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好问编纂《中州集》时为每一位作家撰写的小传中有大量的评论入选者的精妙文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学理论内容,从特定的侧面反映了编者对诗歌创作和诗歌批评的认识。散布于这些作家小传的诗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知人论世的批评方法、摘句褒贬的批评形式、简明准确的批评术语、广师博采的求学精神、刻苦求工的作诗态度和刚劲野逸的诗歌风格等方面。《中州集》作家小传与《论诗三十首》及其他单篇论诗诗文互为补充,较完整地呈现了元好问诗学观的全貌及其发展、成熟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诗文自警》辑佚十五则,系统地反映了元好问的散文审美理论。儒家的“中和”思想是元好问散文审美理论的基石,“不随人后,自成一家”是元好问散文审美的创新追求。在立意与遣辞的关系上,元好问凸显“意”的表达。同时他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处理散文写作艺术技巧问题,提出许多精辟见解,表达独到的散文审美接受理论。  相似文献   

3.
元好问为金元时期著名诗人,其海棠诗虽然数量不多,但却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以我手写我心,极具个人特色,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总的来说,元好问海棠诗的审美特质主要表现在诗人对海棠花蕾的偏爱及对海棠花叶形色的描绘,借海棠意象表达亡国之痛,抒发飘零之苦,歌咏女性之美,并将人生哲理融入诗中,发掘咏花诗的理趣之美。  相似文献   

4.
先秦诗学是中国古代诗学的发端,虽有很多文献资料都有对"诗"的议论,但先秦诗学具有显著的文献之"《诗》"的特点,而非我们现在理论强调的文体之"诗"学。  相似文献   

5.
元好问《唐诗鼓吹》的选诗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好问所选《唐诗鼓吹》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唐七言律诗选本,在明及清初,流传甚广,影响较大,许多著名学者如钱谦益、何焯、纪晓岚等都曾为之批点作序。此书共选录96位诗人的596首诗,分十卷。作者排列不依年代先后,各人所选诗歌数量亦不定,多则三十余首,少则一首,其中中晚唐诗人占绝大多数,盛唐仅6人,比例甚小。就选诗内容而言,则偏重于感怀离乱诗,由此可见选者在去取方面应有一定的标准。文章就此书的入选诗体、题材、风格及入选诗人年代加以分析,以探讨其不同于其他选本的独到特色。  相似文献   

6.
在宋金元时期的诗学中,诗性学说相对发达.朱熹的诗性学说在宋代具有代表性.元好问的诗性学Ё说是金元时期诗性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标志该时代的意义.元好问诗性学说的核心,是承认男女之性对诗歌创作的决定作用.元代兴起的今乐府或日元代新乐府是介于词曲之间的一种新诗,元好问有较大的乐府创作量.他在实践基础上作出的理论总结不仅影响了当时,也影响了以后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元好问是金元之际最早进行散曲创作的作家之一,又首开元散曲自度曲以及隐逸情调的风气。元散曲这一新兴诗体,在他的手中从民间进入文人创作,完成了由词向曲的演化而基本定型;元散曲叹世归隐主旋律的形成,也深受他的影响。元好问对元散曲以及整个元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先导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8.
金代诗人元好问亲历金、蒙两国之战,遭遇国家与个人的沧桑巨变,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与人生处境影响下,他的诗歌在社会与人生思想方面对《庄子》多有接受.元好问极力反对战争,抨击官场,追慕庄子所推崇的淳真质朴的理想社会.为获得精神的自适,元好问努力看淡生死,不慕荣华,希望能够隐逸于山林之间来超脱现实的困扰.  相似文献   

9.
元好问和多位禅师的交往加深了他对佛教的认识,生成了对佛教精神内涵、社会意义等方面的独特看法。并将其诸多见解揉入到文学理念之中,形成了颇具风格的丧乱诗、词,以及以真、诚为本的诗文理论。体现了宗教与文学相生互异而又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金元之际的文雄和社会、文化活动家元好问,倚借良好的父兄渊源、师友讲习,全面接受了中国古代社会传统的思想文化,形成了以儒学为主的价值观念体系。政治、社会价值观是其价值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元好问的政治、社会价值观主要包括强调君权的绝对性、以民为本、仁政爱民、坚持多民族大一统的政权理念等内容。这些思想尤为集中、突出地体现在他的碑志文创作中。通过碑志文,元好问表达了自己在政治道德方面的忠君观念、社会理念方面的民本观念、治国方略方面的德政观念和民族关系方面的华夷同一观念。  相似文献   

