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史哲》2015,(6)
<正>Journal of Chinese Humanities(JOCH)为《文史哲》杂志的英文扩展版,致力于刊发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各方面的学术论文。杂志的目标是在世界范围内促进中国研究中重要问题的对话,并为相关学术交流提供平台。在当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强大潮流之下,《文史哲》杂志创办了它的英文版,力争使其成为英文世界了解中国人文学术的最佳窗口之一。英文版系与欧洲著名学术出版社博睿(Brill)合作  相似文献   

2.
《文史哲》2014,(5)
<正>《文史哲与中国人文学术编年(1951-2011)》余英时先生曾经写道:"《文史哲》杂志自问世以来即波澜壮阔,一展卷而数十年人文思潮之起伏尽收眼底。"本书试图通过编年这一朴素的体裁,原生态地勾勒一本重要学术杂志的生长年轮,并藉此反映当代中国学术的变迁和演进历程。该书是一部杂志的编年史,更是一部当代中国学术发展的编年史。本书在遍检《文史哲》创刊以来所刊发的七千余篇文章基础上编就。自创刊以来,《文史哲》就坚持"扶植小人物"、"延揽大学者",阅读本书,既能了解李希凡、蓝翎、李泽厚、汝信、庞朴、张传玺、葛懋春、汤志钧  相似文献   

3.
《文史哲》2011,(4):169-170
<正>2011年5月5日至7日,为庆祝《文史哲》创刊六十周年,"《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之四"反省与展望:中国人文研究的再出发"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4.
《文史哲》2017,(3)
<正>2017年4月15日至16日,《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之六"贤能政治的可行性及其限度:儒学与自由主义的对话"在济南召开,会上同时发布了《文史哲》编辑部与《中华读书报》社联合评选的"2016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15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25位长期关注儒学与自由主义关系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华读书报》、《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读书》、澎湃新闻等报刊媒体全程关注。  相似文献   

5.
《文史哲》2015,(4)
<正>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热加速升温,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各界引发强烈震动,北大简清华简龙泉档案等新材料的整理与研究硕果累累……2014年的中国人文学术涌现出了诸多新进展、新现象、新问题和新趋向,反映了人文学术的进一步繁荣和深刻变迁,这一切都需要及时予以总结。为此,《文史哲》杂志与《中华读书报》首度联合开展了"2014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的评选活动,现将结果公布如下,供学界批评。  相似文献   

6.
《文史哲》2017,(3)
<正>近年来,国内人文学术研究日益繁荣。并正在发生深刻变迁。为及时总结人文学术领域的新进展、新现象、新问题,推动人文学术研究的繁荣与进步,提升公众对人文学术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文史哲》杂志与《中华读书报》联合开展了"2016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评选活动。这也是我们连续第三年举行这一评选。最终评出的"十大热点"内容如下:1.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召开,"本土化"渐成人文研究之主流取向近四十年来,中国以独特的道路和方式实现了大国崛起,制度安排、社会结构、发展路径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溢出  相似文献   

7.
《文史哲》2019,(2)
正《文史哲》英文版创刊于2014年,由具有悠久历史的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承担海外出版及发行。英文版Journal of Chinese Humanities严格遵循国际学术规范,实行国际学术期刊界通行的编委会制度和匿名同行评审制度,文章的学术质量得以保障。为了调制出英文版的"国际化口味",编辑部组织了一支主要由专攻汉学的海外学者构成的翻译队伍,通过他们的译介,英文版的文本在思维和语言习惯上更能为西  相似文献   

8.
《文史哲》2011,(2):169
<正>创刊于1951年5月1日的《文史哲》,是一份在海内外人文学界享有巨大声望的老牌学术期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曾几度左右中国大陆的主流学术方向,引领了人文学术的潮流,至今仍被学坛看作风向标之一,在海内外深受尊重和推崇。《文史哲》是新中国第一家高校文科学报。创刊伊始,《文史哲》即坚定不移地恪守"学者办刊,造就学者"的原则。"扶植小人物,延揽大学者",  相似文献   

