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当前,中国企业和商品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而作为企业和商品门面的中国商标的英译却不尽如人意。对英、美、加、澳、新等五个西方主要英语国家的消费者进行的一项跨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西方消费者对英文商标比较偏爱;商标翻译中要采取动态顺应策略解决跨文化问题。调查结果对中国商品商标英译的具体技巧也有许多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湖南省25项名企商标音译的调查发现,商标英译过度使用汉语拼音,忽视文化因素,缺少英文译名。从翻译文化转向视角提出湖南名企商标英译,须注重湖湘文化的构建与传播,据此提出商标英译的三条原则:代表商品标示原则、企业理念宣传原则、湖湘文化推广原则。  相似文献   

3.
进口商品商标词译名的好坏对于产品能否在中国成功打开销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和中英两国文化的差异,英语商标词的汉译不能是机械的死译,而应是动态顺应汉语语言语境、汉语交际语境和时代特点等多种因素的活译。成功的商标词翻译都是动态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语言、隐喻与认知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认知角度看商标英译中隐喻的翻译,可以视具体情况作如下处理:中文隐喻转化为英文隐喻、中文无隐喻而英文具隐喻、不用隐喻。译者应以"信、达"为基本标准,视不同商品、不同文化受众进行灵活处理,力求最大限度地体现商标的标示作用、监督作用、导购作用和广告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市场,如何成功地将英文商标翻译成中文商标已成为一个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结合翻译实例对英文商标名的翻译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进行英文商标翻译时要考虑一些翻译原则和翻译技巧与策略,以达到正确,忠实、准确地翻译英文商标.  相似文献   

6.
顺应论与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翻译,更是一种文化翻译。本文探讨了五种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因为文化差异的存在,在翻译时,根据"顺应论"既要进行语言语境顺应又要进行交际语境顺应。  相似文献   

7.
英文商标和英文商标的命名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作为语言帝国主义 ,它侵占到了商品流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商标的命名。商标是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唯一最有价值的资产。在当今社会中 ,英文商标的命名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中显得十分重要。英文商标的命名当然有其英文表达的固有特点 ,但是它有些命名的战略需要人们不断研究。文章根据作者在澳大利亚对世界著名商品的英文商标在市场上的知名度所作的实地考察素材 ,研究了英文商标的重要性和英文商标命名中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提出了英文商标命名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谈英文商标的经济价值及其设计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正式加入WTO和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国产商品要打入国际市场应该具有一个响亮而又漂亮的英文商标名,这是由英文这种语言的经济价值决定的.为使英文商标承载巨大的经济价值,商标设计者需充分考虑英文商标词的响亮度,英文修辞手段,英文字母的拟状、会意功能,人们的接受心理,跨文化传播的得体性和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全球化促使中国产品及其商标必须国际化。在对比分析我国汉字商标与英文商标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汉字商标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实现其国际化(英语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全球化促使中国产品及其商标必须国际化。在对比分析我国汉字商标与英文商标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汉字商标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实现其国际化(英语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商标词的文化意象是商标词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标词的翻译过程中应尊重和顺应目的语文化,以"目的论"为指导适当处理商标词的文化意象。文章结合翻译实践提出了文化意象的六种移植路径:归化、异化、复制、补偿、转换、替换。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基础,探讨了商标在适应产品特点的同时,对消费者的文化、心理、认知,以及对语言系统本身做出的各种顺应现象,并讨论了顺应论为商标的翻译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为基础,探讨英文广告汉译时语言结构顺应问题,从顺应理论的角度论述了英文广告独有的特点,并举例论证翻译时应对语言、语码和语体以及语言构建成分的选择进行顺应。认为广告英汉翻译者应培养翻译中的语言顺应意识,并指出用语言的顺应理论来指导英文广告汉译,能够在翻译过程中充分保留英文广告原有的功能,从而使得广告能够更好地实现其商业效用和目的。  相似文献   

14.
英文商标词之所以能够传达该商品的功能性意义和引发心理象征意义,商标意象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商标词的意象,对于指导国内企业商品的英语命名,提高我们有效使用语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商标上使用汉语拼音字母,不单是为了装璜商品,吸引顾客,也是为了推广普通话和汉语拼音字母。如果字母写得不对,就会  相似文献   

16.
以语用学的顺应论为理论依据,在商标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顺应汉语语言特点、顺应产品特点、顺应目标消费者,以及顺应目标市场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7.
从顺应性理论看商标的翻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即语用学的顺应性理论探讨商标翻译,认为在商标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应突出商品性能,顺应商标的表义功能;注意选词用字,顺应不同政治制度;注意控制字数,顺应不同审美习惯;注意文化差异,顺应不同消费者需求;促成积极联想,顺应消费者心理,等等,从而为顺应性理论应用到其他翻译领域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举例说明英文商标汉译时应注意其所蕴涵的文化内涵,从音译、谐音取译法、意译、转译、改译和音意译兼译等方面探讨了英文商标的汉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英汉语商标词的特点;探讨了商标词翻译过程中美感失落的几个方面,包括译名在目标语中引起文化冲突,译名既可理解为汉语拼音又可理解为英语单词,译名含有特定的政治意义及译名意象粗俗不雅;指出商标词翻译过程要注意商标词的意象美、声韵美、文化美、形式美等方面的美感的保留及传递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商标词的翻译是商品占领国际市场的一个关键因素。顺应理论是语用学中较新的理论,语境顺应是这一理论的核心概念。本文从语境顺应入手,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例子系统地探讨了商标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对消费者的各种社交语境做出动态顺应,以期达到理想的市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