欢迎的农村独生子女明显多于城市独生子女;第五,中学阶段毕业班的独生子女受欢迎的明显比非毕业班的少,不受欢迎的与非毕业班没有显著差异,同伴关系一般的明显比非毕业班的多。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502名青少年的社会支持与同伴接纳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接纳水平的青少年在肯定与支持和满意度维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高接纳组从母亲、朋友和教师那里获得的肯定与支持多于一般组和低接纳组,他们对朋友和教师的满意度均高于低接纳组和一般组,对母亲的满意度高于低接纳组。不同接纳水平的青少年在陪伴与亲密、冲突与惩罚维度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应用情绪智力量表(EIS)、成就动机量表(AMS)等随机调查的方式探究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是否独生子女对大学生情绪智力、成就动机、学业成绩方面的影响及情绪智力与成就动机、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其结果表明: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同学情绪智力水平显著高于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同学;是否独生子女对情绪智力没有显著影响;大学生情绪智力和成就动机显著正相关,和学业成绩不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了考察师幼关系在幼儿身体质量指数和同伴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选取上海市两所幼儿园293名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的身高体重计测查儿童身体质量指数,教师完成师幼关系量表,并采用同伴提名法测查儿童同伴关系。结果显示,幼儿身体质量指数与同伴拒绝显著正相关,与同伴接纳相关不显著。当师幼亲密性处于低水平时,幼儿身体质量指数对同伴拒绝正向预测作用显著;当师幼冲突性处于中、高水平时,幼儿身体质量指数对同伴拒绝正向预测作用显著。研究结论:身体质量指数较高的肥胖儿童易受到同伴拒绝,师幼关系在幼儿身体质量指数和同伴之间具有调节作用,中、高师幼亲密性和低冲突性可以缓解肥胖儿童较高的身体质量指数对同伴拒绝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探讨农村初中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方法:使用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量表,对308名农村初中生进行测量。研究结果:(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业成绩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获奖者与未获奖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业成绩差异显著;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存在极其显著的年级差异。(2)除了外部动机之外,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及其各项均与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内部动机和学习态度对学生学业成绩有直接作用,可以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研究结论:内部动机和学习态度对学业成绩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现状,及情感观点采择能力、亲社会行为、同伴关系的内在联系。方法:采用“两难故事法”“同伴提名法”对W市某幼儿园大班117名幼儿进行访谈,而后使用相关性分析、多元方差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参与的幼儿具备良好情感观点采择能力和亲社会行为表现;情感观点采择能力、亲社会行为和同伴关系皆存在显著性别差异;情感观点采择能力可显著正向预测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在情感观点采择能力与同伴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幼儿整体情感观点采择能力和亲社会行为发展良好;女孩表现均显著优于男孩;情感观点采择能力直接预测同伴关系,并通过亲社会行为间接预测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对四川成都市两所中学的175名中学优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1)中学优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对追求成功动机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与避免失败动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时间监控观除外);(2)中学优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对成就动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表明时间管理倾向可能是影响学生成就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3)中学优生在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上具有显著的年级差异,研究表明初二可能是培养时间管理倾向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9.
基于277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考察大学生应对效能与学业行为的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应对效能和学业行为在性别、是否学生干部两个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应对效能及学习策略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学生干部的应对效能及学业行为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应对效能各维度与学业行为各维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应对效能的三个维度胜任力、自信程度、认知水平均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学业行为。  相似文献   

20.
采用国际通用的心理学量表对236名研究生进行了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和创造力倾向三个方面的研究,并考察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中介影响作用。结果发现,1)学科因素在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上的主效应显著,性别因素在自我效能感和创造力倾向各维度上主效应显著,交互作用都不显著;2)父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和父母亲偏爱与自我效能感、创造力倾向总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自我效能感与创造力倾向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呈显著相关;3)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偏爱和创造力倾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