11.
元好问编写的《中州集》是第一部金朝的诗词选集,共辑录了251位作家的2062首作品,意义重大。收录了宋代使者5人的84首诗词作品,还收了由辽入金的作家,和由金入元的作家作品。我们习惯上称为金代诗歌总集,不够确切。元好问在编写选集的时候,出于安全等方面考虑,尽量不收关于《楚辞》的作品。但对屈原的评价、对《离骚》的评价、《楚辞》的意象分析,以及金代人对屈原和楚辞的评价,《中州集》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12.
钱钟书是元好问诗歌研究史上重要的一家,对元好问诗歌的评论涉及诸多方面。他阐述元好问诗歌与陈与义的诗学渊源,发前人所未发;分析元好问论诗绝句精辟而深刻;并从学术史角度勾勒出元好问诗歌的接受轨迹,为元好问诗歌研究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论元好问对陈师道“闭门觅句”作诗方式的误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闭门觅句”本是黄庭坚对陈师道作诗“吟榻”习惯颇有称赞意味的另一种称呼,此语一经元好问借用,却成了人们以为陈师道作诗雕琢陈腐的口实.后来的多种学术著作对此也进行了不无误导性的论述,以致长期以来人们以为“闭门觅句”是说陈师道作诗既无素材,是闭门造车,又无才思,是苦吟死作。对此,通过从分析“闭门觅句”的本来含义、辨析对“闭门觅句”的两种误解、剖析元好问论诗绝句的疑点三方面予以多角度的论述驳正,认为“闭门觅句”是陈师道锤炼诗艺的有效方式,自当给其以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陆游与元好问是一南一北、同时而稍有前后的大诗人,无论元好问是否见过陆游诗歌,二人都值得比较。题材上,他们的爱国诗一偏重抗敌救国,一侧重忧时伤乱,闲适诗一品味清闲,一忙中偷闲,各有千秋;形式上,二人都长于七律,都渊源杜诗,陆诗多豪情壮概,元诗多苍郁悲怆,然二人七律皆多复句。两雄并立,成为南北诗坛遥相呼应的高峰。  相似文献   

15.
"燕青秋林渡射雁"情节在《水浒全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以此暗示作品中的部分情节构思,与金、元之际元好问的诗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这一富有诗意的情节,比喻、暗示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弟兄"最后将面临四分五散、惨遭迫害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16.
元好问在其《论诗三十首》中,通过对唐代诗人的评析,表现出对唐诗“初、盛、中、晚”分期的认识,是明人高木秉所言唐诗“初、盛、中、晚”阶段论的先声与桥梁;在对这些唐代诗人的评析中,元好问不仅准确评价了具体诗人的特点与得失,还从整体上表明了唐诗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具有一种唐诗发展史的意义。这些对唐代诗歌的评价,充分展示了元好问作为一个文学批评家的独到眼光,以及博识、智慧的评价风格。  相似文献   

17.
用现代性理论来探讨闻一多诗学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闻一多诗学生成于中国现代性蓬勃发展的时代,体现出与传统诗学既相承继又相断裂的现代性特征.对闻一多诗学现代性的归纳和总结,有利于我们对当下诗学发展建构的深入把握:其一,在吸收西方诗学理论的同时,我们必须坚守民族立场,保持诗学理论的民族品格;其二,当下诗学必须走"文化诗学"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也参与到了历史上聚讼纷纭的“李杜优劣论”这一著名公案中。本文认为,综观元好问一贯的文学思想,他所持的是李杜并尊的观点:既反对扬杜抑李,也绝不会扬李抑杜。其第十五首“笔底银河落九天”云云,既是对李白诗品及人品的赞扬,同时也是对相传为李白所作《戏赠杜甫》一诗的否定。  相似文献   

19.
元好问《中州集》由魏道明编辑、商衡手抄的《国朝百家诗略》与其所"记忆前辈及交游诸人之诗"两部分组成,这是造成《中州集》前后体例不一的关键性原因。《中州集》不仅是集金代诗人诗作之大成的一部诗歌总集,而且具有明显的编年性质,为后人研究金代诗歌提供了最重要的文献依据。《中州集》每人一篇的作者小传,具有三个方面的文学史料学价值:一是众多小传中的传主事迹可补《金史》之阙;二是小传载录了数以十计诗人的各类书目,而成为了《金代艺文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小传中以例举或评曰的形式,收录了"正集"之外的82人的207首"集外诗"。《中州集》"诗传合一"的编辑体例,"以诗传史"的编辑思想,"以年为序"的编辑方法,对后世诗选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0.
元好问一生的著述,无论是他的文集,还是他所编的诗集,以及他所撰述的杂史类著作都饱含历史内容并具有史学价值。作为史家,他以存信史为己任,对有金一代文明百年作了客观的记录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