9.
《文史哲》2016,(6)
正《文史哲》英文版接受中文、英文两种语言的投稿。凡是经过审查的中文稿件,将会安排本刊外国译者队伍的专门人员译成英文,翻译费用由编辑部承担。英文版旨在向海外译介国内学界最先锋、最出色的力作,为国内学者在海外发表文章提供了难得的平台,可以藉此将自己的作品直接发布到海外,使海外汉学家得见国内的学术趋势与成果。《文史哲》英文版现正为接下来的两期征寻稿源,欢迎海内外研究者针对相关主题惠赐稿件。第3卷第2期的主题为"反思中国历史书写",拟于2017年年中出版,该期中文投稿截止日期为2017年2月15日,英文稿件截至2017年3月1日。将于2018年年初面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话语体系范式转换之得失及未来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笔谈除刘笑敢先生外,主要采自各位作者在2009年5月3日《文史哲》编辑部主办的"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之二: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范式转换"上的发言,所涉及问题均为目前中国哲学界关心最迫切、讨论最热烈、思考最深入的话题,相信对今后中国哲学史研究及中国哲学本身的未来走向具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11.
本次笔谈除刘笑敢先生外,主要采自各位作者在2009年5月3日《文史哲》编辑部主办的"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之二: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范式转换"上的发言,所涉及问题均为目前中国哲学界关心最迫切、讨论最热烈、思考最深入的话题,相信对今后中国哲学史研究及中国哲学本身的未来走向具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12.
本次笔谈除刘笑敢先生外,主要采自各位作者在2009年5月3日《文史哲》编辑部主办的"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之二: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范式转换"上的发言,所涉及问题均为目前中国哲学界关心最迫切、讨论最热烈、思考最深入的话题,相信对今后中国哲学史研究及中国哲学本身的未来走向具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13.
本次笔谈除刘笑敢先生外,主要采自各位作者在2009年5月3日《文史哲》编辑部主办的"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之二: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范式转换"上的发言,所涉及问题均为目前中国哲学界关心最迫切、讨论最热烈、思考最深入的话题,相信对今后中国哲学史研究及中国哲学本身的未来走向具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14.
2009年5月3日至4日,由<文史哲>杂志主办的人文高端论坛之二"传统与现代: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范式转换"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来自13所高校的20位中国哲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文史哲》2021,(3):2+257-258
<正>—1951年5月1日,《文史哲》杂志创刊。新成立的《文史哲》杂志为同人刊物,由华岗任社长,杨向奎任主编,山东大学文史两系著名学者陆侃如、冯沅君、高亨、萧涤非、杨向奎、童书业、王仲荦、张维华、黄云眉、郑鹤声、赵俪生等构成了最初的编辑班底。1950年代的山东大学"以不守旧、趋时而著名",这一特征也鲜明地体现在《文史哲》杂志上。—童书业在《文史哲》1951年第2期发表《中国封建制的开端及其特征》,提出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西周的观点,在学术界拉开了旷日持久、影响深远的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大幕。  相似文献   

16.
《文史哲》2011,(2):170
<正>2011年是《文史哲》杂志创刊六十周年。作为学术界的重要公共期刊,《文史哲》杂志六十年来在海内外赢得了较高声誉,这与人文学科各领域学者的支持与关爱密不可分。值此之际,编辑部拟举办"《文史哲》杂志创刊六十周年庆典",与文史哲各界学者们一起回顾杂志六十年来所走过的行程,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殷焕先教授,字孟非,江苏省六合县人,生于1913年。1936年升入南京前中央大学,1940年考入昆明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语言学部。毕业后相继在北京大学、云南大学、四川大学执教,1946年至山东大学任中文系副教授,1952年起任教授,并曾兼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文史哲》编委(为《文史哲》杂志创刊人之一)。现任山东省语言学会理事长、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学术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活跃在当今史坛上的"少壮派"学人,王学典(1956年出生,现为山东大学教授、《文史哲》主编、博士研究生导师,专业方向为史学理论和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学术历程较多地从微观层面上透露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史学嬗变的若干信息,这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家学术名刊,《文史哲》这家以扶植小人物、延揽大学者而知名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自1951年创刊以来,一向以学术为本位,以创新为生命,不断发掘新的选题,展开新的争鸣。1999年获得首届“国家期刊奖”。2003年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2003年创设“年度名篇奖”,每年通过专家评出年度名篇1—3篇,并分别给予作者一万元的奖励。该奖项业已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2005年设立“海外编委会”,增强了期刊的开放性,进一步密切了与海外学者的学术联系。 《文史哲》以学术性、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为办刊宗旨,以学术创新为择稿的首要准则,注重刊发采纳新材料、提出新观点、运用新方法、开拓新领域的学术文章,热切关注确有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热点问题,积极开展能够促进学术进步的理论争鸣。 《文史哲》主要开设有“人文前沿”、“疑古与释古”、“国学研究”、“审美文化研究”、“海外中国学研究”、“与名家对话”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品牌栏目,引起了国内外读者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栾栋 《学术研究》2007,(10):5-8
"人文学术还家"与"文史哲互根"是两个互为表里的学术命题。它们是本末互动的文化生机,是母子同堂的学术关爱,是原始要终的思想檃栝。文史哲互根的渊源体现出一种学术共和的本真,文史哲互根的意识潜藏着一种人类良知的本善,文史哲互根的檃栝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关切。文史哲互根的践履关系着人类未来的存亡,而文史哲互根的培植涉及到人类精神的安顿。人文学术还家是对文史哲互根的涵养。这两个关涉人文本根的命题,应该成为学术精神的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